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部由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嗎?在影片中,少男少女們孤獨地面對著痛苦和壓力。
高考前夕,一場校園霸凌事件讓他們的命運被改寫:施暴者被失手推下樓梯而殞命;受虐的人卻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前段時間,在網上尋親成功的劉學州,卻被親生父母和網絡噴子推到絕境。直到劉學州因抑郁自殺身亡,在三亞完成遺體火化,其父母始終都沒有露過面。
還有早前,戒網學校管教致死的少年和被母親扇巴掌跳樓的少年,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停止,不禁讓人唏噓。
這些殘酷的案例擺在無數家庭和社會的面前,孩子們的叛逆心,自尊心,玻璃心碎了一地。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他們才不至于讓自己走入絕境。
01叛逆少年該何去何從
在《麥田里的守望者》一書中,主人公霍爾頓正是一個十五歲的叛逆少年。
霍爾頓略帶輕微的精神分裂,他的形象總讓人想起小李子那種酷酷的、壞壞的和放蕩不羈的模樣。他讓我們不經意看到自己逝去青春的影子:那種還未形成的審美、尚未健全的價值觀念,以及理性世界的一片混亂。
內心已兵荒馬亂,到處游蕩的他,仍然心系中央公園已經結冰的湖里,那些鴨子的去向。他不停地追問,卻無人關心,也沒有人愿意給出答案。
如同《小王子》中,飛行員畫下蛇吞大象的畫給周圍的大人們看時,無人能懂,也不屑于懂。成人的世界里太現實,他們空虛、盲目,愚妄,甚至死板教條,或者說他們更看重的是金錢而不是生命的意義。
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這個不羈少年做了無數荒唐又可笑的事。可是,這不就是青春的模樣嗎?懵懂又似懂非懂,勇敢卻又懦弱無力。
02為愛選擇回歸,想念生命里的每一個人
經歷種種荒唐之后,霍爾頓決定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離開紐約,去鄉野做個又聾又啞的人過一種隱居生活,走之前和妹妹菲比約在藝術館門口道別。
誰知妹妹卻拖著行李箱來了,執意要跟隨哥哥浪跡天涯。百般勸說無果,霍爾頓只好帶著生悶氣的妹妹去動物園,游樂場散散心。當菲比看到心愛的旋轉木馬時,就和哥哥霍爾頓和好了。
這時,突然下起了雨,霍爾頓坐在對面的長椅上守著妹妹。那一路傾瀉而下的雨水把他的身體澆得濕透了,也把他的心靈頓時沖刷得清爽透明。他看著心愛的妹妹在旋轉木馬上轉了一圈又一圈,開心得想要大叫起來。
于是,他告訴自己回去吧,為什么不回去呢?此時的他,已經明白那些過去的錯誤不能挽回,沒有發生的事情還可以補救。
那場突如其來的雨,下得那么及時,那么酣暢淋漓,醍醐灌頂。霍爾頓醒悟了,開懷了,也終于獲得了面對人生的勇氣。
雖然在結尾,在醫院療愈的他仍然裝作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那些都是做給大人們看的。其實他偷偷想念生命里的每一個人,甚至是那個在小旅店里揍了他一頓的渾蛋莫里斯。
所以,永遠不要害怕我們途徑的那些黑暗時刻,它們不過是黎明到來之前的顏色。
我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舞臺上的匆匆過客,他們自導自演,卻又有意無意地為我們上演了一堂堂無比生動的課。
03活著就是希望,守護心中的那一畝田地
最終,霍爾頓決定留下來,那是因為他第一次感受到能陪在最愛的人身邊就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他也可以為了愛而謙卑地活下去。
如同書中安托利尼老師所說:為了某個理由謙卑地活著而不是壯烈地死去。
就像那些在中央公園里的鴨子,它們自由行走在冬去春來之間,或許會帶著寒冬留下的隱隱痛楚,但是它們會繼續前行,不問歸路。
《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本書中所描繪的麥田本來就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象征,一如梵高眼中和畫筆下豐收的金色麥田。
梵高《麥田》
畫中描述的景象如同李紳的詩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般。
你看,農人正忙著彎腰收割,而那麥穗像金色的海洋翻滾開來。
04麥田捕手
所以,等霍爾頓康復出院后,不會被動地坐在那里守著,望著,他將會去那片屬于他的麥田里捕捉美好和純真。
麥田里的霍爾頓彷佛一個動態形象,如同J.K.羅琳筆下的哈利波特,翻身騎上魔法掃帚飛速追尋那金色飛球,奮不顧身地去守護那些天真無邪,在田間自由自在追逐嬉戲的孩子。
因為捕獲應該是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和行動,一種樂觀的、一種要把握自己人生的信念。
愿我們心中的那片天地,永不荒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