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郭敬明在樂嘉主持的 《首席夜話》 中語出驚人。
對于他的身高,郭敬明突然興奮的回應道:
“誰不想身材勻稱,那么優秀,但是沒有一米八的人就不應該活著?”
聽了這話,在場的人都安靜了。
接著,郭敬明不依不饒道:
“你遠遠落后于我。其實我覺得這群人很可憐。你太高倩了,你在那里也不是一無是處。”
在話語的最后,郭敬明傲慢而傲慢的表情被狠狠擺在他的臉上。
但他好像不記得自己已經成為“抄襲天王”,受人指責。
作為一名作家和導演,他帶來了頂級流量,可走到今天前程盡毀的地步,只能怪自己太糊涂。
01.
1983年,郭敬明出生于自貢, 四川,母親在銀行工作,父親是國企員工。
這樣的家庭條件使郭敬明的童年很幸福。
但是上帝沒有讓他一直無憂無慮的活著。4歲時,敗血癥找上郭敬明,讓他痛苦不堪。
那時候醫學還不夠發達。為了治好病,郭敬明的父母帶著他四處尋找最好的治療方法。
也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使得郭敬明的身高長到一米五就戛然而止了。
四歲時,郭敬明被迫住在醫院里,每天由醫生治療。從那以后,他的心情變得陰郁。
于是在封閉的世界里,郭敬明愛上了閱讀,仿佛只有看書,咀嚼文字,才能讓他忘記痛苦。
回到校園后,同學們看到他個子不高,經常嘲笑郭敬明是“簡筆畫”。
因為沒有地方發泄他的情緒,郭敬明用語言表達了他的感受,并用筆尖寫下了他的悲傷。
好在那時老師對郭敬明上心,經常給予他在文學上的鼓勵。
你寫得越多,你的才華就越明顯。
初中二年級的時候,郭敬明喜歡看雜志,他也開始將自己寫的文章發表,不料那一篇 《孤獨》 ,居然得到十元稿費。
當時,郭敬明感到非常滿意,自己寫的東西被人接納被人喜歡,他想堅持寫下去。
除了完成作業,郭敬明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在寫文章,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全國中學生作文比賽中嶄露頭角。
即便是一心二用,可郭敬明的學習成績卻異常的理想,一直保持著年紀第一。
郭敬明考上富順縣,一所重點高中說高中三年特別重要,但郭敬明依然潛心寫作,給雜志和文學網站投稿,這也是郭敬明高中一直在做的事情。
02.
高二那年,郭敬明在新華書店學習新概念作文大賽作品集。當時,郭敬明在心里發誓,他的名字會被印在書里。
為了獲獎,郭敬明寫了7篇5000字的文章《投稿后,郭敬明進入了復賽。》
>于是他與母親來到繁華的上海進行最后的比拼,但從小縣城走到大都市,郭敬明即刻感受到上海對他不是很友善。
可郭敬明的內心,依舊希望自己能駐足在上海,從而證明外來者也是有才華有能力的。
決賽中,郭敬明的假如明天沒有太陽,榮獲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而后一年的比賽,郭敬明依然是一等獎。
名氣上來后,這個個子矮小的男生備受關注。
在兩個全國一等獎的光環下,郭敬明在高考時并沒有受到特別的待遇。
2002年那個炎熱的夏天,高考完的郭敬明拿到錄取通知書時不是很開心,因為與自己夢想的廈門大學擦肩而過。
即將面對的,是上海大學影視專業,可來到上海。
郭敬明并沒有感受到魔都的魅力,反而在幾年大學生活中,他過得很煎熬。
出身小縣城,學校里都是上海人,郭敬明從各個方面都感受到巨大的差別,老師上課講上海話,郭敬明一堂課下來云里霧里。
身邊的同學用的手機,更是一個禮拜換一部,各種自卑交雜在一起,郭敬明內心只有苦澀。
為了轉移自己的焦慮情緒,郭敬明又開始瘋狂寫作。
03.
