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雷佳音主演的國產(chǎn)劇,《相逢時節(jié)》被拿來與最近大熱的精品神劇《人世間》做對比,在所難免。
這部由正午陽光坐鎮(zhèn),實力派袁泉、雷佳音、羅海瓊、梁冠華加盟的中年瑪麗蘇劇,雙重保險的操作一開始就保證了此劇的收視率。
從結果來看這部劇也沒讓主創(chuàng)失望,開播9天,熱度依然徘徊在國產(chǎn)劇的前三名,收視率也僅次于《人世間》,這戰(zhàn)績?nèi)绻嬗镁W(wǎng)友所言的“狗血薈萃”來形容,這確實有點忒“無腦黑”。
關于《相逢時節(jié)》存在的爭議,無非集中在以下三點:
1、前兩集一股腦地交代了劇中所有人物,節(jié)奏過快,橫跨少、青、中三個階段,換角太快頻繁,導致觀眾看得眼花繚亂,分裂感太嚴重。
2、在全是演技派里面安插上偶像出身的張藝興,這種專業(yè)上的鮮明對比嚴重拉胯了電視劇的質(zhì)量,拙劣的臺詞非常容易讓觀眾出戲。
3、劇情太過狗血,仇人后代相愛,分手,然后又排除萬難再次相聚,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種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實在老得掉牙,讓人沒有觀劇的欲望。
但作為看過原著和真實追過該劇的觀眾而言,以上三點爭議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寧恕的心病
寧恕現(xiàn)在是個大笑話。他野心勃勃地追求一個官二代,但被甩了;他野心勃勃地衣錦還鄉(xiāng),結果丑聞百出,被他上司涮掉了;他現(xiàn)在又野心勃勃地攀上趙董,可大家都在等看笑話。
在所有人眼中,演技拙劣的寧恕就是一個笑話,他猶如一個被困在籠子里的蛐蛐,被人拿著蟋蟀草來回撥弄,他以為自己滿嘴獠牙讓人望而生畏,殊不知他才是那個真正的跳梁小丑。
與母親寧慧和姐姐寧恕的隱忍不同,寧恕一直沒有忘掉這二十多年的東躲西藏帶給他的恥辱。
報復簡敏敏,讓簡家跌落谷底是他“衣錦還鄉(xiāng)”的首要任務。
電視劇在原著的程度上做了很大的改編,這就導致寧恕的報仇顯得莫名其妙。如果單純只是報復簡敏敏當初各種鬧上門的難堪以及留下的后遺癥,那寧宥這一系列狠毒的報復未免有點站不住腳。
其實原著中對寧恕對報仇的執(zhí)著做出了很好的解釋,崔浩犯罪前留給正處在淘氣階段寧恕的最后一句話竟是——崔啟明你滾出來,你想氣死你爸啊。
這句話成了寧恕的心病,并在很長時間里一直折磨著他。他一直在設想如果那天早上自己沒有淘氣,是不是父親崔浩也不會瘋狂地跑出去和廠長理論,造成家庭的悲劇。
而那個年代又很苦,寧慧忙于生計,寧宥自己還在摸索地成長,對于寧恕從小背負的心理壓力,更是無人關注。
后來因為簡敏敏的窮追不舍,寧恕又把自責轉(zhuǎn)嫁在了簡敏敏身上,報復簡家仿佛成了他自我救贖的唯一途徑。
被兩個女人呵護長大的寧恕
面對寧恕一次次的挑戰(zhàn),簡宏成一再忍讓,因為他清楚地知道這個弟弟在寧宥心中的分量——半個兒子。
他有很多種辦法能讓寧恕消停,可在面對著那種與寧宥相似的臉時,他又不敢付諸于行動,簡宏成不止一次在田景野面前抱怨——相當不公平的對壘。我雖然也不是什么好鳥,可我有所顧忌,我最大的顧忌是親朋好友。可他不同,他一上手就把從幼年拖著他長大、有只咸鴨蛋吃就把蛋黃讓給他的姐姐一把摜到我面前做他的盾牌,他完全不怕飛彈誤傷他的親人。
因為他清楚,毀了寧恕,就是再次放棄了寧宥。
和簡敏敏一樣,寧宥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雖然她也只比寧恕大3歲,但不管是母親還是弟弟,亦或是她自己,都習慣性地把最好的資源留給這家中唯一的男丁。
對于這種“畸形”的姐弟關系,寧宥從未意識這有什么問題。直到母親寧慧一次次地被寧恕拖累,甚至為了寶貝兒子對自己冷嘲熱諷,無視這些年自己對家庭的付出,寧宥才認真的思考他們的姐弟之間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寧宥第一次和母親發(fā)生正面沖突是因為寧恕自作聰明把放高利貸的阿才當成棋子的伎倆被人識破后,半夜家中遭人蓄意放火。
看著驚恐不定的母親和兒子,寧宥嘲諷寧恕——家都要被燒光了,自己還不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如此沒頭腦地捆綁自己和母親當擋箭牌,自己卻躲在家里當縮頭烏龜,就這膽量和頭腦還想報仇?
