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最后幾天,中國電影公司誕生了一大驚喜和一大疑問
這個驚喜和疑問來自同一部電影,是《愛情神話》。
這部電影由徐崢制作并主演,導演是邵藝輝,編劇是。這是她的第一部電影。
因此,《愛情神話》在徐崢,就像 《誤殺》 之于陳思誠一樣,是一部支持新導演的作品,帶有明顯的徐崢風格。
它的驚喜之處在于,影片一上映,口碑就鋪天蓋地,《豆瓣》8.3分,成為年度最佳國產片。(《雄獅少年》因斜眼事件已從8.4降至8.3,仍有下跌空間)。
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部口碑佳作卻遭遇了票房滑鐵盧。
五天上映的《愛情神話》票房剛過8000萬,而同期上映的《誤殺2》票房已經超過7.6億。
中國影視圈演技派很多,但真正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很少。三個最強的演員是吳京、沈騰和徐崢。
其中,吳京號召力主要體現在主旋律電影上,《戰狼2》0101《長津湖》就是最好的證明;
沈騰的吸引力主要體現在在喜劇片,身上,而“包容”一詞的發明是他最大的肯定。
徐崢最全面,喜劇《流浪地球》,悲劇《泰囧》,主旋律《我不是藥神》。
總的來說,徐崢是演員, 中國第一個有票房號召力的人。
太奇怪了。
我們不是一直強調中國電影告別流量時代?好演員的春天來了嗎?
為什么《我和我的祖國》有這種票房靈丹妙藥,口碑夠硬,聚集了、李等一批好演員,票房卻做不好?
帶著好奇,小豬走進了電影院。看了2個小時,我的疑惑解開了。
01、
徐崢這次“冒犯”了觀眾,馬伊琍、倪虹潔、吳越等8個主演角色,每一個角色看完,都讓人血壓升高
rong>。比郭敬明《晴雅集》的路人緣都差。陳思誠早在去年的北京電影節上,他就預言道: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至少要具備以下兩個特質中的一個。
第一個特質是呈現強大的電影工業,那種沉浸式的體驗是普通流媒體無法取代的。
第二個特質是影片故事能反映社會現實,能讓觀眾產生共情,票房大賣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那種“情緒電影”。
我們把這兩個特質套在《愛情神話》上,答案就出來了。
《愛情神話》是一部都市愛情輕喜劇,談不上什么視覺特效,第一條肯定不滿足。
接著看,一個電影能讓觀眾產生共情,無非就是靠接地氣的人物和具有普世價值的情感。
《愛情神話》是一部滬語作為主要語言的方言電影,片中的人物上海話、普通話和英文夾雜著說,這一點已經讓它告別普通觀眾了。
而片中的人物呢,沒有一個是底層人物,全部都是中產階級,還都是大家很討厭的那一類。
徐崢扮演的畫家,上海土著、包租公、附庸風雅,油膩中年男。
馬伊琍扮演的廣告導演,嫁給了一個老外,生了孩子后被踹了,這就是網友們經常嘲諷的easy girl。
倪虹潔飾演的浪蕩婦人,有個不洋不中的名字叫格洛瑞亞,她嫁給了臺灣富商,兩人搞的是開放式婚姻;
周野芒飾演的老烏,表面是跨國公司的經理,可私底下卻喜歡吹噓自己玩過多少女人,是女權重拳出擊的對象;
黃明昊在片中演徐崢的兒子,濃妝艷抹,gay里gay氣;
吳越在片中飾演徐崢的前妻,出軌,逼兒子相親,為人強勢;
馬伊琍和徐崢在影片中的媽媽都是典型的老上海,勢利眼,張口閉口十三點,一個以貌取人,把打扮寒酸的客人當做修理工;一個斤斤計較,害怕兒子再婚房子被分走了,慫恿兒子改房產證的名字。
許多人一看到這些角色的人設,血壓已經上來了。
賣座的“情緒電影”基本都是用故事提煉出一個熾烈的情感點來觸動觀眾,可是《愛情神話》呢,人物眾多,事情駁雜,到了結尾好像還是一團亂麻,沒有提煉出一個動人的點。
我算是看明白了,《愛情神話》壓根兒就不是商業片而是文藝片,它對觀眾的態度不是討好,而是冒犯。
這種冒犯激怒了普通觀眾,在文青小資遍布的豆瓣上,《愛情神話》的文藝腔調很受歡迎,可是在更能反映路人口碑的貓眼和淘票票上,它的評分分別是8.5和8.7分,郭敬明去年的《晴雅集》貓眼評分都有9.2分,可見它的路人緣有多差了。
02、
“帶著污點野蠻生長”,徐崢已在陳思誠之外的另條一路上,越走越遠
許多人不理解了,徐崢是傻了嗎?他明知道如何討好觀眾,如何收割票房,卻自廢武功,用一種擰巴的狀態和喜歡他的觀眾們背道而馳!