2003年,郭敬明開始寫小說《幻城》,可思前想后,郭敬明將擬好的大綱丟棄。
好在父親看到及時開導郭敬明,使他繼續堅持了下來。
皇天不負有心人,《幻城》出版后,幾個月就發行了50萬冊,總的發行量更是超過100萬冊。
驚人的銷量讓郭敬明嘗到了成功的滋味,而郭敬明通過《幻城》拿到的收入,更是不菲。
不僅足以支付大學四年的學費,還有余錢供自己花銷。
什么都不如錢實在,有了賺錢的欲望,郭敬明火力加滿,開始了新的創作。
2003年5月,《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出版,2004年,《夢里花落知多少》問世,但此時的郭敬明,已經誤入歧途。
為了讓更多人盡快認可自己的才華,郭敬明走了身為作家最不光彩的一條路:抄襲。
接二連三的成就,郭敬明還是感覺不夠,甚至為了寫作,郭敬明毅然選擇退學。
為了發展事業,郭敬明干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島。
在屬于自己的地盤,郭敬明開始忘我的寫作,每天都是幾萬字。
只要寫的自己有一點不滿意,就全部重來,走火入魔的時候,郭敬明根本不需要睡覺,靠咖啡支撐精氣神。
果然,這種用生命寫作的方式,最終得到的結果也盡如人意。
2007年的悲傷逆流成河,周銷量超過百萬。
這個懂得對準學生群體的作家,用“青春傷痛文學”將年少的夢書寫的有模有樣。
那幾年,只要是郭敬明寫的書,銷售都出奇的好。
彼時的郭敬明,才24歲,站上作家富豪榜首位,算是年輕有為。
但名利雙收之時,有人祝福你,也有人看你跌落的笑話。
04.
很快,郭敬明被打臉的事情就來了,幾年前火爆的《夢里花落知多少》,被資深讀者看出書中內容與莊羽的作品《圈里圈外》雷同。
《圈里圈外》在2004年1月出版,而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則在《圈里圈外》出版之后發行。
但郭敬明抄襲的事情發酵后,本人打死不承認。
硬氣的態度讓粉絲也甚囂塵上,甚至一度輿論倒向莊羽。
指責莊羽看郭敬明火了,想來蹭熱度。
莊羽也不罷休,更是一紙訴狀,與郭敬明上法庭對決。
但莊羽也不知道,自己的訴訟之路是如此的艱辛。
其間的壓力與被圍攻,單槍匹馬的莊羽身心俱疲。
郭敬明是個很精明的人,他把莊羽《圈里圈外》的內容分成多個小細節,排兵布陣放在文章的各個角落。
盡管在大火的作家郭敬明面前,莊羽訴訟很難。
但她心里沒有鬼,自己是原創,就有底氣捍衛自己的個人財富。
終于到2006年,法院的結果出來了。
白紙黑字明確寫著,郭敬明所著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對莊羽的《圈里圈外》整體構成抄襲。
面對這樣的判定,郭敬明需要對莊羽賠償21萬經濟損失。
從那以后,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被停止銷售,而法院還判定郭敬明必須公開向莊羽道歉。
但處于下風的郭敬明,居然公然拒絕道歉。
在郭敬明看來,道歉是很丟臉的事情。
一旦道歉,之前自己被讀者認可的時刻,就蒙上了一層恥辱。
但事情在眾多議論聲中,逐漸消沉。
05.
