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談論電影,好萊塢絕對是我們繞不開的一個詞。
過去,當我們談論好萊塢,時,我們會想到像《肖申克的救贖》 《教父》 《辛德勒名單》 《星際穿越》和《低俗小說》這樣的電影。但是當我們現在談論好萊塢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漫威,特效和政治正確性這兩個詞。
在過去,好萊塢充滿活力和包容性,整個電影業充滿浪漫和夢想。現在的好萊塢無精打采,心胸狹窄,框框越來越多。
最近兩年上映的電影都不如對方。《復聯4》之后,連超級英雄的“遮羞布”現在都被撕成碎片,不見了。最新的《蜘蛛俠3》,其票房至少有三分之二是被“三代同框”的感覺騙了。
好萊塢是什么時候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為什么好萊塢會變成這樣?
第一個問題,好萊塢什么時候變成這樣的?很難回答。
因為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如果硬要給一個時間點,其實好萊塢從201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可以從奧斯卡歷年的提名中看出。2022年奧斯卡提名的這些電影的平均分比2010年前至少低了一分。
至于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好萊塢會變成這樣?
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是政治正確過頭。
政治
正確每個國家都有,這一點大家深有體會。但是,作為電影來說,創作時保持政治正確是可以的,但不能以政治正確作為目的和創作方向。漫威電影《永恒族》就是一部以政治正確為目的,為了正確而正確拍出來的電影。《永恒族》為了所謂的政治正確,遭遇全球多個地方的抵制。
按照以往來說,抵制的人越多,電影的評分越高。但這部電影目前的豆瓣評分僅為5.8分,爛番茄指數也跌倒了60%以下。
其實不只是《永恒族》,現在好萊塢的大部分電影,都以“政治正確”為創作導向,最終犧牲掉電影的真實性和藝術性,變成東不成西不就得四不像作品。
第二個原因,創新能力下降。
創新,曾是好萊塢作為電影產業中心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在電影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地方,能和好萊塢比。包括電影黃金年代的香港,因為地域和政治的局限性,其創新能力也很有限。
但好萊塢幾乎沒有任何局限性,這些電影人,主要是編劇和導演,只要他們感想,就有可能拍出一部前所未有的電影。
但是現在的好萊塢,好像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創新能力。更多的電影人,他們好像更愿意做那些穩妥的項目,即使這些項目毫無亮點。換句話說,現在的好萊塢,那些大老板和制片人,他們挑電影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比如最新的《神秘海域》和《亞當計劃》這兩部電影,看電影時你每次都可以猜到下一個鏡頭是什么,下一場戲是什么,主角會有什么樣的反應。所以,這就是為什么這些電影那么大的投資,那么好的特效,卻讓觀眾覺得很沒意思。
第三個原因,疫情影響。
這個原因不用解釋太多,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只是好萊塢受影響,全球都受影響。國內這兩年也因為疫情影響,導致電影行業受損嚴重,大家可以看到,去年一整年,國內電影市場都有些無力。
另外,疫情除了給好萊塢電影,給北美電影市場造成直接的沖擊。因為疫情造成的經濟環境差,也給電影行業從側面帶來影響。再加上超級英雄電影的火爆,甚至有點劣幣驅逐良幣的意思。
對于以上三個原因,疫情早晚會過去。但很多電影人對于政治正確的執念,以及好萊塢整體創新能力的下降,這些都會越來越嚴重,所以好萊塢的衰落,已經無法避免。
這一點,從《永恒族》到《蜘蛛俠3:英雄無歸》,從《亞當計劃》到《神秘海域》大家都看得出來。不過,敢說不說,好萊塢的特效做的是真好,《神秘海域》投資大,錢也沒百花,雖然劇情很俗套,但是畫面真好看。
話說到這里,據說《新蝙蝠俠》拍得還不錯,目前口碑也挺好。
不知道算不算是回光返照。
可話說回來,即使《新蝙蝠俠》獲得成功,這也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