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隨筆#
執導《失戀33天》的滕華濤,帶來了新劇《心居》,主演海清,童謠,張頌文和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公認的演技派海清,就不用說了,妥妥的質量保證。坦尼婭是晚輩。在過去的兩年里,她憑借《三十而已》和《大江大河》在85朵花中殺出重圍,《三十而已》也為她贏得了白玉蘭獎。
既然都是演技派,也不乏對表演的興趣。海清,扮演的馮曉琴,是一個外國媳婦,試圖融入上海,期間,她收到了不少冷眼。她的小姑子顧清俞(童瑤飾)是一個驕傲的上海女人,一絲不茍,干干凈凈。本來,我們都置身事外,直到顧磊意外去世,導火索才被點燃。
顧清俞打算幫助他的弟弟分析這個問題,但是馮曉琴無意中聽到了他的話,所以他一怒之下離家出走了。顧磊在挽留兒媳的過程中不慎摔下樓梯,被送往醫院搶救無效。
一個失去了丈夫,一個失去了哥哥,兩個人都悲痛欲絕。那一刻,爭吵一觸即發。這場與海清和童謠的爭吵非常精彩,沒有哭得昏天暗地,也沒有惡語相向,幾句話就將難過、無奈與悔恨的心情盡數呈現,毫不夸張地將其形容為教科書式的表演。不過,對于這部劇,網友們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各有特色,也有人認為童謠錯過了海清的戲。雖然海清和童謠都是實力演員,但他們的表演方式和風格卻截然不同。
作為國民媳婦專家,海清演的多是家庭倫理劇。13年前的 《蝸居》 使她名聲大噪,這部劇也是由滕華濤,執導,張嘉益,文章主演,李念海清飾演不切實際、心比天高的海萍市,她知道姐姐海藻做第三者是不道德的,但她只在乎宋思明給的眼前利益,對海藻的行為無動于衷。
0103 010 海清改頭換面,扮演善良孝順的毛豆豆。她是地道的城里媳婦,回味無與倫比?;楹?,但她生性樂觀,在和婆婆斗智斗勇中逐漸磨礪出智慧勤儉持家,雖然面對兩個難纏的婆婆,但她不僅協調了兩個婆婆的關系,還饒有興趣地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庭。
到了《媳婦的美好年代》,《小別離》,海清變身“虎媽”,想盡辦法提高孩子的成績,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為孩子前途發愁的家長們
演了那么多國民媳婦,這次海清在《小歡喜》里演馮曉琴,更像是得心應手,比之前的角色更有一點爆發力。
童謠是另一條路線,身為85花,童謠入圈不算晚,卻遲遲和紅無緣《心居》 高晞月讓觀眾記住了她的名字。然而《如懿傳》才是她真正出彩的作品。
她扮演在公司有話語權的顧佳和精明能干,不僅能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能充當老公的事業顧問,
對于能做家務、老公打扮和孩子教育的,能為公司擴大人脈的,可以用“硬”
核太太”來形容。童謠的確演出了精英媽媽的氣質,這個角色是她演員履歷上不可忽略的一筆。
不過這同樣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恰恰是因為顧佳太出彩,這就導致童謠后面演什么都自帶顧佳的影子,《大江大河》如此,《心居》就更不必多說。那股精英的干練氣場好像沉淀在演員本人的骨子里,之后的任何角色都無法剝離這種感覺。
好比《心居》里的這段爭吵戲,海清并沒有通過聲嘶力竭的方式展示馮曉琴喪夫的痛苦,而是由淺入深地呈現出人物的情緒。
從一開始的質問,到情緒逐漸失控,越說越憤怒,海清沒有落淚,但觀眾已經從她憤懣的眼神,抽搐的面孔感受到她對于顧清俞的敵意。無需多言,情緒就能力透屏幕。
而反觀童謠這邊,在聽到海清的質問的那一刻起,的確有片刻的錯愕,緊接著就是不知所措。和海清的激動相比,童謠則顯得分外冷靜。雖然能看出眼神和情感的變化,但歸根結底情緒仍然醞釀不足。這邊海清已經漸入佳境開始傳遞情緒了,童謠還是無比淡然的樣子,眼神不夠有戲,兩相對比就顯得呆若木雞。
不過這或許更符合顧清俞的定位:體面得體,時刻注重情緒管理,不讓自己失態。如果從這一角度來看,童謠的發揮在正常范疇內。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馮曉琴和顧清俞這對本就自帶階級差距的姑嫂了。況且雙方都是有個性的人,日后相處起來難免摩擦不斷。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