而另一邊的郭敬明,已經在開始謀劃自己的洗白之路。
他投靠長江文藝出版社,認識了著名畫家黃永玉。
很快不知道從哪里傳出,黃永玉很欣賞郭敬明。
為了穩固自己的名氣,郭敬明將自己寫的《爵跡》,親手送到倪匡面前。
可倪匡對于郭敬明的文字,卻直呼看不明白。
但郭敬明的手段遠不止于此,要成為名正言順的作家,那就必須是作家協會的人。
很快,郭敬明遇到李楓,李楓在得知郭敬明時,對他無感。
甚至打心底不喜歡這個帶有抄襲頭銜的作家。
迫于名氣,李楓最終還是選擇妥協,把郭敬明攬到自己手下。
原本以為經歷莊羽的事情,郭敬明會從此銷聲匿跡,但他沒有。
反而活躍得更加頻繁,名氣更是比過從前。
2009年,郭敬明更是嗅到了新的商機,不少作者依靠賣版權風生水起。
但郭敬明想法不同,他反而什么都不賣,打算自己拍電影。
再者其在上海大學就讀的就是影視專業,若要真的實踐起來,不會太難。
郭敬明首部執導的電影是《小時代》,片中有楊冪,郭采潔,郭碧婷陳學冬等人。
影片播出后,不得不稱贊其是風格輕松舒服的青春片。
奢華的場景,加上造夢娛樂的功能,將一場場美夢續寫的讓人流連忘返。
第一部《小時代》播出票房不錯,郭敬明又追加了三部,最終四部《小時代》,讓郭敬明轉身從作家變為身價18億的票房導演。
電影的成功,讓郭敬明成為人上人,各種紅毯,活動,都看得到他的身影。
瞬間財富暴增的他開始為自己投資,他買下上海湯臣一品的豪宅,把曾經讓自己的自卑的地方征服。
緊接著郭敬明又買下靜安區的獨棟豪宅,配上名貴的裝修,豪車數輛。
甚至在拍攝小時代時,影片中的不少道具,都是郭敬明家中的藏品。
06.
可一開始就忘記初心的郭敬明,再次遭到了重創。
彼時的朱梓驍因為封面事件,被“朱肛裂”幾個詞影響,從此消失在了娛樂圈。
時間轉到2016年,動作冒險電影《爵跡》上線。
原本郭敬明想要依靠特效贏得觀眾的喜愛,最后《爵跡》被稱為爛片。
電影中的特效人物在跑和打戲的過程中,有明顯的不流暢。
爵跡沒有自己預期的票房,郭敬明內心受到打擊。
但好友陳學冬,一直站在郭敬明身邊,郭敬明也算是陳學冬的貴人,陳學冬十幾部影視劇基本都與郭敬明脫不了干系。
只是到了2017年,陳學冬與郭敬明的關系突然急轉直下,一度到了冰點。
那個曾將郭敬明簽到自己手下的李楓,竟然發出一篇文章。
看到李楓的描述,不由得讓人打寒顫,誰都想不到郭敬明竟然是這樣的人。
很快,陳學冬也跟著遭殃,一時間,朱梓驍也被人說道的不敢露面。
郭敬明想要反抗,可無奈法院駁回他的二次上訴,走投無路的郭敬明,只好忍受一切非議。
種種事情加在一起,郭敬明的作家身份,導演身份開始變色。
他的事業也一路滑坡,直到銷聲匿跡,在眾人的討伐聲中,郭敬明選擇了沉寂。
他退居幕后,沒有再出現。
但消失了兩年后,在《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出現了。
在節目中,郭敬明的一些言論讓他收獲了不少路人緣,其多次正義感滿滿的話語,被觀眾稱贊。
可郭敬明就是那么的讓人摸不著頭腦,不斷地指責黃奕,還將S卡給了小鮮肉。
因為這個舉動,郭敬明又在網絡上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直到2020年,趁著熱度的郭敬明上映了自己的電影《晴雅集》,影片播出后好評不斷。
誰知大家正看得火熱之時,影片卻突然被下架了。
禍不單行,想要東山再起的郭敬明又碰到影視行業整頓期,很不幸郭敬明與于正,成為被抵制的典型,兩個抄襲界的“黑白雙煞”,再次出名。
面對謾罵的口水,郭敬明已經無力再反抗。
他低下頭,發了一篇長文道歉。
文中首先講的,就是當年圈里圈外的抄襲事件,郭敬明首次承認抄襲,直言自己當初因為虛榮逃避道歉,是做錯了,在這里向莊羽道歉。
而另一邊的莊羽,終于等到了結果,她沒有選擇輕易放過郭敬明。
而是把郭敬明賠償的損失,用來成立反剽竊基金。
這明晃晃的反剽竊幾個字,再一次扎進郭敬明的內心,甚至往后的日子,郭敬明的內心都備受煎熬。
回看郭敬明的前半生,算是少有的逆襲人生。
郭敬明有才華,只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選擇了急功利近的方法。
把別人辛辛苦苦的原創進行再加工,大義凜然地冠上自己的名字,是非常不道德的。
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郭敬明或許從不曾想過。
曾經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打臉了。
君子雖愛財,但一定要取之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