徐崢和陳思誠的成名之路差不多。
兩人都是演而優則導,都娶了圈內漂亮老婆,連成名作的拍攝方式也都差不多。
徐崢是把《人在囧途》的IP搶過來,打造了自己的“囧系列”,之后憑借《泰囧》成為影史票房冠軍。
陳思誠也不遑多讓,他的《唐人街探案》就是縫合的產物,他找來一批編劇,打著頭腦風暴的名義盜走好的創意,再換一批編劇把這些創意縫合成故事,洗了一遍又一遍后,《唐人街探案》就被洗成了陳思誠的原創作品,之后開啟了所謂的“唐探宇宙”。
兩人都是帶著污點野蠻生長,也都有著相同的病癥:缺乏原創性。
陳思誠努力踐行自己的那兩條標準,他的《唐探》系列符合第一條標準,是套著懸疑外殼的視覺大片;他的《誤殺》系列符合第二條標準,是套著懸疑外殼的親情片。
陳思誠用商業的成功掩蓋了自己原創性不足的缺點,我們都能感覺到,他的作品故事越來越不好看了,而現在他甚至直接攤牌了:“我不搞原創了,我直接翻拍經典”
陳思誠現在已經是一名成功的商業片導演,還在綜藝《開拍吧電影》里和陳凱歌一起當導師,面對抄襲融梗傳聞,他說時間會證明一切。
徐崢也面臨類似的困擾。
徐崢是有一定原創力的導演,但是他的才華撐不起一部電影長片,他的電影常常是“有佳句無佳章”,《港囧》《囧媽》都是如此,
而在《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這樣的拼盤電影里,徐崢剛好能揚長避短,才華用盡的時候,短片也剛好結束,就像少女的超短裙一樣,長度剛合適,所以他的三部短片都保持了極高的水準。
可是作為一個導演,不能總拍10幾分鐘的小短片吧,“囧系列”結束后,他該如何轉型去拍長片?
《愛情神話》這部影片就是徐崢給出的回答。
03、
徐崢“病了”,影片諷刺了影視圈哪些人,請對號入座……
許多人看完本片看不懂影片想表達什么。
其實《愛情神話》的主題根本不是愛情,而是電影的創作,徐崢在影片里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批判,影片中幾乎所有的情節都和現實中的他能一一對應起來。
徐崢在影片中飾演的老白是一個上海土著,而徐崢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電影里,老白自詡為藝術家,其實就是教一堆俗人畫畫的落魄畫家,影片中老白教學生畫模特,底下的學生畫得千奇百怪,看似熱鬧,其實就是瞎胡鬧;
電影外,徐崢是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也被人尊稱為藝術家,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份熱鬧背后的空虛。
電影里徐崢是個附庸風雅之徒,他跟著馬伊琍去看話劇,結果自己看的睡著了;他在朋友圈寫酸酸的臭詩,目的是吸引馬伊琍的注意;他辦畫展,也是為了顯擺自己。
他用這種花招成功吸引了馬伊琍的注意,但深度交往后,他的世俗與膚淺暴露無遺,馬伊琍果斷和他分手。
而在現實中徐崢也是搖擺不定,時而故作深刻,時而接地氣,比如《港囧》,最后非要用一種形式感很強的橋段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思考,結果適得其反;
后來他又回歸傳統,在《囧媽》里,他又把感情落在了俗套的母子深情上,觀眾還不買賬,他整個人emo了。
影片中馬伊琍表面上是徐崢的約會情人,其實是一位有欣賞力的電影觀眾,她去看話劇能看得痛哭流涕,她看60年代的意大利老電影能看得入迷,
徐崢附庸風雅成功接近了她,當交往后意識到徐崢的市儈與膚淺后立刻選擇分手,這個情節代表的是徐崢在電影創作進入瓶頸期后被觀眾拋棄。
