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這部劇刻畫的每一個人物都極其真實,也觸動了很多觀眾的心。在這些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或他人的影子,通過這部劇,我們感受到了重新做人的艱辛。
劇中每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薩日娜母親李素華和丁勇岱父親周志剛充分滿足了觀眾對固執但有原則且愛孩子的父母的期望。他們更像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父母。
周秉義,周蓉和周秉昆講述了他們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有的人以祖輩為榮,考上最好的大學,有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甚至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但有些人,生活平凡,卻也因為內心純凈而名聲大噪。
三個孩子各有千秋。周秉義和周蓉為周家庭帶來榮耀,而周秉昆照顧父母的日常生活并陪伴他們。從孝順的角度來說,誰更好?馮化成曾經說過,養口養身和養心孝同等重要,但事實上,養口養身比養心更難。
沒有周秉昆和鄭娟,周一家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聚在一起。只有李素華癱瘓在床,她不會這么快醒來。周蓉和周秉義是同樣的人,他們的語言勝于行動。周蓉說他會從北京回來照顧他的母親,但是在她母親大病初愈后,她甚至沒有做到在她身邊。
看似完美的周秉義實際上更加善變。作為周家族的長子,周秉義自然對他的父親周志剛,寄予厚望,可能會偏愛他的女兒周蓉,但周志剛當然希望周秉義和他的妻子能夠傳宗接代,留在他身邊,照顧一個大家庭。
但周秉義不僅沒有實現父親的愿望,甚至還成了倒門婆的女婿。周秉義雖然沒有靠媳婦去郝冬梅家,但無論是在社會地位上,還是在他每天住在公公婆婆家的小房子里,他都和上門女婿沒什么區別。把周秉義的冬梅媽媽當親生母親一樣對待,好到冬梅受不了,周秉義卻一天都不和父母在一起。
雖然周秉義很優秀,但他不僅考上了北京大學,而且成為了人民的官員。在他當官期間,家人從沒有從他那里得到過任何優待,也沒有走后門的事情。從當官的角度來看,周秉義確實讓人選擇不出錯。即使作為女婿和丈夫,周秉義也是一個絕對完美的形象。
但是周秉義做得不夠好,不能成為一個兒子和兄弟。他沒有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他的父親周志剛,也生病了。也是周秉昆送他去醫院的。周秉義一直住在小洋樓,但他的父母仍然住在破舊的土坯房里。父母以他為榮,但他從未對這個家庭做出任何生活或物質上的改變。
從表面上看,周秉義是一個絕對的光偉正丈夫,他從不出軌或越軌。然而,在原著中,周秉義在國外吻了一個女人,冬梅找到了證據。周秉義的行為不是一時的激情犯下的錯誤,而是一種真正的誘惑,這表明他對冬梅沒有義務這也表明周秉義和冬梅的結合更像是一種剝削。他們以客人的身份互相尊重,卻明顯疏遠。
雖然在《人世間》原著的結局中,周秉義最后一句話戳中了人們的淚腺,字字珠璣
都是在為別人考慮,依然保持著絕對完美的形象,但我卻對他夸不出口。他提到周秉昆和鄭娟以及蔡曉光和周蓉的恩愛,并表示自己死后不必買墓地,哪怕是有人議論和攻擊也不要為他辯解,除此之外,還有讓冬梅改嫁。
不可否認,周秉義的確是一個做事周全的人,但是表面上說著不顧及別人的議論和攻擊,實際上他是最愛惜羽毛的人。從未給過自己家里人半點恩惠,而讓冬梅改嫁也并非是出于情義,更像是他維持自己好男人形象的方式,且從這一點上來看,他對冬梅并沒有多少情。
而他選擇不要墓地,想要埋在父母的墓室里,也是依然維持自己好兒子的良好形象。但實則這也是周秉義對父母的一種彌補。他生前可以有無數次機會陪伴在父母的身邊,也可以做真正孝順的好兒子,但他并非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只能在死后陪伴父母。既是他的愧對,也是他保全自己名聲的考量。
周秉義是一個不害怕孤獨的人,但他害怕自己的前程受到一絲一毫的影響,所以他一生謹慎,一生為別人著想,但實際是為自己著想,可他這一生也當真是涼薄到了極點。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