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伍迪·艾倫的《獨家新聞》,全程被這個喋喋不休,又愛表演蹩腳的魔術的希尼(伍迪·艾倫本人)所吸引。比起斯嘉麗·約翰遜飾演的和休·杰克曼談戀愛的女大學生桑德拉(成為女偵探的同時也智商“感人”,有點胸大無腦),我更看重的還是伍迪的慣有幽默,“百年不變”,啰啰嗦嗦,叨叨不停,卻別有一番風味。
在片中,他的頑固形象,猶如他的職業操守,比如,電影之外,他是一個有著固定標簽的導演——愛情、爵士樂、童年記憶和運氣(幸運值)都是他不厭其煩地展現給世人的精彩;電影里面,孤家寡人的“糟老頭”、害怕親子關系與家庭紐帶的他,依然躲不開他“宿命式的設定”——話多、愛炫、心善,哪怕去到死神身邊,也不改他的伍迪式幽默。能把自己拍死,還很開心的導演,估計就他一個,畢竟,靠這種三寸不爛之舌的精明橫行天下幾十年的導演,如今也就他一個。
雖然他一直強調,他焦慮不安的性格就像有氧運動一樣。他害怕成為累贅,成為家人的負擔,怕被罵“老年癡呆”,怕承受不應得的痛苦。可是,憑著他對桑德拉的印象——她是個好女孩,和對桑德拉的循環漸進式的關懷,他故步自封的思想就被打開,或許,正是因為桑德拉的傻氣,使他從擔心進而衍生出他對她的關愛,也或許是,因為案件的進一步發展,又有受害者出現,良心的不安和斯特勞博的一再出現,導致他對他人,對自己身邊的人還有自己在意的人,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他不想就此將線索終止,也不想就此打住,使得迷霧一直籠罩著這座美麗的城市(倫敦),使得無辜的女孩一再受到傷害和潛在的威脅。
老驥伏櫪,伍迪·艾倫扮演的希尼,沖破成規,最終在找到真相和拯救桑德拉的路上,魂歸西天,借由幽默風趣,留得笑談在人間。他的叨叨和魔術,也一并攜帶去陰間,愉悅其他亟待拯救的人。從本質上看,這種性格和斯特勞博也很是相似。
兇殺案和還魂,兩者之間其實給人的第一印象會帶有陰沉的氣息,不過在伍迪·艾倫的《獨家新聞》里面,這只是一種很表面的意象,他著重的點不在此,他想表達的點也不在此。鬼才勞模伍迪·艾倫,擁有“百寶箱”,現實中,總有各種各樣靈光閃現的鬼點子,他喜歡將它們寫下來,然后放在抽屜中,翻出來的時候,一組合,就是一出精彩絕倫的戲。
我們很有理由相信,《獨家新聞》依然是他眾多鬼點子拼湊起來的一個喜劇模板,有別于《愛在羅馬》里面,他想上臺表演沒有機會,只能找其他人替代自己上臺當一個歌唱家。今次的《獨家新聞》,他不僅上臺表演,還很奮力,或許,年紀是一方面的問題,或許,探討的角度稍有不同。但對于我來說,最后他都成了一個熱心腸的“爸爸”。
《獨家新聞》里面,桑德拉是他生前唯一一個“女兒”,也是他為她甘愿付出一切并犧牲的人;《愛在羅馬》里,海莉是他親生的女兒,也是他最愛的女兒,為了見證她的愛情,他才千里迢迢飛去羅馬。最后,交匯出來,就是父愛的魔力。
比起魔術,比起案件,比起各種不合現實成規又不可能的事情,穿插其中的幽默,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才是他看中的,各種意外,各種原因導致的聚散離合,一直都是他喜歡展現給觀眾的五彩拼盤。
雖然從成色看,《獨家新聞》不是他個人作品里面最好的一部,也不是最搞笑或最犀利的一部,甚至結構上還比不上同樣是斯嘉麗為女主的《賽末點》,即便有“狼叔”撐場,《獨家新聞》也不會是他作品集里最引人注目的佳作,但《獨家新聞》確實也有它的有優點,比如,“獨家”這兩個字,比如,“糟老頭”伍迪的演繹能力。
沒有了《西力傳》里面的年輕氣盛(變色龍),也沒有了《傻瓜大鬧科學城》的惡搞與荒誕(無厘頭),有點踏實又有點真誠的他,其實也很伍迪·艾倫。惡,不起來的人,是個帶殼的天使,只為制造歡樂,營營不休。
女兒呀
關鍵詞: 伍迪艾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