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已收官,不過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馮化成出家了,一開始覺得這樣的安排似乎太過于潦草,并未有任何交待,仔細想想倒也符合他的人設。
首先從馮化成的出生來講,已經沒有親人在世,這樣的人因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在缺乏關愛的同時也喪失了愛人的本能,跟人情的溫度,從劇中情節不難看出,他對于周蓉的家人以及女兒是非常生疏的,他沒有對親人共情的能力。這是他的生長環境與他的生活經歷導致他在情感上的淡漠與自私。
其次,他是個多情的才子,像周蓉這種單純的小女生,很容易被他用才子的浪漫與詩情吸引住,并堅定的認為這就是愛情,而且為了這種愛可以瘋狂到不顧家人的反對,不顧世俗的輿論,年少是輕狂的。為此她遠赴貴州山區,對馮化成充滿著崇拜之情,可謂是飛蛾撲火般。
周蓉和馮化成在貴州時期的日子,雖然生活過得很艱苦,但是兩個人不用面對人情世故,那個時候兩人也沒有孩子,且馮化成被牽涉成革命黨一派,在政治上已處于黑暗,不能有所作為,為求自保只能隱居山野,以山水為樂,每天都會用他那顆詩人般的心去對待周蓉,日日為她采野花,沒有花了便帶回來一把狗尾巴草,可以說把日子過成了詩,也算是一段桃花源似的蜜月期。
實際上,脫離于現實生活,沒有名利的困擾,也沒有人情世故的干擾,這樣的感情是不真實的。當周蓉和馮化成回到城市以后,一切的不適就開始在人前顯現,他們遇到了很多現實問題。因為房子小,馮化成和周蓉的女兒無法搬過來和他們一起生活,馮化成為了解決房子的問題去送禮,最后遭到了周蓉的蔑視。
此時的馮化成已經被名利所牽絆,開始變得虛榮,表里不一,而將一切看在眼里的周蓉對馮化成也從愛、崇拜逐漸變成了瞧不起,周蓉是一個活在自我世界的女人,就像蔡曉光對周蓉的評價,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高于物質追求,最后在周蓉這里受到嫌棄的馮化成,既然出軌了,婚姻關系就此破裂。
無論馮化成在法國經歷了什么,總之王紫與他的相識,只不過是替補著當初周蓉對他的崇拜,其實他從來缺的都不是愛,想要的也不是愛,而是自我的存在感,他習慣被人仰視的感覺,當周蓉對他的崇拜變成嫌棄后,他便開始把視線轉向了他的新崇拜者。也許對于一個不懂愛,不會愛的人來說,出家是最好的選擇,有些人就是天生不具備共情的能力。他只是以愛之名,讓自己帶著被人仰視的高大形象與光環,其實他的骨子里是自卑的。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