今年的春節檔,競爭無比慘烈。
八部國產大片同臺競技,被網民稱為“八仙過海”,僅大年初一預售票房就突破4億。
不管結果如何,有三部電影我心里已經有底。
春節檔票房和口碑最穩的黑馬,就賭是它——
韓寒,《四海》。
喜劇片,一直以來都是春節檔的主流。春節嘛,就得喜慶。
笑一笑,是每一個觀眾最樸素的要求。
而韓寒(導演)+劉昊然+沈騰(主演)的組合,就透出一種冷熱交替的喜劇滋味,在看片之前便能感受到三分笑意。加上尹正、喬杉這些自帶笑點的演員,七分了。
韓寒一貫在線的“韓式幽默”,保證了影片在喜劇層面的體驗,滿足觀眾“看樂”的要求。
但,這些年韓寒喜劇馳騁春節檔,除了笑點,還有燃點,除了夠爽,更靠走心。
《四海》像人到中年之后的韓寒對自己青年時代的回望,又像是與青春作別后,溜個彎,開著賽車又回來了。
小鎮、父子情、少年的迷茫與闖蕩,依然那么韓寒。
在韓寒眼里,這部電影可能讓你笑的次數并不少,但它是一部很孤獨的電影。
很好,我感受到韓寒電影的改變了。
過去韓寒的電影,票房底盤很穩,《后會無期》6.28億,《乘風破浪》10.46億,《飛馳人生》17.28億。豆瓣評分分別是:6.8,6.9,7.2。
目前《四海》的預售在春節檔穩居第三,首日反超《奇跡》,只要這趟韓寒能把這個成績保持到終場,他都算贏。
那么,祝少年始終縱橫四海。
1、 看點1:沈騰+韓寒的“爛梗”,夠組一個電影宇宙了吧
韓寒拍“人生”,一貫好笑。
抖機靈加抖金句的幽默,已經刻入韓寒電影的DNA,最近兩年新植入韓寒電影里的,是沈騰。
沈騰渾然天成的市井氣,顯然比馮紹峰、彭于晏這些過于精致的臉喜慶地多,也接地氣地多,其它演員要想辦法融進電影,沈騰這張臉一出現,就是天生的韓寒喜劇男主的臉。
這兩個人湊到一起,就很好笑。
《飛馳人生》里,沈騰站在巔峰,擺著高傲的姿勢,仰頭微笑。
然后下一秒,一只腳突然踩到旁邊的石頭。
剛剛還豪情萬丈要重振旗鼓,下一秒,黃景瑜問:“沈騰呢?”“考駕照,科目二沒過。”
黃景瑜愣了一下:“科目二是挺難的,我當時也沒過。”
職業賽車手考駕照會遭遇“科目二沒過”的魔幻現實主義,放到沈騰身上,觀眾就笑cry了。
到了《四海》,沈騰演的劉昊然老爹吳仁騰一出場,一句“年輕人該浪就得浪起來 ” ,整部電影的氣氛就浪起來。
而在另一個“你不是沒孩子”的段落中,
只有沈騰能完美詮釋出韓寒喜劇男主認真地胡說八道的神髓。
韓式幽默的精髓在于,從不堆砌眾多角色一起哈哈哈的場面,而是不經意就創造一種讓人心領神會的幽默。最常見的是情節反差造就冷幽默效果,比如《飛馳人生》中尹正和沈騰為了拉贊助唱《大哥你好嗎》,
有時候是幼稚又好笑的爛梗,比如《四海》中尹正一句“怎么老是你”。
韓式幽默另一個特點是彩蛋+金句。
“寒”式金句絕對不會缺席,但不為炫技,只為劇情和人物服務。
過去是”從小聽了很多大道理,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是“我沒有想贏,我只是不想輸。”
這一次,有陳小春的“靚仔,我勸你去拉客啦。”
還有萬梓良那句:我年輕的時候闖蕩四海,年紀大了四海為家。
喜劇本沒有高下之分,但有冷熱之別。
大多數以肢體語言、夸張的表情動作來搞笑又好笑的喜劇,是“熱喜劇”。
韓寒的則是「冷幽默」,不強調夸張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而是利用人物與環境、喜劇情節之間的「脫線」,來營造更高級更克制的好笑。
最后是用戲謔消解嚴肅性,把人一秒從幻想的巔峰拉回現實的破天臺。這也算是韓寒文字風格的某種延續。
這個「克制」,放在《四海》里,那個味道就是韓寒把爛梗玩明白了的電影宇宙。
2、看點2: 鐵打的賽車,永遠的青年
無論《乘風破浪》還是《飛馳人生》,都帶著濃厚的韓寒個人色彩,《四海》依然如此。
看韓寒的這四部作品,似乎也是一個男孩的成長史。
《后會無期》是一代小鎮文藝青年夢想落空,道一句「后會無期」,走上平凡之路才發現,人生就是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乘風破浪》中彭于晏飾演的父親本是小鎮英雄人物,卻在歲月中淪為中年廢柴。但時空扭轉下,兒子重回那個港片風靡的時代。父子成為兄弟,少年懂得了父愛如山。
到了《飛馳人生》,落魄賽車手張弛,就算付出一切,也要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場飛馳。
這次的《四海》,依舊很韓寒,依舊很小鎮,依舊是賽車,依然是熱血+勵志,要說有什么不同,就是過去的韓寒電影主角,從《后會無期》到《乘風破浪》再到《飛馳人生》,都是四個字,都在用很「喪」的中年男主,去表達熱血的主題。
但《四海》片名就兩個字,主角是劉昊然。
當他飾演的摩托車特技少年吳仁耀,帶著被海風打磨得充滿原始的粗糲感,不修邊幅的造型出場,那種少年的青澀與過去的韓寒電影是不同的。
阿耀不是喪,是迷茫。
他的暗戀對象,是夢想在大城市生活的餐館服務員周歡頌(劉浩存 飾)。與他多年未見的父親吳仁騰(沈騰飾)再度相逢,女孩和她哥哥的車隊又意外闖入他們的生活。
