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她是日本人的女兒 19歲成抗日特工 刺殺漢奸未遂 犧牲時年僅22歲
(說歷史的女人——第1143期)
喜歡諜戰電影的朋友們可能都還記得2007年由李安執導的諜戰片《色·戒》,影片講述了女特工刺殺汪偽特務頭子的故事,不但劇情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演員陣容也十分強大,除了雙料影帝梁朝偉、成名已久的陳沖參演之外,最吸引觀眾眼球的,莫過于影壇新人湯唯,人們對湯唯在她的處女作中的演技大加贊賞之余,無人知曉湯唯飾演的王佳芝這一角色和有關她的傳奇故事并非編劇虛構,而是有歷史原型的:她叫鄭蘋如,本是日本人的女兒,19歲卻成抗日特工,刺殺汪偽要員未遂,犧牲之時年僅22歲……欲知真實版的《色·戒》故事,且看本文詳解。
(一)雖有日本人血統,卻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鄭蘋如1918年出生在日本名古屋,父親是旅日留學生鄭鉞,母親是日本人木村花子,鄭鉞早期追隨孫中山投身革命,是同盟會元老,在日本政法大學學習期間,結識了東京望族出身的木村花子,木村花子雖為日本人,但同情中國革命,積極支持鄭鉞的革命事業,由于志同道合,二人結為伉儷。二女兒鄭蘋如出生后,一家人離開日本回到上海,鄭鉞先任復旦大學教授,后擔任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的首席檢察官。木村花子改中文名鄭華君,從此開始了中國傳統式的相夫教子的生活。
由于母親是日本人,鄭蘋如從小不但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還特別喜歡柔道,練就了堅毅不屈的性格,同時也不失女性的柔美,彈鋼琴,唱京劇,演話劇都是她的拿手好戲。鄭蘋如長到18歲的時候,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模樣清秀的美少女。
1937年,上海淪陷后,鑒于母親的家族名望,很多日本高官前來家里做客,鄭蘋如十分反感,每次母親招呼她禮貌性地去和他們打招呼的時候,她都借故推托,極少露面。
鄭蘋如雖有日本血統,卻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中國,在學校里是抗日積極分子,經常參加進步學生聚會,公開場合進行抗日演講,而她真正走上特工道路,得從那張《良友》畫報封面說起。
(二)由畫報封面女郎,變成中統美女特工
由于鄭蘋如才貌雙全,早已萌生了當明星的想法,便自信地拿著照片到當年上海最負盛名的《良友》畫報投稿,誰知竟被錄用做為封面,鄭蘋如滿懷欣喜地將畫報封面小樣拿給父母看,當即遭到父親的嚴厲斥責,后經母親百般說情,才勉強答應下不為例,但是不許署鄭蘋如之名,只能署名“鄭女郎”。
由于父親的阻撓,鄭蘋如的明星夢注定無法實現,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她的愛國熱情,依然參加愛國聚會,發布公開演講。
在一次演講的時候,鄭蘋如引起了新生命書局經理陳寶驊的注意,陳寶驊一眼便認出鄭蘋如就是《良友》畫報封面上那位美麗的“鄭女郎”,便主動搭訕,送給鄭蘋如幾本日偽當局禁止發行的進步書刊,一來二去,二人漸漸熟悉。
