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彭心生白撿了駱士賓公司,鄭娟跑去賣冰棍,《人世間》編劇瘋了嗎
一開始,我真的以為《人世間》是一部好劇,畢竟前幾集也是追得真情實感。
當時我想,宋佳演敢愛敢恨的周蓉,殷桃演外柔內剛的鄭娟,一部戲能湊齊她倆并且讓她倆都演上自己最適合的角色,咋可能不經典呢?
更別提這豪華陣容中的其他演員了。
沒想到越往后看越不對勁。
中間開始有點垮,但勉強還能看,然而越到后面劇情越崩,觀眾簡直被氣出心絞痛,哪一集不罵人?
一開始罵周蓉,自私自利不顧家人;后來罵孫小寧,綠茶小三林有有;再然后罵吳倩,不知好歹白眼狼;現在開始罵曾姍,出爾反爾壞女人。
說實話我之所以撐到現在還沒棄劇,就是為了看看編劇到底還能有多瘋狂。
事實證明,只有我想不到的,沒有她編不出來的。
一開始我還能理智分析,對照梁曉聲的原著看看她哪里改編得合理哪里改編得不合理,但現在……
只想破口大罵。
因為編劇自己已經完全放棄邏輯了,事到如今,完全就是為了狗血而狗血,為了氣人而氣人。
原著中,因為并沒有又臭又長的搶孩子戲碼,駱士賓回來沒多久就死了,曾姍毫無懸念地繼承遺產,她根本沒有必要為難周秉昆和鄭娟;周秉昆坐牢那12年,是東北最難的下崗潮,他在牢里反而像是一種解脫,更何況他自認為是為了兒子周楠坐牢,并不覺得十分難過。
可是到了劇里,因為駱士賓把股權留給了周楠,曾姍害怕鄭娟跟她爭奪股權,所以故意出爾反爾在法庭上要求周秉昆和鄭娟賠償1000萬。
ps:水自流的人設翻來滾去的,后面公布遺囑后你這么牛,前面曾姍故意為難人家的時候你咋不牛一下?
再回到曾姍出爾反爾這段,完全可以私下協商,結果曾姍卻故意來這么一手,把身為駱士賓老朋友兼公司投資人的水自流都給得罪了,搞得最后兩敗俱傷漁翁得利,她圖什么?
她跟老姚那段話,半點邏輯都沒有,說鄭娟一個中年女人、還有個孩子,結論是,拿那么多錢也沒用?
不是,正因為目測無論如何周秉昆都必將坐牢、只是多判少判的問題,作為一個還有孩子要養的中年女人,鄭娟此時最需要的才是錢啊!
如果不是鄭娟,而是其他女人,或許放棄的就是周秉昆,而不是股權,可曾姍又不了解鄭娟,憑什么篤定鄭娟和別的女人不一樣?如果鄭娟真的不管周秉昆,拿錢走人,她打算怎么辦?
然后周蓉跟鄭娟說了一下駱士賓留給周楠的股權可能超過1000萬,曾姍就是為了這個才故意為難她,于是鄭娟毫不猶豫表示我選秉昆!
不是,鄭娟傻,難道律師也傻嗎,那個年代1000萬是什么概念,曾姍開口要1000萬賠償法院就會聽她的嗎?如果她要1個億的話,周家是不是就得賠1個億?。?/p>
退一萬步講,即便真的需要賠給曾姍1000萬,可既然股權超出1000萬,那鄭娟繼承完遺產再賠給曾姍不就得了,還有余錢去請更好的律師來幫周秉昆打官司走關系呢!
但這些都還不是最絕的,最絕的是,駱士賓遺囑公布,名下股權都留給周楠,在周楠接手之前由彭心生代持,意外吧?看著曾姍哭著喊著怎么可以這樣,覺得大快人心是嗎?
我只能說,編劇的瘋狂程度實在是超乎想象。
駱士賓立遺囑時不知周楠會死在他前面,但,他回去搶周楠時周楠就已經15歲了,再到他挖掘出彭心生這個人才、漸漸倚重他,可以推算一下他立遺囑時周楠即便還沒有成年也完全懂事了。
駱士賓平時看著生龍活虎沒病沒災,哪可能想到自己會死得這么快,怎么可能按照周楠只是什么都不懂事的小孩子這種情況來立遺囑,有什么必要讓彭心生代持?
這么設置遺囑,不是給自己兒子找麻煩嗎,萬一彭心生被利益誘惑心生歹念弄死周楠呢?
多搞笑啊,現在周楠死了,彭心生都不用自己動手,等于白撿了一個公司是嗎?
編劇,墻都不服就服你,我還以為你最愛駱士賓,搞了半天最愛的是彭心生。
所以整這一出侮辱智商的狗血劇情,就為了讓觀眾“爽一把”是嗎?
編劇還記得這部劇最開始是什么風格,現在又變成什么風格了嗎?還記得這部劇號稱是展現“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嗎?
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真不是這樣式兒的。
而且吧,編劇一邊設置這種打臉爽劇式情節,一邊卻又設置為虐而虐的苦情戲碼,不錯,鄭娟竟然跑去賣冰棍了。
哈,哈哈,哈哈哈。
救了個大命!
