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香港第一家電視臺誕生,當時還叫“麗的映聲”;1982年,麗的正式改名為“亞洲電視”;2016年4月1日,當時鐘劃過12點,亞視所有頻道停止在香港的廣播。2017年12月, “新亞視”啟動,宣布正式“復活”。
“亞視”幾經沉浮,制作了《天蠶變》、《大地恩情》、《大俠霍元甲》等大量膾炙人口的劇集。然而,最讓人難忘的,還是她的“兩個約會”:《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以及《我和僵尸有個約會》。
今天,先來說一說,麗花皇宮飛出來的“四只蝴蝶”,四個女孩兒的“約會”……
01好演員是好劇的靈魂
1992-1997,是亞視和無線“大戰”最激烈的年份。舞臺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大火后,亞視看準時機,買下版權打算改拍成電視劇。找誰來演,成了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今看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每個演員都恰如其分,可當初選擇這些演員的時候,亞視卻懷著“冒險精神”。
商天娥年輕的時候演過阿珂和陳圓圓,講真,她的顏值并不高,氣質偏干練,這兩個角色并不是很適合她,反而一襲紅西裝,短發利落的洪蓮茜更符合她的人設。
萬綺雯當時已經是亞視的當家花旦,她以往演繹的都是嬌俏可人的角色,而藍鳳萍是個命途多舛的苦情女,會不會沖擊萬綺雯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是未知數。
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外形溫柔艷麗、有著大家閨秀氣質的蔡曉儀,金露露這個性格活潑、甚至有點“中二”的人物,該怎么演繹對她來說是一個挑戰。
而最難的還是“女一號”姚小蝶。
不同時期的姚小蝶
姚小蝶是整部劇是核心人物,也是線索人物,這個角色從16歲演到40多歲,既要有少女的嬌俏,成熟后的風情萬種,還得能演繹出功成名就后的大氣從容。這對女演員的顏值和演技都是一種考驗。
正值“搶人”大戰中的亞視,將目光對準了剛從美國留學歸來不久,在TVB待遇大不如前的鄧萃雯。
鄧萃雯年輕時靈氣逼人,靈動中帶了一點點傲嬌,有“翁美玲接班人”之稱。她一出道就受無線力捧,第一部戲就是女一號,之后好戲一部接一部,搭檔的都是萬梓良、梁朝偉、黃日華等重量級演員。
年輕的鄧萃雯
可惜,無線以苛刻出名。多年后,鄧萃雯接受采訪時說:“那個時候我很紅,但是,也很窮。”于是,想另覓出路的鄧萃雯在合約到期后選擇去紐約進修,學習室內設計。然而,現實給了她不少打擊,經濟實力不足的她,不得不在畢業前一年回香港繼續演戲。可是,香港娛樂行業的更新換代速度不可能靜等著她回歸,回到TVB后,她不再是絕對女一,處在不尷不尬的二三線境地。
亞視則看準時機額,在這個時候拋出橄欖枝,高薪挖角,為了讓她演出“姚小蝶”一角,甚至讓自己的“親閨女”萬綺雯和蔡曉儀給她做配。幸好,鄧萃雯沒有辜負亞視的期望,已年近三十的她,演起16歲的少女來,依然清新靈動,形容、妝發、一顰一笑完全沒有硬凹的感覺。40歲的姚小蝶穿著香奈兒的套裝,干練中透著優雅,內心執著而眼神依舊溫柔。
不得不說,亞視的眼光奇準,四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兒在她們四個的演繹下活靈活現,毫無違和感;再加上有“翻版劉德華”之稱,外形俊朗、氣質瀟灑的江華演繹男主沈家豪,一部好劇成功了一半。
02女人總是帶著親情的影子尋找愛情
可能你會說,這是一部愛情劇、友情劇,講的是愛情中的悲歡離合,感嘆的是四女主的姐妹情深。親情,在劇中的成分并不多。
其實,并不然。縱觀全劇,你會發現,女人總是帶著親情的影子尋找愛情,又在愛情中加速成長。
姚小蝶,從小失去母親,好在家人對她百般疼愛,她看著像“溫室里的花朵”被呵護得很好,但仙姨和父親的關系,仙姨在家里的地位,她一直看在眼里,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她的愛情觀。她問沈家豪:我這人一是一、二是二,你到底喜不喜歡我?這樣直來直去并不是姚小蝶的一貫作風,只是在面對感情上,她不想像父親和仙姨一樣,曖昧不清,不愿走仙姨的老路,無名無分。她千方百計想得到的只是沈家豪一個承認。
可惜沈家豪是一個“悶騷”的男人,他從小在O’CAMPEL的嚴厲教育下長大,作為“首席大弟子”的他,從小被灌輸要出人頭地,不能被看不起的理念。他努力、踏實、有才華,但是,也有如O’CAMPEL般的傲氣。師傅的經歷和教誨或多或少影響著他,讓他不敢輕易涉足愛情,對他來說,可能責任比愛情更重要。因為對師傅的責任,他必須把事業放在第一位,先有事業后有愛情;因為對另一個女人的責任,他必須堅守和陪伴。這些“責任”造成了他和小蝶的愛情悲劇。
姚小蝶說:“沈家豪,你對每個人都那么偉大,為什么唯獨對我殘忍,我姚小蝶在你沈家豪心目中究竟算是什么?”
