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產(chǎn)劇,不談戀愛會死嗎?
提起國產(chǎn)劇。
除了高度磨皮的濾鏡、爛俗降智的情節(jié)。
還有一點觀眾深受其苦——
愛情。
相信很多人觀劇過程中經(jīng)常有個疑惑:
除了戀愛,就不會干別的事了?
運動員,參加錦標賽。
個人意志不堅定要怪到直播記者身上,要求記者立馬離場。
只因為兩人在高中有段前緣。
職場人,每天的工作就是聊些假大空的方案。
然后剩下的時間糾結(jié)于到底愛上了某人的身體還是聲音。
修仙者更是夸張,活了幾萬年也不開竅。
幾輩子就死磕一個人,為了她/他不惜與天地作對。
真是讓我等平凡打工人開了眼界。
可神奇的是。
同樣是講愛情,韓劇就能講得浪漫唯美,港劇則是成熟動人。
今天,派爺就來聊聊其中的區(qū)別。
要說內(nèi)地劇里的愛情,基本可以用熟悉的幾個字形容——
死了都要愛。
這可以延伸為兩個方面:不限類型、感情熱烈。
不限類型我們都見證過了。
不管職場劇、偶像劇、仙俠劇、生活劇……甚至軍旅劇。
都只是換個背景模板談戀愛。
AB一人都可列出N種
其實派爺不排斥愛情線。
可內(nèi)地劇的問題就在于所有元素都得給愛情讓道。
特別是職場劇。
我們本來想看的是男女主擁有獨立的人格、成熟的心智,在一個個案子的磨練下變得越來越強大。
結(jié)果點開內(nèi)地劇,發(fā)現(xiàn)是啥?
一個個光鮮亮麗,處于云端的男女主。
不是雷厲風行的高管,就是業(yè)務(wù)能力吊打周圍人的職場萌新。
但相似的是,都妝容精致,搖曳生姿。
職場線翻來覆去就三板斧:
開會談?wù)摻裉旌湍募夜静①彙?/p>
電話輕松拿下幾千萬的項目。
公司內(nèi)部嫉妒女主栽贓嫁禍。
然后三分鐘職場,三十分鐘愛情。
公司總裁不用工作,天天在樓下花壇當花農(nóng)偶遇女主。
米其林大廚不用工作,引誘喝馬桶水女主當他徒弟。
咱就說這行為,哪個打工人能產(chǎn)生共鳴?
更可怕的是內(nèi)地劇對于愛情的觀念。
在他們統(tǒng)一的世界觀中,仿佛天大地大都沒有愛情偉大。
電競題材的《你抄襲微笑時很美》。
職業(yè)電競選手為了討女友開心,可以直接打假賽放水。
為了女友,可以在比賽中途當著觀眾隊友的面公主抱離場。
到了《你好,神槍手》里。
50米手槍慢射冠軍男主覺得女主的存在影響了他的發(fā)揮。
女主坐在觀眾席除了直播,明明什么違規(guī)的事情也沒做,但心疼男主,最后還是選擇中斷直播離開比賽場館。
拿公司整個小組的失業(yè)風險開玩笑。
啊,編劇不會覺得這種沒有職業(yè)操守的行為很甜蜜吧。
這種影響到別人的愛情是其一。
還有把愛情放大最大化是其二。
莫名其妙的喜歡上,然后立馬情深不移。
前有《星辰大海》里男主被女主清純不做作所俘獲,之后霸總變瘋批。
先是馬景濤附體,抓著女主肩膀搖晃咆哮求女主快回來。
再用水管給女主澆個透心涼,背后抱直言自己不會放棄。
后有《今生有你》男女主年少戀人時隔多年不見依舊情根深種。
女主已婚生子,他表面挖苦,暗地里卻默默守候。
得知女主未婚先孕受了很多苦,他坐在女主房門口哭到不能自已。
古裝劇就更不用說了。
《琉璃》男主為了無心的女主賭了十世,九世都死在女主手上。
除此之外。
還有多少男女主因為對方離世而消極頹靡,想要殉情。
不僅是劇情。
內(nèi)地的宣傳也在刻意往“甜”上走,
用各種花式吻來吸引觀眾,有的更是化身接吻計數(shù)器,數(shù)著一天能吻幾次。
我承認,這種愛情是美好。
但這種濃烈而“自我”的愛脫離生活根基,更像是一種夢幻泡沫,將人困在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
韓劇里的愛情其實也有大開大合的毛病。
回想起早期的韓劇,更是將”愛得死去活來“貼在頭上。
但他們職場戲不會給愛情讓道。
描述職場時,用人物刻畫真實的職場生活,觀眾能從她們的經(jīng)歷中,感受到這份職業(yè)的魅力,
《嫉妒的化身》女主是氣象播報員,沒有編制,處于電視臺的最底層。
但她4年里1029次直播從未有過失誤。
靠的是女主光環(huán)嗎?
