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這檔明星演技競技的綜藝經(jīng)歷了導師退出,演員自身話題和爭議之后,終于迎來了決賽場。觀眾對于冠軍花落誰家自然充滿了好奇,畢竟觀眾對這檔節(jié)目投入了關注,如果冠軍沒有符合大家心中的期待,必然會引起非議,那么最新一期《我就是演員》最后三場表演又能否讓觀眾滿意呢?
1、潘斌龍奪冠
其實對于潘斌龍奪冠這個結果,相信觀眾早就預料到了。畢竟在存活下來的幾位演員里,潘斌龍從第一場表演到?jīng)Q賽都沒有失過手,他的表演一直都很穩(wěn),也容易讓觀眾產(chǎn)生代入感。
在決賽場潘斌龍和王霏霏自己馬嘉祺表演《摩天大樓》,這個故事的故事結構和電影《羅生門》很像,同一個事件通過不同人物的視角講述加工,呈現(xiàn)出來的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意味著在不同人物的視角里,相對應的人物的性格面貌都會發(fā)生變化,也就是說,相同情景,演員需要根據(jù)不同的視角講述演繹出不同的性格特征,這很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底。
潘斌龍無疑是他們這一組表演得最好的。潘斌龍演出了他口中描繪的好父親形象,同時也演出了馬嘉祺視角里變態(tài),潑皮無奈的父親形象,角色的反差很大,但是被潘斌龍演繹得很好。
相比其他兩位演員,馬嘉祺在看到姐姐奄奄一息,神色過于冷靜平淡,緊張大叫時瞬間讓人出戲。
而王霏霏這個人物的變化并不大,不管是誰的描繪里她都是厭惡痛恨父親的,只不過有程度深淺的差別,她在劇情里本來是一個紐帶,是一個會讓人產(chǎn)生強烈共情的人物,但王霏霏實際的表演表達出來的情感還不足以支撐起這個人物。
2、姜潮情商高
李晟在《我就是演員》里的幾場表演也很穩(wěn)定,但她在節(jié)目里更像是主角的輔助,沒有特別好的劇本來襯托她,包括決賽都能明顯感覺出來,整個劇情是圍繞著包貝爾和姜潮展開的,李晟在里面的戲份其實并不多。她在里面分飾兩角也沒有讓人看到人物的閃光點,主要還是劇本有很大問題。
至于包貝爾表演的漸凍癥患者,一開始還以為他演的小兒麻痹癥。這個人物的痛苦比較外向化,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對人生的徹底絕望感并沒有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加上姜潮深沉又意味不明的表情以及李晟扮演的妻子和姜潮的女友,都過于分散觀眾注意力,讓劇情的思想性大大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姜潮的情商這么多很高,在他和許君聰表演《西游降魔》時面對評委的批判,姜潮就暴露出他高情商的屬性。
而決賽場,面對評委們把票都給了包貝爾和李晟,而他0票時,換作其他人可能當場就要落淚了,但姜潮卻能厚著臉皮笑著讓陸川給他一票,瞬間緩解了尷尬,也讓氣氛變得輕松起來,他雖然沒有取得什么名次,但是這一波操作應該會給他圈一波粉。
3、最精彩的表演
謝可寅,葉祖新和王自健這一組表演的《沙縣小吃》應該是這三場表演里最精彩的演出。它的精彩在于劇本的真實和樸實又帶著黑色幽默的情感表達以及三位演員自然生動的表演。
前面的劇情主要表現(xiàn)謝可寅飾演的餐館老板的情感世界,說些方言的她非常接地氣,罵人時情緒也非常到位。把一個在城市辛苦打拼,但愛人不愿意結婚的女孩叛逆又委屈憋悶的一面表現(xiàn)得非常好。
而葉祖新和王自健的對手戲里,葉祖新整體更加抓人一些,兩人全程沒有臺詞,但是眼神和細節(jié)的處理都很到位,讓人體會到底層小人物的掙扎,心酸以及不經(jīng)意散發(fā)的人性光芒。
葉祖新點了份蛋炒飯,由于他走錯了地方,導致他以為王自健吃著他點的蛋炒飯。一時間葉祖新眼神里閃過驚詫。兩人目光從驚訝到對峙再到互相分享一份蛋炒飯,包括王自健最后給葉祖新羊肉串吃,讓人感受到人性的溫暖。
總的來說這個故事雖然沒有大起大落的情感沖突,情感刻畫卻很抓人,體現(xiàn)出一個成熟的劇本和運作團隊以及演員之間絲絲入扣的細膩表演,成就了這一個小短片。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