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朋友們昵稱為農民,她來自西北。
在被上海戲劇學院錄取之前,她已經跳了8年舞。
羅海瓊1973年出生于蘭州。
父親在醫院做救護車司機,母親在商場上班。
羅海瓊從小學習舞蹈,先是在舞蹈藝術學校,畢業后進入蘭州歌舞團。
那時候是鐵飯碗。
如果不是在上海,的一次演出,她可能一輩子都在從事舞蹈事業。
21歲時,她跟隨歌舞團,一路演出到上海
當時她雖然年輕,但已經是團里的頂梁柱了。
這一次,她是領舞。
坐在臺下看表演的都是上一部戲的老師。
他們中的一個發現羅海瓊有演員的素質。
所以演出結束后,老師找到羅海瓊,問她是否愿意在劇中學習。
羅海瓊以前從未想過當演員。跳舞雖然也是一種表演,但畢竟只是一種肢體動作。
演員不一樣。除了肢體動作,說話和表達也是關鍵部分。
看到她的擔心,老師開導她:“演戲就是把一切想當然?!?/p>
正是老師的一句話,讓羅海瓊仿佛找到了生活中的另一縷陽光。
回去后,羅海瓊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母。
父母很開明,什么都不說,而是讓她自己做決定。
那時候是春節。經過深思熟慮,她在春節后將辭職報告放在了領導的辦公桌上。
放棄鐵飯碗,擁抱一個未知的結果,需要很大的勇氣。
辭職后,羅海瓊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復習和準備上半年的考試上。
好事多磨。22歲時,羅海瓊成功考入上海戲劇學院。
一個來自中國西北的女孩將從現在開始在上海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
但是,開學了,臺詞成了最大的障礙。
她的普通話很不標準,一開口就帶著濃濃的西北味。
為此線老師批評了她很多。
有一次,老師發起惡毒攻擊,對她說:“你休學,別說你是我的學生?!?/p>
這句話深深刺激了羅海瓊
放棄工作去追求新的夢想,怎么會被攔在門前?
從此,她通宵練習,很快,她就過了這個坎。
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她逐漸喜歡上了上海
尤其是在學校,我看了很多關于上海的老電影
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讓羅海瓊充滿了好奇和熱愛。
大學畢業的時候,別的同學為了找工作煞費苦心。
別擔心這個,羅海瓊她成績很好,學校已經把她聘為形體老師。
如果能留在大學任教,這無疑又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正在這時,導演趙寶剛來找我,他還帶來了《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劇本。
我希望趙寶剛能在劇中扮演方子。
儀。羅海瓊于是去向校領導請假。
學校方面得知她想出去拍戲,很不高興,不批準她去。
一時間,羅海瓊陷入了兩難選擇的境地。
最初從蘭州千里迢迢到上海來讀書,就是因為自己信奉改變的力量。
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畢竟自己從小學習舞蹈,知識底蘊很薄弱。
如今學成了,她當然希望能夠通過實際的表演來證明自己。
可學校方面始終不同意,最終撂下狠話,要是想去演戲,就先辭職。
最終,羅海瓊又一次把辭職報告放在了學校領導的辦公桌上。
她覺得自己有辭職的底氣,畢竟還會舞蹈,走到哪里都不怕沒有飯吃。
不過事后想起來,她的內心多少還是有點后怕。
她知道自己的個性就是如此,不懂得留后路。
《像霧像雨又像風》播出之后,她飾演的角色深入人心。
這部電視劇,成了她走上演藝事業道路的基礎。
從那開始之后,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些具有挑戰性的角色來飾演。
2003年,她一連出演了三部古裝劇。
雖然這些角色都沒有讓她大紅大紫,不過戲路的拓寬和磨練,正在一點點發揮真正的作用。
