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德云社成立20周年慶典時,一眾大腕到北展捧場。圈中好友馮小剛夫婦、潘長江、宋丹丹、沈騰管虎梁靜夫婦等近百位圈中好友到場祝賀。
并且,在演出過程中,張國立,馮小剛,孟非,潘長江,馬東等都輪番上臺,和一眾德云社演員合作,說了相聲。
在和馮小剛合作的時候,正是馮小剛的電影《老炮兒》熱度正高的時候。郭德綱有一段經典的調侃:
大意是,“他寫了個劇本,名字叫《老癟犢子》。把劇本送到電影局的時候,電影局指定人,把劇本送回來。并且撕得稀碎稀碎的,一定要把撕碎的劇本,扔到郭德綱的臉上”。
“老癟犢子”是東北話,有點貶義的意思。形容男人年齡大了,還不務正業。
沒想到,郭德綱的一個段子,五年后,卻被當時也在場的潘長江,在現實生活復制了。就是這部網大《老潘的歸途》。
這部網大,講述的仍然是老掉牙,開始就能預測結果的故事。
老潘患癌癥了,在去世之前,他要回老家,完成自己三個未竟的心愿。
結果,老潘被一個開車的大四的女孩,把自己的腳壓傷了。老潘就要求女孩,陪著自己完成故鄉之旅。
而女孩因為要考研,和母親發生爭執。母親要她還上學的花費十萬元。女孩無意中,看到老潘的包中,有很多現金,決定答應老潘,伺機偷錢。
結果可能有兩個,一是老潘可能是被誤診,拿錯單子了。幸好,影片沒走這個俗套。二是女孩被老潘感動,跟老潘成為朋友了。老潘完成了心靈之旅。
只能是如此而已!
影片至少抄襲了兩個電影的創意和故事。
影片開局時,就以《老炮兒》中,所謂的一群老頭,為了朋友,似乎重出江湖,營救朋友作為開場。潘長江帶著一群老頭,開著機車,穿著夾克,看似威風地出場。
但實際上,只是他夢里的情景而已。但為什么一定要這樣開場呢?很明顯,跟制造噱頭,吸引眼球而已。
然后,潘長江旅行中,所謂要完成的三個愿望,這個情節又是跟《兩只老虎》中,葛優的行為,動機是一樣的。
即使看的第一個朋友,也是去懺悔“當初不借錢給朋友”的事情。而在《兩只老虎》中,飾演葛優朋友的是范偉。
在《老潘的歸途》中,人物換了,故事的結構,跟《兩只老虎》并沒有區別。并且,故事性比《兩只老虎》簡單得多。
除了潘長江,配角的演技還正常,只有潘長江還是小品的演技套路。
整部影片,無論是隨行的女孩,還是飾演潘長江老朋友的幾個演員,演技都沒問題。
即使是飾演年輕老潘的演員,外形和潘長江差距很大,也說得過去。因為作為一部網大,在回憶中的那點戲份,也無足輕重。
但唯獨是作為主角的潘長江自己,卻是老戲骨沒演技。因為潘長江在電影中,仍然只是他自己,那個春晚舞臺小品中的潘長江。
電影開始時,潘長江被女孩的車軋了腳。就是這一個痛苦的表情,潘長江一定要使用在二人轉中,非常常見的“對眼”表情,也就是俗稱的斗雞眼。
觀眾也一定會覺得很熟悉這種表情。沒錯,就是在《舉起手來》那個羅圈腿的日本鬼子的一貫表情。
等到潘長江在面對老友,或者回憶年輕時候的妻子時,有幾場哭戲,更是車禍現場。一句成語就可以形容潘老師的演技,就是“哭笑不得”。
如果是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一定是被章子怡直接叫停的那種演技。不過,這也怪不得潘長江,演了一輩子喜劇的潘老師,什么時候見他哭過呢?不會哭,才是正常的。
電影中,人物的設定根本不成立。結果就更不真實。
電影故事中,人物設定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這關系到人物的行為走向和情感走向。如果人物設定錯了,那整個的故事就錯了。
影片的女主角蒲萄,人物設定是個女大學生。因為畢業了,要考研究生,沒有聽從家里安排,而被母親追要從前的學費十萬元。所以,女主角才為了偷潘長江的十萬元,跟潘長江來了一場故鄉之旅行。
先不說女主角的母親,本來說的就是氣話,怎么會為了女兒考研究生的事,是否會跟女兒要這個十萬元?
單就說,一個二十一世紀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為了十萬元,就決定趕赴一場未知之旅呢?
難道女主不知道偷十萬元的話,至少五年以上的刑罰。跟著一個面貌猥瑣的老頭子,出去一起旅行,她就不怕老頭子是個老流氓嗎?
是誰給她的勇氣?是她的無知,愚蠢,還是編劇的腦子被門擠了,才想到這樣的人物設定呢?人設不成立的情況下,后面的故事不就是扯淡嘛!
作為老戲骨,潘長江的很多演藝行為,越來越不靠譜。
前段時間,潘長江剛剛出演了《武松血戰獅子樓》,在電影中,跟51歲的丁海峰,來了一把老年版《水滸》。
影片中的潘長江,除了個頭跟武大郎一樣,其他的都跟武大郎不像。狡黠的小眼神,鏗鏘有力的聲音。即使是被潘金蓮下了毒,也是聲若洪鐘,讓潘金蓮和西門慶瑟瑟發抖的那種響亮。
而在短視頻社交媒體上,潘長江老師也是活躍得有些過分。不但擅長跟網紅連麥,而且為了幫飾演潘金蓮的女演員拉粉絲,頻頻鞠躬不說,幾乎都差點跪下了。
真是可以說,老藝術家的節操碎盡。無論怎樣,作為在春晚舞臺活躍了三十年的老演員,年齡越大,越開始放飛自我。為了熱度,為了錢,拍什么影片不在乎,做什么出格的事,也無所謂,真是連最后的那點臉面,都已經摔地上了。
相反,像馮鞏這樣的老藝術家,即使在社交賬號上,也是認認真真地和賈玲,張小斐這些徒弟拍段子,沒有什么其他的花頭,都是類似于小品一樣的小段子,只不過是有一到兩個反轉的短小品而已。
馮鞏老師這樣的新媒體作風,才真正對得起老藝術家的身份。
潘長江老師這樣,爛劇演多了,在社交賬號上,用出位博關注,長此以往,真的是對不起自己三十年,在春晚上,獲得的觀眾緣了。
如果一直這樣的話,真成了郭德綱相聲劇本中的主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