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世間》大結局,揭露了生活最隱秘的真相......
點上方「LULU生活家」即可關注
后臺回復“你好”,送你一張幸運卡
作者: 黃小黑
昨天,熱播劇《人世間》迎來了大結局。
周秉義將光子片改造成功,功成身退,生命最后的時間他和冬梅去了年輕時奮斗的地方旅行。
馮化成出家,他說在人世間失而復得,此生再無遺憾 。
周蓉是此劇最幸福的人,女兒爭氣,二婚嫁的蔡曉光對她十分寵愛,最后她還成了作家。
鄭娟和周秉昆有了孫子 孫女,家庭幸福,一生圓滿,兩人相守一生,并相約下一輩子依然在一起。
“六小君子”重歸于好,人世間的友誼在繼續。
這部劇不僅給觀眾帶來了無數感動,還告訴了大家很多人生道理 …
門當戶對的婚姻才能長久,不對等的關系只會讓人在婚姻里受盡委屈。
《人世間》里周家大哥周秉義,娶了省長的女兒郝冬梅。
周秉義為冬梅放棄了軍區做政委秘書的機會,他堅守住了初心,選擇了愛情,卻委屈了家人。
他們一個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一個是高干子弟,階層的不對等讓兩個相愛的年輕人在婚姻里多了很多困擾。
周父送冬梅家的茶葉,最后被原封不動地送了回來,狠狠地打了周父的臉,讓周父的自尊心嚴重受挫。
這件事情冬梅試圖為父母辯解,周秉義卻說:“兩家人從來沒有誤會,有的只是差距。”
是啊,他們之間的差距太大了,這種階層的差異是無法消除,也無法跨越的。
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自己難受,父母也跟著委屈。
周秉義自己在郝家活得更是小心翼翼,為了冬梅他住在郝家,成了入贅的女婿。
在郝家他不僅要揣摩兩老的想法,還要調和冬梅和父母的關系,對冬梅父母事事盡心,努力做他們心目中的好女婿。
周秉義是一個好丈夫、好女婿,卻不是一個好兒子。
父親沒有沾過他的一點光,最后病死在破舊的老屋,臨死前都沒有見過自己的親家。
郝冬梅在這段婚姻里更是左右為難,夾在中間兩頭不是人,她愛周秉義,但她的父母看不上周秉義,她的周旋最終也無法得到別人的理解。
他們是相愛的,但是階層的問題橫在他們面前,讓他們彼此為難,這段婚姻遠沒有大家看到的那么幸福。
真正能夠長久的婚姻,都是門當戶對的,任何形式的高攀和低就都會讓這段婚姻關系失衡。
婚姻,門當戶對才是最好的選擇。
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這樣他們臉上也跟著有光。
但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數是不會留在父母身邊的,他們有更大的理想和抱負,最終都會離父母遠去。
周家三個孩子,一個比一個有出息,哥哥周秉義考上北大,娶了省長的女兒,姐姐周蓉,考上了北大,嫁給了著名詩人。 只有老三周秉昆,連大學都沒有上,最后娶的還是一個寡婦。
這個在別人眼里最沒有出息的周家老疙瘩,父母最后享的都是他的福。
哥哥姐姐都顧著自己,只有周秉昆顧著家。他說我這輩子沒有什么出息,就是想把這個家弄好,讓父母滿意。
周母癱瘓在床時,他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一個人扛下所有,邊賺錢養家邊照顧母親。 父親退休回來之后,把老父親接到家里,盡心盡力地照顧。
姐姐扔下的孩子,周秉昆把她當自己的孩子一樣養大。
他沒有什么大出息,卻是周家的頂梁柱,對父母盡孝,對家人友善,是一個非常好的人。
哥哥姐姐都比他有出息,但父親在最后卻說,三個孩子中,我最滿意的還是你。
《人世間》有一句經典臺詞:自古以來孝順分兩種,養口體和養心智。
養口體是指伺候在父母身邊照顧衣食住行的。遠走高飛、有所成就讓父母以此為榮是養心智。
周秉昆在家對父母孝順,初期事業有成,是第一個搬出光字片,住上大別墅的人。
養口體和養心智這倆 周秉昆他都包了,周家老疙瘩,厲害了。
周家三兄妹中,周蓉最任性,也最自私,從頭到尾她只會考慮自己。
為了追求愛情,她私自跑去貴州山區,為了和馮化成結婚,她不惜和父母斷絕關系。
最后父親還是先在女兒面前低了頭,他親自去貴州看女兒。
周志剛去看周蓉,知道周蓉從小胃不好,千里迢迢地背了20斤面過去。
周蓉在他面前那一跪,徹底讓 周志剛原諒了她。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軟肋,父母永遠是最先認輸的那一個。
他對周蓉說的那句:“你可以不要我這個父親,但我想要你這個女兒。”,戳中了無數觀眾的心。
對周蓉,周志剛的愛是寵愛和包容。
周秉義娶了省長女兒,兩家卻不來往,周志剛有委屈,卻沒有說出來讓周秉義為難。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周秉義身上的擔子和責任,大兒子顧不了小家,也顧不上自己。
他對周秉義的愛更多的是理解和期許,理解他的難和他在岳父家的處境,同時也將改造光子片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對周秉昆,這個周家看起來最沒有出息的孩子,他其實是最滿意的,他對 秉昆的愛是滿意和感恩。
周志剛臨終前,周秉昆問他:“在你心里,我們三個誰最好?”