因為一直在追求顛覆,所以她接下來飾演的角色多種多樣。
從美少女到都市里的白領,從鄉下姑娘再到土匪,
角色的千變萬化,就為追求挑戰和顛覆。
她不怕在拍戲的時候,把長頭發剪掉,也不擔心有些角色需要曬黑自己。
每一部戲,每一個人物,都有它的角色定位,她需要的就是這種形形色色的人生演繹。
她曾經說過,如果角色是短發,自己留著長發來飾演的話就會很不舒服。
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能夠迅速融入到角色之中,才是最重要的。
拍攝電視劇《幻想之旅》的時候,她切切實實體驗了一把顛覆。
這部由康洪雷執導的電視劇,是在云南的熱帶雨林拍攝的。
羅海瓊在劇中飾演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假孕婦。
她在劇中的真實身份,是一名記者。
假肚子里,裝的是照相機等采訪用品。
由于是在雨林里,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都會出現。
康洪雷對演員的要求又非常嚴苛。
有一次,導演讓羅海瓊吃沾滿了血的生牛肉。
而且在雨林中間來回穿梭,好多次都被螞蝗咬了。
不過導演還是安排他們和雨林里的蛇不期而遇,甚至于還要和蛇近距離對視。
這些出演,都讓羅海瓊感到非常的新鮮。
在這部《幻想之旅》出演之前,羅海瓊已經憑借著《大宋提刑官》收獲了一波人氣。
而且那部電視劇還讓羅海瓊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那是2006年11月的時候,因為《大宋提刑官》的熱播,
她所簽約的華誼兄弟,要為這部電視劇的主創人員慶功。
就在公司的那次聚會上,羅海瓊邂逅了費麒。
費麒雖然長相一般,但相仿的年紀,充滿文雅的氣度,挺拔的身材,
這一切在羅海瓊的內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彼時的羅海瓊已經三十出頭,還是潸然一身。
而費麒在華誼兄弟里擔任副總裁,妥妥的有錢人。
35歲生日的時候,費麒專門帶著蛋糕去給她慶祝。
在吹滅最后一根蠟燭后,他問她,你此刻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羅海瓊雙眼微微閉著,嘴里說道,讓自己在這兩年里盡快嫁出去。
他當即在現場向羅海瓊求愛,你愿意嫁給我嗎?
就這樣,內心深處都裝著彼此的人走到了一起。
父母得知三十多歲的女兒終于有對象了,心里自然也是十分地高興。
轉過年來的秋天,羅海瓊帶著男友回家里探親。
父母看著未來的準女婿,笑在臉上,樂在心里。
當年底,男友又親自帶著母親,到蘭州家里提親。
家長都見面了,兩方的老人就把婚事定在了2010年的正月里。
在37歲那年,羅海瓊和費麒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她去沈陽拍攝新劇《尋找幸福的日子》。
剛剛進入劇組,羅海瓊有一天發現自己懷孕了。
那時候她的拍攝量很大,每天都有二三十場戲。
仔細考慮一番后,羅海瓊覺得這樣太勞累,容易對孩子的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
于是,她打電話告訴丈夫,跟他商量,暫時先不要孩子。
不過丈夫不同意,他覺得兩個人年紀已經不小了,而且自己也非常盼望著當爸爸。
孩子這時候來了,說明和咱們有緣分,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
羅海瓊當時卻不這么想,眼看著夫妻倆的意見出現了分歧。
一氣之下,她還掛斷了丈夫的電話。
不知道接下來要怎么辦,她的情緒也變得焦躁不安。
就在這時候,丈夫和母親趕到劇組來探望她了。
作為婆婆,她和兒媳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談。
她說自己在家里閑著也沒事,決定來劇組照顧兒媳的日常起居。
