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閨蜜》持續熱播,這部劇背后的“寶藏導演”喬梁,也再度進入觀眾視線。
從戲劇教師到影視導演
(喬梁執導的電影《塬上》獲第39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既有獨立思考,又傳承北電的優良創作傳統
生活中的喬梁儒雅文氣,舉手投足之間透出一種從容、閑適和雅致,他身上帶著典型的學院傳統和濃厚的文人氣息。這與他讀書時熱愛文學有著直接關系,喬梁讀過大量文學名著,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鐘,光一本《紅樓夢》就不知讀了多少遍,百讀不厭。他喜歡小津安二郎、李安那種溫和卻充滿藝術力量的導演。
喬梁堅持立足于本土創作,致力于刻畫中國底層人物生活面貌,獨立、柔軟、深刻已經成為他的標簽。在他的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一個中國導演對國際性話題的觀察和思考,清晰看到了我們生活的現實和飛速變化時代里那些“變”與“不變。喬梁的作品既接地氣兒,又有深度。
同時,喬梁不拘泥于只拍某類題材的作品,警匪片、青春片、家庭倫理片他都拍過;他拍商業片,也拍文藝片。他對自己的定位是“職業導演”,用他的話說,“我不太被這些概念捆住,我希望自己拍的東西是我想拍的,不管它是藝術片,還是商業片,就看有什么樣的機會。其實每個人都是可以多面的。”
從中文系到影視行業的雙重滋養,兼具教授和導演的雙重身份,使得喬梁既有作為實力導演的獨特思考與創作表達,也傳承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優良創作傳統。他延續了其老師謝飛、鄭洞天等北電名導的創作精髓,將理論教學和自己的拍片實踐相結合,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老閨蜜》熱播背后的導演解讀
“只有認真過好每一天,才能完成人生最壯美的交響曲。”喬梁這樣介紹《老閨蜜》的主題立意。在他看來,在全球老齡化的背景下,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的問題。問題是我們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老去、面對疾病和死亡。他希望《老閨蜜》中這五個老人能成為榜樣,“讓我們不再懼怕衰老、疾病和死亡,讓我們的生活和她們一樣精彩紛呈。”
(喬梁與著名演員何賽飛在電影《追月》拍攝現場)
最近,由喬梁導演,何賽飛主演,以越劇為主要元素的電影《追月》已殺青,目前正在后期制作中。在這部戲曲題材的電影中,喬梁導演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創新和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永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