陳寶驊的真實身份可不一般,是中統當家人陳立夫、陳果夫的堂兄弟,國民黨中統駐上海情報站總頭目。當他了解到鄭蘋如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其母親的社會關系時,便有意發展鄭蘋如為中統特工,滿腔愛國熱情的鄭蘋如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中統諜報組織,那一年她剛滿19歲。
從此以后,鄭蘋如一反常態,但凡家里再來日本客人,她都會身穿和服,彬彬有禮而又不失嫵媚地協助母親招待那些日軍高層官員,并從他們的談話間獲取情報。鄭蘋如以一口流利的日語和半個日本人的身份,周旋于日本軍、政人士之間,很快融入侵華日軍駐滬機關的上層交際圈,她曾探聽到汪精衛“將有異動”的重要情報,隨即上報重慶,可惜重慶方面并未重視,但對鄭蘋如竟能探得如此絕密情報的本事刮目相看。
(三)接受特殊任務,真實版《色·戒》開演
先讓我們認識一個人:丁默邨,男,1901年出生,國民黨早期骨干,中統三處處長,陳立夫手下干將,1938年汪精衛投靠日本后,丁默邨叛變投汪,與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緊密勾結,成立以丁默邨、李士群為正副主任的日本上海特工部,即臭名昭著的“76號”,大肆出賣重慶政府情報,破壞國民黨間諜組織,殺害抗日愛國志士,僅在1939年就制造血案近千起。對于丁默邨這個雙手沾滿抗日志士鮮血的劊子手,中統果斷下了“刺殺令”。
但是,要想除掉丁默邨這樣一個中統處長出身的老牌特務談何容易!經過反復篩選,刺殺丁默邨的任務落在了鄭蘋如身上,一來丁默邨曾在鄭蘋如就學的學校擔任董事,也算有過一段師生之誼;二來丁默邨是色中餓鬼,鄭蘋如美顏絕倫的容貌正好投其所好;再有鄭蘋如與日本駐滬高官交際頻繁,能使比狐貍還狡猾的丁默邨放松警惕而認為是自己人。
經過一番偵查和摸底,鄭蘋如掌握了丁默邨的行動規律,便假裝在電車上與丁默邨“不期而遇”,天真無邪地挽住“老師”的胳膊噓長問短,丁默邨一見當年的黃毛丫頭竟然出落得如此美艷,便給鄭蘋如留了電話號碼。
第二天,鄭蘋如故意打電話給丁默邨,請他陪同去見駐滬日軍特務機關長片山大佐。丁默邨一見鄭蘋如竟是頂頭上司片山大佐的座上客,目睹二人談笑風生的日語交流,馬上放松了職業間諜應有的職業警惕性,幾日后邀請鄭蘋如去他的76號做客。
打那兒以后,鄭蘋如頻繁出入76號,她很機靈、會來事兒,甜甜地稱呼丁默邨的老婆趙慧敏“師母”,每次都會給她帶禮物,時不常像個孩子似的跟“師母”撒嬌,全然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她的這番表現,打消了這對特務夫妻的懷疑和顧慮,為她上演真實版《色·戒》正式拉開帷幕。
(四)精心策劃兩次暗殺,老狐貍兩次漏網
鄭蘋如佯裝涉世未深的少女,對丁默邨即賣寵撒嬌,又若即若離,挑逗得丁默邨饞涎三尺,神魂顛倒,心里癢的不得了。
但是,或許是發自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特務的職業習慣,自從鄭蘋如出現以后,丁默邨的老婆趙慧敏似乎覺察到這個貌似天真的小丫頭另有所圖,便一直對丁默邨“嚴加管束”,使得丁默邨在76號院內得不到對鄭蘋如非分之想的機會,幾次暗示鄭蘋如請他到家里“做客”,好成其美事。
鄭蘋如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中統頭目陳寶驊,陳寶驊見此機可乘,便周密設計了第一次暗殺行動,在鄭家附近安排了數名狙擊手,讓鄭蘋如邀請丁默邨來鄭家吃飯,丁默邨自然高興慨然赴約,但當他的轎車快到鄭家門口的時候,憑借多年老牌間諜的職業敏感性,他突然鬼使神差地改變主意掉頭返回,第一次刺殺計劃遂告失敗。