畢竟,羅海瓊已經快四十歲了,懷孕生子這樣的人生大事,不能再往后拖了。
除了婆婆和自己交心之外,母親也從家里給女兒打了電話。
母親和婆婆都是一樣的心思,年齡不小了,是該有個孩子了。
經過兩方父母以及丈夫的勸慰之后,羅海瓊明白這個孩子對家庭的意義是什么。
于是她轉變了心態,決定留下孩子。
劇組得知她懷孕后,也特意把她的戲,都安排在了白天。
婆婆那段時間則成了她的貼身護理,吃飯到睡覺都由她在安排。
丈夫只要工作不忙,也經常趕到劇組來探望妻子。
在眾親人的呵護下,她順利度過了幾個月的懷孕期。
當年的秋天,她的女兒出生。
做了母親,生活重心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羅海瓊沒有接戲,在家里專心照顧女兒一年多。
轉眼到了2012年的冬天,電視劇《風箏》正處于開拍的前夕。
就在這時,原定扮演韓冰的演員意外受傷不能拍戲了。
眼看就要開拍了,再選演員時間上趕不過來。
導演柳云龍就找到了費麒,讓他趕緊從公司里再物色一名合適的女演員。
費麒直接把劇本給了妻子,他覺得妻子和韓冰的形象氣質都相符。
羅海瓊只看了劇本的前三集,就被劇情吸引住了,當即決定去試戲。
試戲的鏡頭,是一場在野外的戲。
柳云龍看過后,當場就決定韓冰由她來飾演。
隨后《風箏》大火,成為年度熱播的諜戰劇。
憑借韓冰這個角色,羅海瓊在隨后也拿到了華鼎獎的最佳女主。
大女兒四歲的時候,42歲的羅海瓊二女兒又出生了。
這個四口之家,洋溢著濃濃的幸福。
不過未曾料到的是,女兒剛滿月,羅海瓊的情緒就發生變化了。
她每天都被焦躁不安的情緒籠罩,動不動就發脾氣。
有時候丈夫什么都沒說,她也會突然生氣,尤其是女兒哭鬧起來,她的狀態就變得更差。
甚至有時候,她還會無緣無故地哭起來。
丈夫趕緊帶著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她患上了產后抑郁癥。
因為是高齡產婦,雌激素分泌下降,從而會導致身體和情緒發生劇烈變化。
不過醫生也表示,她的情況不是很嚴重,只要按時吃藥,多感受家庭溫暖的氛圍就好。
于是接下來,丈夫除了每天督促妻子按時吃藥外,生活中還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
經過幾個月的療養,羅海瓊的身體才慢慢好轉。
事實上,如果不是懷孕給身體帶來的影響,羅海瓊可謂是演員群體中作息很規律的人。
她在群內,一直被大家戲稱為農民。
原因就是她日常的作息和農民早睡早起的習慣是一致的。
只要不拍戲,她每天的作息都是很規律的。
很多人有熬夜嗨的習慣,在她這里從來沒有這一項活動。
但是拍戲的時候,時間不固定,有時候還有夜戲。
她同樣也有應對的辦法。
進了劇組,只要沒有自己的戲,她就找機會讓自己休息。
哪怕只是坐在角落里打個盹,也能很快精神抖擻。
從小就是學舞蹈出身的,所以運動對羅海瓊而言已經刻在了骨子里。
在劇組工作,只要沒事,每天都會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讓自己動起來。
至于在家里的時候,她每周雷打不動的運動就是跑步。
每周運動三四次,每一次運動的時長保持在一到兩小時之間。
這份堅持,讓她保持了健康的體魄。
即使有產后抑郁的癥狀,經過調理,她也迅速就恢復健康了。
2015年,她又出演了諜戰劇《寒冬》。
此后幾年,相比于之前她的出鏡頻率大為下降。
生活的重心,已經逐漸在向家庭傾斜。
她每天接送孩子去上學,順路還要去買菜。
家里除了她在忙活,還雇了一個阿姨。
有時候她不做飯,便交代給阿姨今天做什么飯。
家里除了他們夫妻和孩子,還有老人一起住。
人多,吃飯的口味自然就不一樣了。
忙完了家里的事情,她會去學習英語,有時候還要再練上一段舞蹈。
等到下午的時候,她再去學校接女兒放學。
孩子漸漸長大,歲月也讓年華流逝。
羅海瓊也知道,再次復出后,接演的角色大部分可能都變成了媽媽一類的。
她曾表示自己能接受這一點。
演戲既是事業也是工作,人生可以隨時從零開始。
文|二十二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