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減產超六成,諜戰劇還能高光回歸嗎?
播出過半,《諜戰深海之驚蟄》(以下簡稱《驚蟄》)的收視率和熱度不斷攀升,成功獲得CSM59城收視率第一,同時登頂各大數據榜單。
▲ 《諜戰深海之驚蟄》海報
這是諜戰劇在今年少有的高光時刻。開年至今,已播出的諜戰劇數量屈指可數,包括《驚蟄》在內僅有5部。
作為劇集市場上不可忽視的分眾類型,諜戰劇曾經涌現過數部經典之作,《潛伏》《黎明之前》《偽裝者》《風箏》等作品均實現口碑、收視雙收。
▲ 《風箏》劇照
然而,驚喜之下問題凸顯。故事懸浮、情節漏洞大、感情元素比重高等問題圍繞著諜戰劇,使其受到觀眾的質疑和詬病。
但是,諜戰劇市場似乎正在冷卻,儲備量已大大降低。同時,諜戰劇仍是電視臺的“特定”類型,這是自主選擇的結果,也有發展中的“制約”。
“減產”的諜戰劇
▲ 《諜戰深海之驚蟄》劇照
除了已經播出的劇集數量少之外,這種“冷”還表現為備案諜戰劇數量寥寥無幾。
▲ 《潛伏》海報
▲ 《和平飯店》海報
“減產”或許是諜戰劇創作趨于理性以及對于質量要求提高的結果,但無法忽視的是,諜戰劇依然存在市場。優質的諜戰劇,仍能獲得觀眾認可。
電視臺的“特定”,年輕化的轉變
這一定程度上受播出渠道影響,目前電視臺仍是諜戰劇的主要渠道。僅從近幾年播出的諜戰劇來看,大都會選擇在衛視或地方臺播出。
除此之外,地方臺是另一個選擇。鄭凱、鄧莎主演的《密查》在江蘇綜藝頻道播出,《浴血紅顏》先后在東方電影、山東齊魯、天津影視、江蘇綜藝頻道播出……當然,也存在地方臺播出后,上星播出的情況。
比如由祖峰、侯勇主演的《面具》,在上海新聞綜合頻道首播四個月之后,又在北京衛視上星播出。
▲ 《面具》海報
這多多少少是主動選擇的結果。相比古裝、都市等題材,諜戰劇更偏向于正劇,之于電視臺來說,內容更偏主流。而諜戰劇中濃厚的歷史感,也與走年輕化、輕松路線的視頻平臺,在風格上似乎存在壁壘。
而且,大部分諜戰劇在電視播出的同時,視頻網站也同步更新。這也就意味著影響力和受眾范圍的擴大:收割電視觀眾的同時,也可能獲得移動端用戶的觀看。
▲ 《新世界》海報
但是,在網臺逐漸統一、在線視頻用戶數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視頻平臺之于諜戰劇未嘗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 《暴風眼》海報
劇情推進的節奏也在加快。《驚蟄》兩集完成陳山(張若昀 飾)到肖正國的頂替,十集陳山與張離(王鷗 飾)已互知身份、并互相信任,十五集身份暴露并被策反……盡管總共45集,但目前來看,《驚蟄》的節奏還未有太多拖沓。
▲ 《諜戰深海之驚蟄》海報
“野蠻生長”之后,諜戰劇逐漸進入“冷靜期”。但是,觀眾對于諜戰劇的需求從未消失。基于題材、風格、影響力等各方面因素,電視仍是諜戰劇播出平臺的首選。
但是,視頻平臺也以其排播方式靈活、用戶龐大等仍具優勢,或許也可成為選擇之一。而年輕元素的加入,也讓諜戰劇在不斷地迭代和更新。有過《潛伏》《偽裝者》等經典,也有《驚蟄》在播的驚喜,諜戰劇“減產”之后仍可期待。
原標題:《減產超六成,被“玩壞”的諜戰劇還能高光回歸嗎》
關鍵詞: 的結果 頻道 市場 海報 地方臺 平臺 影響 視頻 深海 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