藍鳳萍的母親是別人的小妾,她從小受盡大媽欺負,在隱忍中長大,父親又是個病秧子,沒有能力保護他們母女。所以,藍鳳萍追求的只是一個一心一意對自己好的男人,她要的其實是一份安全感。父親離世,被大媽趕出家門的時候,Donny出現了,那時的鳳萍覺得Donny是一個愛自己又能保護自己的男人。
從此,便認定了他,認定了之后,她就和她母親一樣,死心塌地、無怨無悔地付出。即便后來出現了條件更好的王家聲,即便后來知道了Donny的種種劣跡,她還是選擇的認命。她說:“這也許就是我的命,就當我上輩子欠他!”這讓多少觀眾扼腕嘆息!
蓮茜的命運比鳳萍好不了多少,孤兒院長大的她,同樣受盡欺凌,可她顯然比鳳萍更有主見,因為她是孤兒院里的“大姐姐”,她從小習慣了保護比她更小的妹妹們,她英語水平出眾,深受神父喜愛,遇到禍事還能借神父和英語水平保護自己。所以,她更獨立,更懂得一切要靠自己,這也造就她過度自我保護的性格,不習慣別人的示好,對小蝶的友情、John的愛情,她一開始都保持著刻意回避的態度。
洪蓮茜性格要強,事業、愛情,她都不想落人后,可偏偏命運弄人,明明才華橫溢、歌藝出眾,但就是不討喜;和John的愛情也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婚禮在即,卻罹患肝癌,在落日的余暉中死去……
說起來,金露露的成長環境也不好,單親家庭的孩子,四歲開始登臺賺錢,但是,她有一個好母親。這個母親看起來市儈小氣和女兒斤斤計較,實則是處處為女兒打算,她計較來的錢不過是想替女兒存嫁妝。她們母女的相處方式,是相當超前的,她們不僅是母女,更像是姐妹、朋友,無壓力也更歡樂。
所以金露露的性格是大大咧咧的,完全沒有單親家庭孩子的那種自卑,她看起來永遠快快樂樂,若說有什么煩惱,就是缺點錢,得為生計奔波。她又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為了朋友可以不計成本、付出一切。這樣的她和從小規行矩步、毫無主見又家底豐厚的陸達生才正好相配,真可謂天生一對。
03真正的友情是既能共苦,也能同甘
四個女孩兒,各有各的背景和故事,各有各的無奈和煩惱,所幸,她們還有最珍貴的友誼,有相互支撐的勇氣,攜手共進退的動力。
年輕的女孩兒,年齡相仿、志趣相投、三觀相近很容易走在一起。她們一起逛街、一起玩鬧、一起懟婉碧、一起打24圈麻將。
而“姐妹情”當然不止于此,真正的友情不僅是有福同享更是有難同當。鳳萍被大媽趕出家門,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著排憂解難;小蝶遇到感情問題,姐妹團出謀劃策幫她試探沈家豪的心意;露露的母親因為馬票搞得精神失常,姐妹們忙里忙外、挖空心思幫她找馬票;蓮茜雖是“大姐大”的習氣,但John出事的時候,有露露的關心和小蝶的默默陪伴。
曾經網上有一個很熱門的命題,關于朋友,大意是:我們是朋友,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要比我好。讓網友直呼現實,很多網友跟帖,闡述了自己的經歷,甚至一些暗搓搓的小心思。可正是因為這些“現實”才讓我們更感動于《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中的閨蜜情。
說起來,這四個姑娘存在嚴重的競爭關系,這種競爭關系從一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小蝶、鳳萍、蓮茜是同一屆的“選秀女”。
本來應該是競爭關系的小蝶看到寒酸的鳳萍會主動讓出自己的披肩、耳環,幫她打扮一新;洪蓮茜雖然傲嬌,大姐氣十足,但聽完小蝶唱歌也會由衷地贊嘆:這死丫頭唱得還真不錯。而小蝶進麗花皇宮的登臺服、高跟鞋都是露露不顧母親的反對送給小蝶的。小蝶第一次代替白浪唱科騷,也多虧了鳳萍和蓮茜的妙手推動,從此一炮而紅。
姚小蝶紅了,姐妹們都替她開心,蓮茜生性要強,自覺懷才不遇的她雖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更多的是清醒,“花無百日紅”這種話,若不是真閨蜜是絕不會在你當紅的時候在你耳邊善意提醒的。而小蝶也能在蓮茜最失意的時候,幫她牽線搭橋,陪她訓練歌舞,給他去拉斯維加斯發展的機會。
《中國合伙人》里有一句最讓觀眾傷感的臺詞:“不要和最好的朋友一起開公司。”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友情很容易被利益、價值取向、競爭關系沖淡,原本在一條路上的朋友,也會因為行進步伐的不同漸行漸遠,甚至反目成仇。
而在《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中,我們看到的卻始終是同甘共苦、不離不棄的姐妹情。鳳萍遠赴越南,Donny終于改過自新,當小蝶讀著鳳萍的信,當四姐妹重聚在鳳萍婚禮現場的幻景出現時,不知又使多少人淚如雨下。只可惜,幻景永遠只是幻景……