對于寧宥的指控,寧恕沒膽承認,而母親寧慧卻毫不留情地指責女兒吃里扒外,昏了頭。
諸如此類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在被弟弟一次次利用,被母親一次次偏心的冷嘲熱諷下,寧宥開始思考她和寧宥的親情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我早反省過了。從你出生起,只比你大三歲的我就帶著你,你心智還沒發(fā)育的時候,我也沒比你發(fā)育多多少,我當然不可能事事完美,我不懂揣摩你青春期心理各色還逼你做力所不能及的鍛煉。
你長身體的時候,我從小身體弱從沒比你力氣大,但大小家務事都我做,我累死累活總不免埋怨幾句,正好只有你捱著。
我們家情況特殊,媽媽分身乏術,只能由得我一邊摸索著長大,一邊摸索著帶你長大。我每天筋疲力盡地幻想,你到我年齡的時候會不會幫我承擔家務,即使不承擔家務,你哪怕獨立自覺不用我盯著你也好,可一年又一年,直到我大學分配都要求留在上海,只為照顧在上海讀書的你。
——原著中的反思
從生物學方面講,寧宥繼承了母親積極、向上的強大基因,即便在顛沛流離的環(huán)境中,她也會利用有限的條件創(chuàng)造出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
而寧恕更像自己的父親,偏執(zhí),怨天尤人。他總是計較別人對自己做過什么,卻又從未考慮過自己的激進會給別人造成什么樣的傷害。
對于這個僅比自己小三歲的弟弟,寧宥嘔心瀝血地包攬了一切。在苦難的日子里寧宥母女從未給過他獨自成長的機會,縱使他也是個能力超群,可以獨擋一面的家庭頂梁柱。
寧宥很強大,她包攬了寧恕的一切,最終換來的卻是心生怨恨;結婚后她又包攬了郝青林的一切,可郝青林怨她、掙開她、逃離她,變得更加懦弱而不負責任。
在經(jīng)歷了兩個男人的怨恨與背叛后,寧宥終于總結出一個道理——親人之間要學會克制自己的熱情,成年后更無須再主動干涉同樣成年的弟弟做任何事。
只可惜寧宥明白得太晚,寧恕的瘋狂任何人都已經(jīng)阻止不了。
結語
寧恕的人生是一個悲劇,更是一個笑話。
他處心積慮地接近蔡凌霄,通過出賣自己的感情,來獲取情報和“關系”上的支持;他接近危險分子阿才,以為自己瞞天過海就能把這些老江湖當成卒子,免費利用;他設計張立新,報復簡敏敏和簡宏圖……
他以為自己是個操盤手,實際上自己所有的舉動都在別人的預料之中。
他就像個跳梁小丑,在激化各方矛盾的同時,又把寧宥僅存的那唯一一點親情消耗殆盡。
沒有了寧宥的庇佑,簡宏成也就放開了手腳。唯一幸運的一點,還不等簡宏成動手,寧恕就把自己給作了進去。
相對其他角色,如何把寧恕的激進、瘋狂、可憐、可悲完美地詮釋出來其實非常挑戰(zhàn)演員的功底。
從效果來看,張藝興的表現(xiàn)也是超出了觀眾的預期。他青澀的演技完全演出了寧恕在各路人馬面前自作聰明且漏洞百出的拙劣演技。
作為偶像轉(zhuǎn)型的偶像,張藝興能在如此多實力派的碾壓下還能如此自然地呈現(xiàn)出寧恕的“變態(tài)”,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全文完!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