雖然面對車隊大哥周歡歌( 尹正 飾)遞來“交個朋友好不好 ” 的橄欖枝,他敏感地拒絕了,但他們終將開啟名揚四海或是四海為家的生活。
表面看,“不敗傳說”小分隊就沒贏過,堪稱“聚是一盤沙,散是一盤散沙”,但摩托車夢想這團
火,是不會熄滅的。
所以阿耀使出渾身解數,贏得一個表演摩托特技的工作,爭取老板(喬杉 飾)的認可。
表面看,賽車又一次成了影片的主角。只不過,這次變成了賽摩托。
由曾經拿下過場地和拉力賽的年度總冠軍的韓寒拍攝一部賽車電影的好處是,電影會很燃,并保證在專業上不出錯。
劉昊然為了能夠拍好這部戲,還專門考了摩托車駕照。
最終,那些驚險刺激的飆車場景,還有眼花繚亂的賽車科普術語,讓普通觀眾一邊享受著速度的快感,一邊又驚呼“不明覺厲”。
而影片最后的高潮,也就是那場阿耀挑戰高臺“飛珠江”的特技大場面,也確實被拍得很有懸念,也很精彩。
但跟《飛馳人生》一樣,賽車依然是個幌子,影片說的是賽車,但又不是。那些內燃機轟鳴的聲音,是屬于韓寒的一點私心,但韓寒很明白要打動觀眾光靠賽車不行。
上次韓寒說的是中年夢想,這次則是由南方小島、碧海藍天、少男少女、機車公路構成的小鎮畫卷鋪開來的少年的親情、友情、愛情與夢想。
友情主要是與尹正飾演的車隊大哥,那句 “ 摩托車不是朋友,我們才是”應該是本片最動人的金句之一。
愛情是對劉浩存。韓寒鏡頭下的少年、小島、被海風吹起的少女的發絲,以及愛與夢想之間的矛盾依舊是動人的。
親情這條線,在我看來是全片最好看的一條線,看的就是劉昊然對沈騰。
在我看來影片就像平行宇宙里的《飛馳人生》續集,假如運送裝備的尹正在那部電影里沒翻車,張馳如期完成了賽車改裝,最后那一下沒飛下懸崖依然取得了勝利,那么接下來他和兒子的故事會是怎樣的?
或許就是《四海》。
韓寒電影里的父子關系,永遠都很擰巴,是命運的無情捉弄里化不開的深愛。
《乘風破浪》里,父子穿越時空成為兄弟,對抗世界是輸了,但完成了對彼此的和解。
《飛馳人生》中,父親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豁出命去拼。
《四海》里的父子吳仁騰和吳仁耀,從姓名開始就透露出“無人疼、無人要”的辛酸。
沈騰第二次在韓寒電影里扮演父親的角色,好像演了個渣爹但又不是,說他不是渣爹又像是。
但他對兒子的情感是真實的。
賽車雖是電影點燃觀眾腎上腺素的必要的重頭戲,但電影真正要說的,還是人生。《四海》,依舊韓寒。
看點3、韓寒自己飛不動了,還有劉昊然永遠像少年啦飛馳
但韓寒還是在改變。
從“飛馳”到“四海”,現實中隨著不可避免的中年發福消散的“少年感”,他一直在用電影留住。但相比在《乘風破浪》里回到未來,在《飛馳人生》里以不合時宜的天真復出“重啟”,這一次,他實際上退到了沈騰飾演的父輩的位置,去看著新一代的少年縱橫四海。
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韓寒一直在成長。
無論敘事還是鏡頭語言,他每次都能比上次成熟一點點。
不變的是金句和冷幽默依舊,抖包袱也更精準。他終于成為了電影世界里,一個成熟的大人,一個成熟的商業喜劇片導演。
這一切都讓人感覺恍若隔世。
當年以《杯中窺人》獲得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憑首部長篇小說《三重門》名滿天下,2003開始職業賽車生涯,2010年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少年,終于經歷四海,過起正常成功人士再平凡不過的生活。
《四海》沒有反派,要說反派就是滾滾紅塵和現實對于少年的包圍,韓寒自己是飛不動了,但希望劉昊然飾演的少年代表少年的自己再飛一次。
那些縱身躍下大海的蔚藍,青年在夕陽下的互相鼓勵的身影,少女飛揚的笑,都是韓寒逐漸失去的愛與夢想。
在影片的高潮,阿耀出現在萬眾矚目的高臺上,開足馬力向前, “我可以飛越珠江。”
但沈騰的一句 “別做夢了” ,又讓觀眾感到亦幻亦真。
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劇透。
但或許所謂的飛越,終究不過是中年韓寒一個漫長而有趣的夢。
歲月安好,乘風破浪。飛馳人生,縱橫四海。
所有人都說韓寒經過歲月洗禮,變得更溫柔平和了。
但有些人骨子里永遠不會變。
《四海》的英文名是《only fools rush in》(只有傻子才陷進去),讓人想起《乘風破浪》里一句臺詞:“我就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世界是不會變的,但傻子依然會陷進去。
否則,這會是一個多么無趣的世界。
成熟的大人韓寒或許飛不動了,但還能在電影里,永遠像少年啦飛馳。
那就很好。
關鍵詞: 《四海》預售破9000萬!韓寒 永遠像少年啦飛馳 四海 沈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