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棍子與花姐相知相愛
陳建斌對劇中角色感同身受
“爬墻變騎墻”一幕十分生動
董勇、陳建斌、郝平組成“三叉戟”
三叉戟,本是帶著三根刺頭的長柄兵器;在足球比賽中,前場三名隊員構(gòu)成的進攻核心也稱為“三叉戟”……如今,陳建斌、董勇、郝平則組成了屢破奇案的“三叉戟”探組。
A三個大叔,各有脾氣
三人曾因一宗舊案分道揚鑣,多年來全靠“老探長”夏春生調(diào)和關(guān)系。不料,夏春生在退休前一天執(zhí)行任務時被毒販刺殺。夏春生的死,讓“三叉戟”重新組隊,并重新適應新環(huán)境、學習新技能。“大背頭”擅長經(jīng)偵,年輕警察找不到的線索他也能找到,但回到家什么都得聽老婆的;“大棍子”擅長刑偵,線人多、業(yè)務能力一流,但脾氣拗,把領(lǐng)導都不放在眼里;“大噴子”擅長審訊,平時笑臉嘻嘻,會打馬虎眼、會噴人,但一進審訊室卻氣場全開。
“大背頭”離開一線五年,當重回一線的機會擺在他面前時,他和家人都面臨選擇。陳建斌說:“大背頭面臨的中年困境和選擇,讓我很有感觸。雖說屬于他們的時代過去了,但他們內(nèi)心不服,仍想跟命運抗爭、繼續(xù)奮戰(zhàn),我能感同身受。”陳建斌還用自己鐘愛的兩個作品來進一步說明這種感受:“我喜歡李宗盛《山丘》的那句詞:‘不自量力地還手,直至死方休。’大背頭的遭遇也像《老人與海》的那位老人:‘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三叉戟》的主線是講述大案的偵破過程,而多條副線則生動地還原了人民警察的生活細節(jié),并探討了有關(guān)這個行業(yè)的一些話題。比如,警察年紀大了,吸收新技術(shù)慢,就真的無用武之地了嗎?劇中的“三叉戟”雖然老了,但擁有豐富的經(jīng)驗,年輕警察三周都破不了的案,他們?nèi)炀推屏恕?/p>
在出演《三叉戟》之前,陳建斌、董勇、郝平的交集并不多。劇集開拍前,三人進行了劇本圍讀和角色討論,迅速建立了默契。陳建斌說:“我們?nèi)齻€人算是氣味相投,磨合階段很短,迅速就從不熟悉變成熟悉,以至于過分熟悉。”
關(guān)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