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樣是房本上不加名字,為何邱瑩瑩不計較,而樊勝美卻為此分手?
圖片:源自網絡
《歡樂頌》里的樊勝美和邱瑩瑩是合租室友,除了同樣都是在上海漂泊的一族外,兩個人在性格、身世背景、為人處事方面完全不同,樊勝美精明老練,虛榮心強,比邱瑩瑩早幾年步入社會,已經成了辦公室里的“老油條”。
而邱瑩瑩出生在一個三四線開外的小城里,她的父母沒什么大本事,一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兒能夠光宗耀祖,何為“光宗耀祖”?留在大城市,哪怕是拿著三四千的薪水,也可以榮歸故里。
樊勝美偏性感和美艷風格,心思極深,而邱瑩瑩則是可可愛愛的代表,兩個人都曾經歷過失敗的感情,如果非要放在一起作對比,樊勝美才是久經沙場的女戰士,而邱瑩瑩一共只有兩段感情,第一段瞎眼看上了白主管,不到一周,就發生了關系。
而第二段,就是純男子應勤了。《歡樂頌》大結局里,邱瑩瑩已經被應勤求婚,雙方父母約著見了面,商量結婚事宜,可樊勝美卻和王柏川因為房產證的事情分了手,同樣都是房本上不加名字,為何邱瑩瑩不計較,而樊勝美卻為此分手?
01原生家庭不同
邱瑩瑩和樊勝美雖然都是小城市里出來的人,可終究還是有差異的。邱瑩瑩是獨生女,父母雖然沒什么大本事,但好歹能夠自食其力,從不問女兒伸手要錢,反倒每個月給女兒轉去三五千,接濟著在大城市里打拼著的邱瑩瑩。
對于這個女兒,父母十分寶貝,卻又不控制女兒的生活,能夠遇到這樣開明的父母,是邱瑩瑩這輩子最大的幸運。而樊勝美就不一樣了,她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無底洞,父母和哥嫂一家人都把手伸向了她,吃她的,花她的,還不知感恩。
父母重男輕女,事事都以哥哥和孫子為先,哪怕是自己餓到沒飯吃了,也要把錢打給兒子,遇到這樣的父母,樊勝美怎么可能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她一個人滿足不了家庭的大胃口,只能再找一個男人來替自己分擔這份壓力。
暗戀她15年,又為她飛奔到上海的王柏川便成了最佳人選。在原生家庭里,樊勝美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安全感,她最常說的話就是“那是我哥嫂和爸媽的家,不是我的家。”,由此可看出,她多想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家,不只是情感上,還要落實到房本上。
02安全感不同
樊勝美因為房本上名字問題和王柏川鬧掰的時候,關雎爾和邱瑩瑩都在安慰她,還直言王柏川是一個好人,他是真心喜歡樊勝美的,關雎爾也勸說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坐下來慢慢商量的。
邱瑩瑩更是毫不顧忌地說:“其實,應勤房本上也沒寫我的名字,真的,其實他不寫你名字沒關系的,你想,如果他有異心的話,他就算寫了你的名字,到時候還是會有辦法,把那房子弄走的,但他如果愛你的話,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的。”
一番話,就能夠看出邱瑩瑩的通透之處,她從不怕吃苦,也不在乎物質,男人陪他吃路邊攤,送她巧克力、小蛋糕,她就能開心好幾天。這樣的女孩子,單純又容易滿足,本以為她是一個傻白甜,事實上她一下就能道出問題的本質。
邱瑩瑩認為安全感來源于對方對自己的愛,而樊勝美卻認為唯有金錢才能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就算王柏川加了房本上的名字,樊勝美又能怎樣?人家想讓你凈身出戶,不是分分鐘的事情嗎?金錢真的能夠女人安全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但很多女人卻往往認為安全感就來自于金錢。
這種錯誤的認知,導致她戀愛不幸,婚姻不幸,其實,女人最大的依靠只能是自己,而安全感也不能從男人身上索取,只能自己給。
03自我認知不同
邱瑩瑩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不如安迪那么聰明,不如樊姐那么漂亮,不如小曲那么有錢,也不如關關那么努力。”
邱瑩瑩看著傻傻愣愣的,其實很有自知之明。當邱瑩瑩直言應勤房子上沒加自己名字的時候,并沒有抱怨的口吻,她愿意拿出自己的傷疤來幫助別人療傷,從這一點上來看,邱瑩瑩實在太討喜。
可樊勝美卻沖著邱瑩瑩爭辯道:“不一樣的,你們那個房子,是應勤全款買的,王柏川這個房子,他只是交了首付,我以后會跟他一起還貸款的,他明明知道我家里什么情況,他知道我有多渴望這個房子,我多想要一個家,可就這樣對我,房產證上樊勝美那三個字,它不只是一個名字,它是對我愛情的一個保障,是對我未來婚姻的一個安全感。”
她的這番話,看似邏輯縝密,實則漏洞百出。
第一,婚后跟王柏川一起還貸款?沒想到樊勝美都已經30歲了,說起話來還這么幼稚可笑?她真的有能力和王柏川一起還貸款?一個月工資就那么點,還要接濟父母,還要養育侄子,還要救助哥嫂,真不知她哪里來的自信,說出這樣的話。
第二,王柏川從未要求過她婚后還房貸。
第三,說什么愛情的保障,她對王柏川到底是愛情還是利用、抑或是將就,她心里一清二楚。
第四,首付只是借口,如果她遇到的是應勤那種全款買了房子的男人,一樣會要求對方在房本上加自己的名字。
相比之下,邱瑩瑩就顯得坦蕩很多,她知曉房子是應勤全款買的,自己沒有付出過一分,不加名字很正常。就像是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碰不要拿。
以上三個方面綜合對比,就不難得出面對房本上名字的問題,邱瑩瑩和樊勝美截然不同態度的原因了。
-完結-
你如何看待樊勝美要求王柏川在房本上加自己名字的行為?
關鍵詞: 原生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