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珍、田美都、金智賢主演的都市劇《三十九》,開播后熱度和收視都不錯。
孫藝珍的笑容還是這么美麗!
不過,劇集播了六集,口碑不一,論壇上的討論度也未達預期。
很多觀眾表示,這么多年過來,孫藝珍還是很討喜,她與田美都的幾場對手戲也非常感人,但可惜,全劇不夠精彩和抓人。截至發文時,《三十九》在豆瓣上也只拿到6.5的成績。
既然演員表現不錯,那么劇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下面就來淺談一二。
1.內容不夠點題
美昭、燦榮、珠熙是中學時期的好閨蜜,直到臨近四十歲,她們的友情依然堅固如初。而《三十九》正如劇名所示,圍繞她們的39歲生活展開。
不過問題也出現在這里:她們身上,沒有體現出這個年齡的特殊性,或者說體現得很有限。
雖然臺詞中多次提到年齡數字,但她們的生活,與25歲女性、35歲女性的生活,沒有多大區別。仍然是差不多的辦公室,差不多的套裝與高跟鞋,差不多的戀愛煩惱。除了健康主題符合立意,其他方面很模板化,不夠切題。
2.沉重話題與觀眾需求之間的錯位
全劇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燦榮的遭遇。
她的人生充滿了不走運。擁有演員夢,卻錯失機會;愛上一個人,卻成為暗處的角色;糾結多年后,患上重病。
田美都的演技非常厲害,自然有力,氣質也很特別,正如在《機智的醫生生活》中那樣,自帶清爽的帥氣。這次,即使角色設定存在爭議,觀眾仍然忍不住為燦榮扼腕嘆息。
但是,不得不承認,沉重主題與觀眾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錯位。
當觀眾帶著一整天的疲憊回家,打開電視或電腦,他們未必想看悲傷至此的情節。他們需要休息和治愈。舉例來說,同時段的另一部韓劇《社內戀愛》熱度很高,許多豆瓣短評就表達了類似感受,“看了心情好很多”。奔忙的現實生活中,人們需要小甜劇,正如需要一種無害的安慰劑。
也許正因如此,《三十九》遇到了尷尬。它探討深沉主題的心意是真的,觀眾想要安慰劑的需求也是真的。我不認為有哪一方應該被批評,但這種尷尬是切實存在的。
3.沒有足夠的信息增量
《三十九》里,三位女主分別是皮膚科院長、演技老師、百貨公司導購,但關于她們的職業,劇中沒有詳細和深入的描繪。
某種程度上,這導致了《三十九》的布景非常同質化,主人公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吃飯,三三兩兩坐在桌前聊天,不斷循環。
感情線也略單薄了。男主演技過關,但這個角色被編劇過度“利用”,像是用來提供愛心的工具人,反倒是手握渣男劇本的男二,逐漸展示出多面性,通過輕微的反轉,超越了臉譜化的形象。
再就是,僅從人物多元化的角度來看,三位女主全都單身未婚,境遇稍顯重復了。
關于上述幾點,國產劇《愛很美味》就做得很好。
同樣是三女主結構+輕熟女設定,她們分別處于“果斷離婚并重啟事業”、“身處職場高位但遇到感情危機”、“想轉變職業并開始一段新戀愛”的情境,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和驚喜。這種錯落不一的狀態,使劇集有豐富的落腳點,也有更大的討論空間。
但《三十九》沒有做出這樣的立體感。它的設定過于簡單,情節推進緩慢,精彩段落基本落在了美昭和燦榮的對手戲上。主創花了很多筆墨塑造兩人的友誼,演員也撐住了情感的重量,非常動人。這是我作為觀眾,想繼續追劇的原因。只是很擔心姐姐們的高光時刻,會被劇中的冗余信息拖累。
歸根結底,還是劇本問題。
平時,觀眾和演員都喜歡念叨劇本,而這次,《三十九》成了體現劇本重要性的絕佳范例。
擴大些看,從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春,已有好幾部韓劇,在資深演員的加持下,仍然沒拿到好分數。這些劇也是遇到了故事不精彩的問題。
只希望未來,不論哪個影視圈,都能更重視劇本,重視故事的創作者。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