不是,是對待工作的基本素養(yǎng)。
自己取材,關(guān)注每時每刻發(fā)生的天氣,自己寫稿,拜托特效組做特效。
連剛前一天剛做完手術(shù),第二天也得忍痛直播工作。
還有《匹諾曹》里的記者,為了能夠獲取到一手的新聞素材,經(jīng)常幾天在派出所蹲點。
《需要浪漫3》里的電視購物策劃,每天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觀看競品節(jié)目,總結(jié)優(yōu)缺點。
她們和內(nèi)地的女主相比,也許沒有那么光鮮亮麗,金手指全開,動動嘴皮子就能拿下一單上千萬的生意。
她們只是把工作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卻更顯真實。
到了愛情部分,也多是圍繞雙人成長。
《嫉妒的化身》的女主一直想當新聞主播,為此考了很多年。
在電臺的早間主播考試那天,剛好趕上她出外景。
從外面一路趕到電臺的女主氣喘吁吁十分緊張。
男主沒有多說肉麻、鼓勵的話。
而是拉著她到樓梯間,教她一些小技巧。
在確認她心情平復(fù)之后,才讓她入場。
這場戲為什么讓人心動?
就在于互相成就。
男主業(yè)務(wù)能力出眾,一直是女主的目標。
所以這場戲不用多余的肢體動作營造甜蜜氛圍。
只需要簡單地拍肩膀表示鼓勵。
說出“總有一天我會在你身邊一起主持”。”
一下就擊中我們的心。
男主對女主的愛不在于表達,而在于行動。
而女主最好的回報就是抓住每個機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
其實回看《嫉妒的化身》的感情線也少不了糾纏。
好朋友愛上同一個女人,男主甚至提議女主腳踏兩條船,然后再做抉擇。
但卻鮮少有給人狗血的感覺。
為啥?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行為由其性格而出發(fā),是自洽的。
女主夾在兩人中間,自嘲是劈腿的壞女人,最后索性兩邊都分手。
這份狗血,不僅真實反而增添了一絲喜劇感。
而且韓劇的拿手戲是將愛情拍得很唯美。
《嫉妒的化身》中三人在泰國剛見面一起共撐一把紅雨傘。
《鬼怪》里男女主在魁北克冬季的楓葉林下散步。
《匹諾曹》是被漫天飛雪樹燈閃閃包圍的擁吻。
幾乎每部劇一提到劇名就能想到一個浪漫名場面。
這份浪漫也消融了不少“最大化”愛情的尷尬,和夢幻泡沫意外得達到平衡。
港劇則完全不同。
他們的愛情永遠恰到好處,可正是這樣才更讓人念念不忘。
用一句話總結(jié)就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合則來不合則散。
這句TVB金句榜臺詞,道破了港劇中的戀愛觀。
所以,他們在感情中通常是清醒且忠于自我的。
《鑒證實錄》中聶寶言發(fā)現(xiàn)喜歡的人不適合自己后。
沒有糾纏,沒有惡語相向,而是灑脫放手,然后投入到工作中。
因為單身,一直被家人催婚。
可即使如此,她也一直堅持要找到合適自己的人。
戀愛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陀槍師姐》里的三元喜歡上司程峰。
可程峰對她表白后她卻患得患失,總擔心自己是程峰前女友的替身。
為了討對方喜歡,她逼迫自己變得溫柔淑女,不僅打耳洞、穿裙子,還穿了高跟鞋。
但很快,三元就意識到這樣的戀愛不是自己期望的。
于是果斷提出分手。
好的愛情戲,其實不需要用“萬人迷”的方式讓配角都臣服于主角的魅力,只需要讓主角學會愛自己。
當然,港劇在此之外還有一種獨屬于成年人的浪漫。
《妙手仁心》中男女主作為愛情上的老司機,擁抱接吻露水情緣不在話下。
可真正讓人覺得可貴的是,兩人像普通情侶一樣安安靜靜牽手散步。
原本理性的成年人,在此刻不想屈從欲望,只想拿出自己的真心。
這種含蓄,更令人心動。
所以你看愛情戲的“甜”并不是男主只鐘情于女主,驕縱女主的一切,跟在女主后面“擦屁股”,而女主只需要樂觀自信大方活潑,靠著光環(huán)開掛。
然后幾分鐘一個親親抱抱舉高高,把糖精追著喂到你嘴里。
好的愛情戲,擁有更高級的表達。
也許是懂得愛自己,比愛別人重要。
也許是那刻放下寵溺,拾起尊重。
又或許,內(nèi)地劇格局可以再打開一些——
不談戀愛,也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關(guān)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