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茶金》:劇如其名,寧靜致遠,回味無窮!
一開始湖南企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婷婷向我推薦臺劇《茶金》時,我先看了一下網友的評論。看網友褒貶不一,心里多少有點怠慢,期待度不高,可是看完之后,卻后悔沒有早點觀看。短短12集,兩天便可看完,可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畫面、構圖、色彩……溫和又有感染力,人物感情濃烈又克制,戰爭年代的普通人真的如同浮萍草芥般。故事的結局令人感到深深的無奈和淡淡的惋惜。
劇集的故事靈感源自真實人物與歷史,時空設定于1950年代的臺灣,聚焦新竹北埔的茶產業。全劇混雜六種語言,暗示了多元而復雜的戰后臺灣社會,新竹茶商在詭譎政局與外銷逐漸沒落的雙重考驗下,再創茶業經濟奇跡。
這是一部慢熱劇,看到后半部才入味。整部劇就像一杯茶,寧靜致遠,回味無窮。全片的節奏、人物感情線的編排,與大時代背景的結合皆屬上乘,連小配角的戲份都安排得很好。老一輩吉桑和土師夜宿茶房定下的商業愿景,鏡頭一轉由年輕的張小姐和山妹來實現。張小姐由閨房少女成長到撐起家族企業一片天的商人,將臺茶引進國際市場。這是茶廠的變遷,也是臺灣在時代洪流中的飄揚激蕩。
本以為,這會是女主逐漸打造自己商業帝國的同時實現女性社會價值的大女主劇,可既沒有強烈的訴求,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反抗,一切淡淡的不著痕跡,但每一次決定和嘗試都鏗鏘有力。整部劇以制茶業為背景,緩緩帶出了不同的主題,社會問題、外省人的身份認同感、女性的獨立意識等等……每個人拿出來,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這部劇里,他們一起走過了一個時代,又好像只是過了十二天那么短。
也許臺灣的年代劇都有一種底色悲涼的感覺,最后一集,個人的故事落幕,最讓人悲傷的,是個人在面對時代力量時的弱小與無力,是小人物奮斗后無法改變歷史的命運,是兩個人,因為客觀原因,克制而又深情的愛意。導演用一個很遙遠的視角去讀這個故事,哀而不傷,像一聲遠山里的嗟嘆。看到最后,萬事萬物塵埃落定了,情緒才真正開始被撼動。
時局什么的我們誰都玩不贏的,生意人頭上有道天險要渡。拋開不能談的東西、我們搞不懂也無法左右只能被左右的東西,這劇哪方面描述都夠客觀。時代背景不過是個背景、講的終究是人物、企業的浮沉歷史,左右不了也只能順著他走。人和茶一樣,有傷口不是不完美,卻是讓人、讓茶都別有一番滋味的原因所在。
總之《茶金》是有時間質感的一部劇,和名字一樣,如茶一般,綿柔醇厚,融入心扉。淡淡的敘述,又充滿力量。“茶跟人一樣,傷口會讓人脆弱,也可以使人堅強,正是傷口,讓你變得跟別人不同”。雖然臺語有觀劇門檻,但整個故事不僅映射了那個大時代,而且也把男女主心意相通的感情用很細膩的方式講述出來了。很喜歡結局的時候,女主介紹茶的那一段話,她說她的茶是被蟲子咬過的,是受過傷害的,但正因為這種傷害,讓它有了現在的味道。這種用茶去比喻人生的感覺,很美好,感覺故事里的一切都可以被撫平,即使破產清盤,人生也還有希望。
更多精彩推薦:
從驚悚片到母女家庭片,賈靜雯的《瀑布》有些不一樣
《俗女養成記2》你可以永遠相信陳嘉玲
《逆局》:上半部精彩,下半部拉胯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