影片中的徐崢作為一個藝術家,卻脫離生活,失去了對藝術的洞察力:
他和親兒子是隔著窗戶對話的,他被老婆戴了綠帽卻沒啥感覺,離婚后還當朋友來處,他和浪蕩女有沒有發生關系自己也是稀里糊涂,他對老烏口中的故事半信半疑,他對皮匠口中的哲理名言嗤之以鼻。他為了追求馬伊琍,雞賊的去討好她女兒,反而被小姑娘識破了心機。
徐崢借用老白的身份,對現實中“病了”的自己,做了一次“大手術”。
過去徐崢的電影都是大白話,這次他使用大部分人聽不懂的上海話,這代表他選擇表達自我,不那么在乎觀眾聽懂聽不懂了。
過去徐崢電影里的笑點都很直接接地氣(比如王寶強在《泰囧》里猛喝牛奶),而本片走的是輕喜劇路線,笑點只是點綴,且只會讓人會心一笑,這代表他不再用最低層次的搞笑手法創作喜劇了。
過去徐崢電影里總是套用模板,用一個故事推理出一個大道理,可是本片卻是一個大雜燴,
影片探討了很多尖銳的社會問題:跨國婚姻、開放式婚姻、男孩娘炮化問題、藝術家的窘境、城市離婚率問題、一夜情、親子關系、地域歧視、結婚房產證署名問題等等,
影片只是呈現問題,而不去解決問題,套用片中老烏的話說就是“要的就是這種混沌的感覺”。
影片最后,老烏之死讓老白大徹大悟,他雖然還是庸俗之輩,但已經開始對藝術產生了敬畏。
在辦畫展時,他用手輕輕擦去了老烏名字上的浮塵;
在影片結尾,他召集所有親朋,一起觀看1960年代的意大利電影《愛情神話》,這也是這部影片的名字,它其實是一語雙關,表面看是個庸俗的電影名字,實則是電影大師費里尼的代表作,可謂雅俗共賞。
影片中很多臺詞和場景都是雙關,充滿了對中國電影現狀的批判。
比如老白的兒子說,現在的有些電影,明明是翻拍的,還假裝不說。
比如老白的畫展上,有路人嘲諷,明明是20年前的東西,還拿出來展覽,丟不丟人!
比如老白,就是一個普通畫家,卻要拉大旗作虎皮搞所謂畫展。
比如馬伊琍對徐崢說,得不到就換條路走。徐崢問換條路能走得順利嗎?馬伊琍說下坡路呀!
這樣的細節不勝枚舉,它們諷刺了影視圈哪些人,各位自行對號入座。
04、
徐崢的曹操光腳迎接“許攸”
在《十三邀》里,徐崢坦言自己最想合作的導演是文藝片導演婁燁,他唯一擔心的就是怕婁燁看不上自己拍的商業片。
在《脫口秀大會4》里,他宣告自己已經是上海蘭心大劇院的主理人,專心研究戲劇創作,巧合的是婁燁最新的作品就叫《蘭心大劇院》,算是寫給孤島時期的上海的一封情書。
《愛情神話》里也有大量話劇的情節插入,這部劇也是濃濃上海味兒,可以看作是寫給現代上海的一封情書。
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上,當徐崢得知幾個經典的作品出自編劇六獸之手時,他興奮的跑到臺上握著六獸的手,請求他加入自己的編劇團隊,這場景像極了曹操光腳迎接許攸。
盡管其中有一定的綜藝效果,但也側面說明了,徐崢已經意識到原創故事對于電影的重要性了。
《愛情神話》的最后,老白一行人坐在沙發前,投影儀里播放著費里尼的《愛情神話》,一堆人看得昏昏欲睡,只有馬伊琍聚精會神。
老白一邊請大家欣賞經典,一邊給大家張羅吃的東西。他沒有隱藏自己的庸俗,但也勇敢表明了自己有一顆追求藝術的心,這份誠意感動了馬伊琍,當晚她再次給他發送了約會邀請。
影片中,徐崢上演了愛情神話感動了馬伊琍;影片外,徐崢也是用對《愛情神話》的致敬表明了自己轉型的決心。
影片的彩蛋是徐崢和馬伊琍的談話。
徐崢問馬伊琍《愛情神話》如何,馬伊琍說:“剛開始節奏太快,后來慢下來就好多了。”
這其實也是電影迷對徐崢的期許,過去他的電影步子邁得太快,現在是時候慢下來了。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