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韓國曾經上映過一部名叫《隧道》的電影,片中河正宇扮演的男主,在路過一座隧道的時候,結果隧道發生了巨大的塌方,而《隧道》這一故事便是講述了河正宇是如何從坍塌的隧道逃生,當年也是一部口碑甚好的一部電影。
但讓人細思恐極的是,雖然《隧道》是一部電影,但在全世界范圍之內,這一類“豆腐渣工程”事件并不在少數,同樣是在韓國,曾經就有一起“豆腐渣工程”,一座大樓坍塌后埋葬了上千人,500多人失去了生命,成為了當年韓國最為悲痛的事件之一。
這件事情發生在1995年,當時亞洲各國都處于經濟發展中,韓國自然也不例外,當時能夠表明一個國家GDP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高樓大廈的數量,我們不妨可以留意一下世界上各種經濟發達的城市,比如上海,紐約,東京等城市,盡是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
在1987年,韓國首爾市的瑞草區,有著一個名叫三豐百貨店的大型百貨商場竣工了,在80年代,這兒每天的營業額達到了50萬美元,人口流量達到了4萬人次,即便是放在今天的大城市里,這也算得上是一個相當火熱的商場了。
但這一切,都在1995年6月29日下午,成為了韓國史上永遠的一場噩夢。
因為三豐百貨店的的設施出現問題,僅僅在20秒之內,這種繁華的商場就被夷為了平地,這起災難一共有著502人死亡,937人受傷,一共造成了2700億韓元的損失,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建筑倒塌事件最為嚴重的事故,沒有之一。
事后,韓國為了對這件事進行緬懷,還先后在《請回答1994》《秋天路》等經典電視劇出現了這起事件。
這件事對于韓國人們的心理陰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韓國方對這件事的處理是非常嚴肅的,先后有21個人被調查,最后確實發現了這三豐百貨店的裝修,有著很大的貓膩。
當時三豐的老板急著盈利,一個勁地擴張商鋪,放置物件,這就導致樓板沉重日益變得羸弱。
最為直接的原因就是,三豐百貨店的5樓安裝了3太大型冷氣機,重量直接達到了87公噸,一旦發生塌方,幾乎就是能夠直接砸穿到1樓,這其中的慘狀,定是讓人不敢細想。
這起事件的善后,讓韓國方對所有大型建筑的安全問題都得到了重視,一旦發生這種本不應該發生的災難,就是一個對安全問題的失職。
畢竟一旦發生這種安全事故,就足以是無數個家庭永遠的悲痛,損失上也是無法估量的存在。
其實不光是三豐百貨這些公共場所,我們自己住的房子,對于安全問題也是需要重視的,畢竟房子作為伴隨著自己一生的東西,也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對于安全問題,必然是不可懈怠的存在。
世界上每一份安全隱患都不可忽視,對于事故,我們不可有著亡羊補牢的心態,一定要有著未雨綢繆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