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DC旗下的頭號超級英雄IP再度重啟,請來了“暮光吸血鬼”羅伯特·帕丁森出演新一代蝙蝠俠,還有《猿星崛起3》導演馬特·里夫斯坐鎮,按道理會很精彩。沒想到去影院一看傻了,不僅不如諾蘭版三部曲,全程緩慢沉悶,太昏昏欲睡了。
市長、警察局長相繼被殺身亡,這次布魯斯·韋恩裝扮的蝙蝠俠更像一個“名偵探”,將懸疑、兇殺、推理等元素融進全片,尤其謎語人身陷牢籠,卻胸有成竹地變態言論,就如《沉默的羔羊》《七宗罪》靈魂附體,乍看很新穎,但故事問題大。
尤其穿插在偵探蝙蝠俠破解謎局過程,謎語人的謎語毫無新意,蝙蝠俠每次猜起來回答毫無難度,久而久之讓人視覺疲勞。奧斯卡級攝影導演格雷格·弗萊瑟追求“暗黑視聽”,全程黯淡無光,加上敘事節奏緩慢,越加讓人提不起興趣來看。
羅伯特·帕丁森飾演蝙蝠俠,沒有預期那樣風流倜儻,反而面容消瘦,蓬頭垢面,滿臉胡子茬,還帶著黑眼圈,陰郁到骨子里的冰冷樣子,倒是賦予蝙蝠俠一種文藝頹廢味道。但他基本都在耍酷,跟“貓女”一見鐘情,有勇有謀去偵破,也不給力。
蝙蝠俠先出現拳打腳踢教訓了街頭欺負人的小混混,然后每次跟警察去猜謎解題,發現市長、警察局長都在貪腐,還意外發現自己老爸也曾買兇殺人,自己管家也被炸彈包裹炸傷,他還救不了一個脖子上戴炸彈撞車進葬禮的壞人,真是太黑暗了。
如此一來,蝙蝠俠有復雜的內心糾結了,他身處人生陰影之中,時常盯著葬禮上的孤兒孩子,聯想起自己的童年傷痛。這位富二代超級英雄沒塑造成“高大全”,但這樣人性化寫法都是老生常談,根本不夠細膩和豐富。
前面一個多小時廢話連累,中間蝙蝠俠逃離警局,還與企鵝人的雨夜追車戲,黑與紅使得整個場景充滿肅殺氣息,兩輛車仿佛猛獸般追逐撕咬不死不休,各毀壞了不少車輛,蝙蝠車才撞飛企鵝人的車,逼他說出線索,還居然沒抓他?太離譜了!
企鵝人是逃逸撞車的毒販,這種重罪犯都不抓,莫非蝙蝠俠和警察都是法盲?猜謎人則在遠處狙擊了“貓女”親生壞老爸后,居然大搖大擺在咖啡廳閑逛被捕,他明顯有陰謀詭計。畢竟這類片看多了,誰都知道他不會那么輕松被解決。
果不其然,猜謎人身在神經病醫院,不停神經兮兮去耀武揚威瞎嘚瑟,另一邊他的同伴也蒙面去襲擊新任黑人女市長,還炸了八輛車,搞出海水襲擊城市,太壞了。看似完美的陰謀,女市長都大庭廣眾之下,蒙面歹徒居然狙擊殺不死,豈不廢物?
蝙蝠俠炸開房頂,從天而降,他在高空臺上,以一敵眾,“貓女”也在關鍵時候來救他,就收拾了眾多小嘍啰。面對洪水襲來,蝙蝠俠跳入水中,點燃火把,救一群兒童出來,受傷女市長高呼正能量,謎語人則在醫院遇見小丑,兩大壞人等下一集?
蝙蝠俠和貓女相遇后,有惺惺相惜、默契拉滿的愛情,女方勸男方一起遠走高飛,男方看到蝙蝠俠探照燈信號,為自己的正義事業留下,他們選擇兩輛摩托車分道揚鑣去浪漫煽情,一看就是山寨《速度7》結尾。
柯林·法瑞爾的“換臉”式演技帶來不小的驚喜,保羅·達諾飾演的謎語人癲狂又天真,但遠不如金·凱瑞版傳神。曾執導過《猩球崛起》系列的馬特·里夫斯過于走文藝內心路線,卻沒能拯救單薄乏味的劇本,而且敘述緩慢,影像灰暗,退步賊大。
從《哈利波特5》開始,華納大片突然走緩慢路線,他們和DC合作《蝙蝠俠大戰超人》全面崩潰后,雖然有《神奇女俠》《海王》這樣的驚艷力作,但諾蘭導演《信條》慘敗后,似乎更加迷茫,《新蝙蝠俠》所謂高口碑水分極大。
“嫩牛方”羅伯特·帕丁森曾在《記得我》《達利的情人》中的精彩表演極富激情,讓人刮目相看。可惜他在《新蝙蝠俠》里淪為“躲在套子里的人”,只能毆打一群弱爆了的反派,這樣在大IP里“大紅大紫”,讓人唏噓好萊塢的衰落!
這樣的沉悶拖沓的超級英雄大IP電影,不要說比不了諾蘭版《蝙蝠俠》三部曲,就算拿到90年代,跟阿諾施瓦辛格、喬治克魯尼版《蝙蝠俠》相比,也占不了任何優勢。
或許這個系列還將狂拍數集,不過目前來看,假如不調整創作方向,已經消失了《俠影之謎》《永遠的蝙蝠》那種驚艷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