此后,丁默邨對鄭蘋如百般殷勤、加緊攻勢,鄭蘋如半推半就,二人在外面租了一間公寓,開始同居起來。
不久,張瑞京接替了陳寶驊中統上海區負責人的職務,上任后繼續策劃對丁默邨的二次刺殺,他選擇了西伯利亞皮貨店,計劃讓鄭蘋如拉著丁默邨來買裘皮大衣時,安排槍手予以刺殺。
計劃已經擬好并即將予以實施,可就在此時,張瑞京被76號二當家李士群逮捕,而后合盤招供了刺殺計劃。76號決定將計就計,釋放了張瑞京,張瑞京回去后隱瞞了被捕之事,中統上海區見張瑞京安然無恙,沒有任何異狀和破綻,于是刺殺丁默邨的計劃照常執行。
鄭蘋如如期把丁默邨騙到西伯利亞皮貨店,正在挑選皮草之際,丁默邨突然往柜臺上摔了一疊鈔票說:“你自己挑吧,我先走了。”說完轉身就朝外跑。徘徊在店外的中統槍手沒料到丁默邨會突然跑出來,稍為猶豫了一下,丁默邨趁機沖過馬路。
丁默邨有個職業習慣,每逢下車辦事的時候,總會要求司機不得熄火,車門也是敞開的,隨時應對突發事件。這次正好用上,等到殺手的槍聲響時,他已鉆進車內,子彈打在防彈車門上,他毫發無傷,關上車門揚長而去,暗殺行動再告功敗垂成,老奸巨猾的丁默邨竟然兩次漏網。
(五)攜槍獨闖76號,鋤奸未果反被擒
兩次暗殺未果,丁默邨已成驚弓之鳥,不敢再去與鄭蘋如同居的公寓,躲在76號不敢出來,鄭蘋如決定深入虎穴,孤身殺敵,她“醋意十足”地在電話里與丁默邨吵架,大罵丁默邨玩弄她的感情,而后身藏手槍,闖進76號對丁默邨“興師問罪”,可丁默邨早已布下陷阱,當鄭蘋如來到76號時當即被捕。
等待鄭蘋如的無疑是非人的酷刑,尤其是特務婆趙慧敏,把“勾引丈夫”的仇恨一股腦發泄出來,親手用蘸過涼水的鞭子抽打鄭蘋如的下身。
鄭蘋如則破口大罵趙慧敏是個丑八婆,大罵丁默邨玩弄自己之后又甩手扔掉,自己帶槍來找丁默邨完全是因愛生恨的感情糾葛,矢口否認受命于任何組織。
鄭蘋如鐵嘴鋼牙咬住丁默邨不放,一口咬定是“情殺”,對組織機密半字不漏,加上丁默邨與鄭蘋如同居本就心虛,以及忌憚鄭家與日本人的關系,使鄭蘋如成了燙手的山芋,丁默邨無奈之下,只好將她移交汪偽政府高層處理。
(六)刑場上對劊子手說的一句話,令人唏噓
汪偽政府高層決定拿鄭蘋如做交易,要挾其父出任汪偽政府司法部長,遭到鄭鉞斷然拒絕。汪偽政府首腦惱羞成怒,加之對重慶當局不擇手段地暗殺汪偽大員非常恐懼和惱恨,遂于1940年下達了對鄭蘋如秘密槍決的命令。
刑場上,鄭蘋如身著羊毛內衣,外披紅色皮大衣,化了淡妝,顯得典雅而高貴。她神態自若、不慌不忙地攏了一下秀發,語氣平靜地對劊子手說:“拜托您別打我的臉……”隨著三聲槍響,擊中鄭蘋如的胸部和后腦,鄭蘋如安詳地倒在血泊中,面帶微笑的臉龐依然美麗……
【結語】鄭蘋如帶著美麗慷慨就義,年僅22歲,而她死后,她的親人們前仆后繼,相繼犧牲在抗日戰場上,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紀念碑上鐫刻的英烈名單中,有鄭海澄和王漢勛兩個名字,他們分別是鄭蘋如的哥哥和未婚夫:
哥哥鄭海澄是民國首批戰斗機飛行員,1944年19日,在保衛重慶的空戰中與日機殊死搏斗、壯烈犧牲。
未婚夫王漢勛也是空軍飛行員,是其哥哥鄭海澄的戰友。因國難當頭,與鄭蘋如的婚事一拖再拖,兩人最后相約抗戰勝利后再舉行婚禮。1944年7日,王漢勛在衡山戰役中犧牲。
2009年6日,鄭蘋如的青銅雕像在上海福壽園揭幕,讓我們永遠緬懷這位比死在沙場上還要壯烈的巾幗英雄。
參考資料:《臺灣情報單位首度證實《色戒》中女主角為鄭蘋如》、《梳理史料講述真實的抗日女間諜鄭蘋如》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