04情懷是內心深處的柔軟
其實,《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應該算是一部歌舞劇,故事背景是1970年代的香港,四位女主的身份也是歌星,自然,“歌”是這部劇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亞視在打造這部劇時,盡量還原了時代背景,選的曲目也是那些年的經典曲目,而每個人唱的歌又正好契合了人物特點和她們的故事。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wma
4:11
來自鹽談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姚小蝶的首秀歌曲——《十八姑娘一朵花》:“十八的姑娘一朵花、一朵花,眉毛彎彎眼睛大、眼睛大……”說的不就是姚小蝶自己。初入麗花皇宮,姚小蝶唱著《玫瑰玫瑰我愛你》,十八姑娘逐漸長成一朵嬌美的玫瑰花,艷麗又帶著一點嫩刺。
和沈家豪之間懵懵懂懂的情愫鋪開后,姚小蝶最常唱的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和《你你你為了愛情》。沈家豪遠赴美國,留下一曲《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夜闌人靜處響起了一曲悠悠薩克斯風……”,等待的三年中,姚小蝶靠著回憶柔柔的薩克斯風緬懷,也期待著和沈家豪在春天的那個約會。
可惜,這一等就是二十年。這二十年間,沈家豪只寫了一首歌——《離春天那么遠》:“時日讓你我分開了再不相見,我怎能和你再戀……已經失去了預算 一轉眼又十年,曾說過明年春天,重逢就在眼前卻是離春天多么遠。”像極了他們之間的故事。
鳳萍的主題曲永遠是那首《不了情》,這首歌的歌詞道盡了鳳萍的一生:“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的錯、忘不了你的好……它重復你的叮嚀,一聲聲,忘了、忘了,它低訴我的衷曲,一聲聲,難了、難了……”鳳萍的一生是糾結的一生,她對Donny的感情就像宿命,Donny是愛她的,可惜這個愛人沒她想象的那么好,可那又怎樣呢,付出的感情忘不了,你的錯和好都忘不了,偶爾幸福、時常心傷,也只能認命。
擅長英文歌的洪蓮茜,最喜歡唱《As time gose by》這首歌既應和了70年代越戰的背景,也和John的海軍身份相印證,同時也符合蓮茜的氣質,如時光流逝,每個人都會經歷感情,感情也就是這么回事。和Jonh相遇又分離總是響起《Smoke gets in your eyes》的旋律,當你心底燃起愛情的火焰,眼里就會彌漫愛的灰燼。
金露露是她們四個中最沒曲折和故事的人,所以沒什么代表作,這就跟她的性格一樣,和誰都合得來,唱什么歌都行。
一部好劇要的不僅僅是“主角光環”,連配角都有恨有淚、有血有肉。
我們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記住的也不僅僅是這四只展翅的蝴蝶,還有唱著《給我一個吻》卻真愛難得的婉碧,以及那個前期如鉆石般閃耀,最后卻只能感嘆:“時光一去不復回,往事只能回味”的白浪哥。
結束語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播出后,幾位主創都一度走紅,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一路坦途:蔡曉儀沒過幾年就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有傳是被下降頭,未知),從當家花旦走向退隱;商天娥重回TVB,扮演各種不痛不癢的配角,不溫不火多年;鄧萃雯和江華因戲生情,可惜江華選擇和老婆聯手捍衛家庭,還沒有成為“如妃”的鄧萃雯被打入冷宮多年,愛情事業雙失,令人唏噓。
2017年,萬綺雯和楊怡、黎燕姍、呂頌賢等人重演舞臺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可惜反響平平。
一部好劇之所以經典,需要的是演員貼合角色,劇情觸動人心,甚至道服、妝發、音樂都恰到好處。然而,更需要有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大環境,這樣才能引發最大程度的共鳴。
經典,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也無謂復制,情懷這東西,有時就像那一闕幽幽的saxophone,適合默默懷念……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