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頭。”
1988年,拿下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的電影《紅高粱》,這首經典的主題曲唱響至今。
如今,正如歌中所唱。72歲的張藝謀始終向前走著,未曾停歇。
就在今天,他迎來了冬殘奧會的開幕式。
從冬奧會冰雪藍到冬殘奧會五彩斑斕,這次,張藝謀想要表達的是一種熱烈的、打動人心的情感,來詮釋冬殘奧會運動員們“生命的綻放”,他們向命運發起挑戰,在冰雪中煥發生命的光芒。
張藝謀的傳記作者方希評價道:“他一直在跑。周圍總是有很多的喧囂,有人跟他一起跑,有人中途離開,有人喝彩,有人向他扔臭雞蛋,但好像從來沒有影響他的速度。”
2022年剛走過六分之一,我們已多次與張藝謀的“作品”見面——春節檔電影《狙擊手》、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和今晚的冬殘奧會開幕式。
當提起張藝謀時,你首先會想到什么?是1988年的金熊獎獎杯?是2008年的奧運“大腳印”?還是今年那朵燃燒的“雪花”?
1
“我的心中百感交集”
2022北京冬奧會圓滿閉幕之后,張藝謀深夜發文:主火炬熄滅的瞬間,我的心中百感交集。
開幕式的二十四節氣倒數,閉幕式的十二生肖冰嬉;開幕式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閉幕式的紅絲帶聚成巨大中國結;來時迎客松,別時柳寄情……
還有再度響起的《我和你》,時空交錯的瞬間,鳥巢夢回2008。
“幾秒鐘,幾十年就過去了。”
百感交集的不僅僅是張藝謀,還有所有心系奧運的全國人民。閉幕式結束后,關于“張藝謀太懂了”“中國式浪漫”的討論再次霸屏。
誠然,作為兩屆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張藝謀不僅懂中國人骨子里的浪漫,更懂中國人對08年奧運會的情感。
北京是全球第一座“雙奧”之城,鳥巢是第一個“雙奧”場館,這是致敬這份獨一無二的最好方式。
“祖國利益高于一切,必須去。”籌備2008年奧運會之時,張藝謀忘我投入。
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拍攝時,他甚至直接搭個棚子,在片場開奧運的創意會。
他說:“你一生可以拍很多電影,你一生只有一次奧運會。”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恢弘場面仍記憶猶新:擊缶而歌、畫卷、活字、奧運大腳印、飛人漫步……
當年的張藝謀,將他創作時的“執拗”,發揮到了極致。而如今的張藝謀,似乎松弛下來,放下了“包袱”。而這松弛背后,是滿滿的自信:
“所以我認為這次冬奧會跟08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化自信。我們放下了包袱,完全放松自己才可以浪漫。”
1
「陀螺」一直轉動下去
無論是拍電影,還是奧運會,張藝謀的“勞模形象”都始終深入人心。
和張藝謀合作多年的文學策劃曾說過:“我從來沒看過他打一個哈欠,他好像沒那個功能。”
他像是一個永遠不會停止轉動的陀螺。
獲得金熊獎的《紅高粱》,在當年拍攝之前,張藝謀跑遍了全國,也沒有找到莫言書中所寫的一人高的紅高粱。
他不肯妥協,花錢雇了幾百位農民,在拍攝前,先種出那一片高粱地。
在春節剛與我們見面的,張藝謀最新電影作品《狙擊手》。72歲的他仍活力十足,創意無限,堅持原創精神。
拍攝這樣一部主旋律影片,他另辟蹊徑,未再走宏大敘事的路子,而是從小切口入手,尋到一個局部的、極普通的、無名的小戰爭角落。以小見大,呈現戰爭年代。
電影的編劇陳宇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他是個工作狂,生活中只有創作……藝謀導演還兼有冬奧會的任務,現在我打開電話通訊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每天三更半夜都會有一個相同的電話打進來,那就是張藝謀。”
正是因為張藝謀這般“拼命三郎”姿態,他才站到了如今的高度,成為了全國人民驚嘆“太懂中國人”的張藝謀。
在未來,「陀螺」還將持續轉動,不會停歇,也不愿停歇。
今天開幕的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仍是張藝謀。許多網友紛紛期待的冬殘奧會開幕式終于來了。
還有電影《堅如磐石》正等待與大家見面。這是張藝謀首次執導的警匪片。
除了自己熟悉的領域,張藝謀仍在其他道路之上持續探索。從未拍過電視劇的他,接下一部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主角》的電視劇改編項目。
《主角》是陜西作家陳彥的長篇小說,講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半個世紀的人生際遇與沉浮。它被認為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一個以中國古典的審美方式講述的寓意深遠的“中國故事”。
而陳彥的另一部小說《裝臺》,此前已改編成同名電視劇,在央視熱播。這次他與張藝謀的合作,相信定會碰出別樣的火花。
不斷突破自我的“拼命三郎”張藝謀,今年還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一起期待!
提到張藝謀,最讓你難忘的作品或瞬間是什么?【評論區】里聊聊吧~
關注“CCTV電視劇”
央視頻、微博、抖音官方賬號
解鎖更多臺前幕后精彩故事!
總監制丨莊殿君
監 制丨張雪梅 楊春果
主 編丨王彩臻
責 編丨蔣璇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