周志剛的回答充滿了生活智慧,他說:“你們仨在爸爸心里都是頂呱呱最好的,你這是給爸爸高考啊,你姐姐和你哥不在家的時候,一定告訴你,秉昆,你是最好的。”
等你跟你姐姐不在家的時候,爸爸就跟秉義說:你是三個中最好最好的。
你們倆都不在,爸爸就說你姐最好。
其實他們三個, 周志剛都愛,只是愛的方式不同。
父母對子女深沉的愛,孩子可能在很久之后才會明白。
人在世,一輩子那么長,誰都會有難處,總會有求人的時候。
人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當你身處困境時有人愿意拉你一把,把你拽出泥塘。
《人世間》最讓人感動的莫過于“六小君子”之間的情誼,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那種溫暖,讓人感受到了人情味。
周秉昆第一次被抓,家里只剩下鄭娟和癱瘓的老母親,他的好兄弟一邊上班,一邊來幫忙照顧家里。
春燕教鄭娟給周母按摩,余虹下班就過來給鄭娟洗衣服做飯,趕超幫著打水、拉煤。
沒有這些兄弟姐妹的幫助,鄭娟一個人支撐不到周秉昆出來,他們的仗義,幫助周家走出了困境。
周父病危,六小君子二話不說拉著板車就將人送到醫院,他們不是親兄弟甚是親兄弟。
周秉昆對這些兄弟更是好到沒話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不虧待自己的朋友。
他把房子借給趕超和國慶住,借錢給余虹, 六小君子誰家有事情, 周秉昆都第一個往前沖。
街坊鄰里互相幫助守望生活,這種溫暖感動了無數人。
人一生總會遇到困難,我們都需要別人在關鍵時刻拉我們一把。
《人世間》的所有人各有各的善良,但喬春燕和曹德寶卻活成了全部人最討厭的人。
人忘記自己的初心,這是一件可悲的事。
喬春燕一開始是一個特別善良熱情大方的姑娘,她教鄭娟給周母按摩,在鄭娟被村里人嘲笑時,第一個站出來維護她,替她出頭。
春燕人長的漂亮又不矯情,從小小的修腳工干到了主任,會賺錢,有能力,為人也十分仗義,她給余虹找工作,兄弟姐妹之間有事她都會去幫忙。
后來 喬春燕的人生幾起幾落,她慢慢地變得自私,不僅學會了道德綁架,還在背地里給別人穿小鞋。
周秉昆沒有幫她,她跑去找周 秉昆要和對方斷絕關系,在得知鄭娟把房子給余虹,她跑去威脅鄭娟,還和余虹打了起來。
為了房子,她連夜在光字片蓋起了新屋,死守光子片成為光子片的釘子戶,她甚至不顧兄弟情義,和 德寶一起舉報 周秉義。
徹底變成一個自私自利,讓人討厭的 喬春燕。
“你說你家要吃不上飯了,大家伙幫你,那應該;但你家吃不上肉了,你說讓大家伙幫你,有多余的幫你行,應該的,你說這是沒多余的,那不應該,你也不應該挑禮吧。”
《人世間》里,周秉昆的這番話,說得特別有道理。“救急不救窮”“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你不能因為別人幫不了你就翻臉不認人吧!
人心啊!最難滿足。
希望大家都能夠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要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活成自己最討厭的人。
昨天《人世間》大結局,每一個人的結局都很圓滿。
其實,這部劇里面沒有很壞的人,也沒有太多勾心斗角,家里嚴父慈母,兄友弟恭, 夫妻的相濡以沫,街坊鄰里互相幫助共同守望著人世間的生活。
冒著煙火氣的平凡人生,平凡人的一生,每個人都用盡了全力在生活。
團聚、分別、戀愛、人生選擇等也不再僅僅屬于人物個體,而是浸透了時代的痕跡,成為“大時代”變遷下無數平凡百姓的人生“縮影”。
《人世間》講的是別人的人生,也是我們自己的故事,這里有無數個角色在生活中和我們重疊。
我們來人生世界一趟,能做的也就是珍惜好身邊的人,保持好初心。
活在人世間,遇到愛,學會愛。
人們的分離是注定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關于那些離去的人記憶會越來越模糊,但是愛不會。
學會愛,是《人世間》教給我們面對生活最好的方法,也是《人世間》留給觀眾最好的彩蛋。
最后,一起點個【在看】,好好愛你人世間的家人,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作者:黃小黑,文章首發于公眾號:LULU生活家(ID:luluhuabao),認真生活,才能讀懂生活,轉載請聯系LULU生活家。圖片來源:微博、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分享、點贊、在看
擁抱美好生活 ???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