周秉義確實在原著里就很難,但劇里讓他難上加難且難得毫無邏輯也毫無必要、甚至難得六親不認。
原著里,周秉義還主動幫助周聰解決了工作問題,到了劇里,周秉昆入獄,弟弟家難成這樣,連邵敬文一個外人都專門找過來讓他幫忙,他竟然愣是什么都不管。
做一個好官,盡職盡責不貪污不行賄多為老百姓做實事就可以了,對自己家里人,確實沒必要都幫,但問題是,鄭娟是什么品行、又處在什么境地,周秉義一清二楚,為這樣一個勤快懂事絕對不會浪費工錢更不會惹麻煩的女人安排一個工作,對周秉義來說,實在是小事一樁,不是問題,更不是污點。
而且,從實際情況出發,以周秉義的地位,即便他本人不幫鄭娟,手底下的人但凡有點眼色,也會主動幫忙的。
周秉義不方便出手,那還有他丈母娘金月姬呢,郝冬梅能眼看著鄭娟吃這樣的苦?原著里,周秉昆最終得以減刑,就是金月姬臨終前向上級提出的要求。
退一萬步講,就算周秉義鐵面無私不幫忙、金月姬依然不肯為周家出手,那還有蔡曉光這個人精呢,他手里的人脈別提有多廣了,甚至都不用求別人幫忙,他自己就可以安排鄭娟到劇組演戲啊,之前周蓉都演過呢,實在不行去劇組打雜都行啊,結果呢,這幾集里,蔡曉光人間蒸發了。
編劇不讓他出現,他就不能出現,不然的話,他一出場什么都擺平了,還怎么灑狗血怎么虐呢?
笑死個人,幾十年后,鄭娟接過了自己老母親的班,去大街上賣起了冰棍。
這幾十年咱們國家是白發展了嗎?
大哥是市長,嫂子是醫生,姐姐是大學教授,姐夫是大導演,弟弟好歹也在大飯店里當了那么些年的經理,也不是一點人脈都沒有,結果弟弟坐牢,弟媳婦連個穩定工作都撈不著,只能去大街上賣冰棍。
而且按照設定,這哥哥姐姐還都是疼愛弟弟的。
你問問全中國有誰家是這樣的?
就這么胡編濫造,還有人執迷不悟地為編劇當上了自來水:這就是人世間,苦??!
人世間是苦,但真不是劇里演的這樣毫無邏輯、為了苦而苦的苦法。
原著頗有深度反映時代變遷的作品,被編劇和導演搞成了不倫不類的苦情戲+爽劇結合體,總而言之,就是讓觀眾一會兒氣到吐血,一時又虐到吐血,一會兒罵這個,一會兒又心疼那個,但就是不讓觀眾帶腦子去想劇情,否則只要一想,必然會忍不住罵編劇。
可以說,這部劇的爛尾,爛得非常有代表性。
狗血,爛尾,在國產劇里簡直屢見不鮮。
編劇太精明了,她太了解觀眾喜歡看什么了,當年瓊瑤劇苦情劇為什么火,大家邊看邊罵,并不是因為真的覺得劇拍得有多好,純粹只是想看看后面怎么反轉、壞人怎樣遭報應。
這樣的劇,收視怎么可能不高?
《人世間》從開播以來,收視便一騎絕塵,即便是冬奧會也沒能分去它的熱度,堪稱2022年開年第一爆劇。
后期劇情垮了,但收視率不降反升,可以說劇情瘋得越厲害,收視率就漲得越厲害。
然而,我實在太痛恨編劇這種掌握收視密碼的精明了。
本質上,編劇對筆下的人物毫不珍惜,完全不把他們當真實的人來看,而只是當成賺流量的工具人,今天把這個工具人寫死,明天把那個工具人丟出去挨罵……
所以無論多少年過去,這樣的劇收視率都很高。
但這種套路式寫法,就不可能寫出好作品來。
《人世間》這種情況尤其可恨,前期用心一點,把角色都塑造分明、充滿煙火氣,讓觀眾對他們產生感情,收獲好口碑;原本保持這樣的節奏是完全可以成為經典的,然而編劇卻非要從中后期開始親手將他們一一摧毀,把曾經塑造得有血有肉的人當成工具人來糟蹋,觀眾的那種痛心自然是加倍的,于是討論度、收視率都有了。
觀眾珍惜的是連編劇自己都不珍惜的角色,這是最絕望的時候。
具體到《人世間》,其實這部劇里的大多數角色,創造者并不是編劇王海鴿,而是原著作者梁曉聲,我實在很好奇他看到劇情崩成這樣、看到自己塑造的角色被毀成這樣,內心的真實想法究竟是什么。
更窒息的是,電視劇的影響力遠超過小說文本的影響力,大部分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就會以為故事就是這樣的,角色就是這樣的。
看著編劇如此崽賣爺田,原著作者心疼嗎?
當然了,我只是普通觀眾,想那么多也沒用,只能揪著編劇罵罷了。
諷刺的是,這部劇豆瓣開分8.1,是經典好劇的水平,播到現在,編劇早已放棄治療,評分居然還沒下降。
這就是這種情況的另一個可恨之處,很多人沖著前幾集打了高分,看到后面受不了棄劇了,也懶得去把分數改低。
這樣的劇收視高沒辦法,但憑什么擁有好口碑?
8.1分,它真的不配。
可就算再不配,那8.1是實打實的,這部劇可能還會憑借著這樣的好口碑去沖擊飛天金鷹白玉蘭……
所以,國產劇有什么道理不爛尾?
這部劇就是最佳案例。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