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星際特工》 《極盜車神》 《敦刻爾克》 《蜘蛛俠:英雄歸來》之后,國慶前好萊塢的暑期大片終于迎來了最后一個驚嘆號3360。
《猩球崛起3:終極一戰(zhàn)》人猿星球之戰(zhàn)
如今該片內(nèi)地票房單日超過1.5億人民幣,累計票房超過2.8億人民幣。
如果明天還能破1億人民幣,非常有望突破《猩球崛起2》的7億人民幣票房,創(chuàng)下這一系列內(nèi)地票房新高。
節(jié)目第一天,口袋君去看了。先說結(jié)論:
滿分是5星的話,我給4顆星。
100分制的話,我給80分。
口袋君和很多影迷一樣,沒有看過老《人猿星球》系列。正是在2011年,他通過觀看由傅主演的《猩球崛起》而被這個虛構(gòu)的故事所吸引
說實話,在新重啟的三部曲里,口袋君還是很愛第一部的。
因為它講的是1-10的故事,而0-1的故事往往更震撼。
至今口袋君還記得《猩球崛起1》的凱撒No。
從發(fā)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會說“不”的里程碑意義遠大于說“是”,代表著物種自我存在意識的萌發(fā)。
換句話說,好萊塢制片人老板們真的很喜歡“崛起”這個詞,不厭其煩地在大銀幕上上演各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崛起”:
1) 《終結(jié)者3:機器的崛起》終結(jié)者3:機器的崛起
2)《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 gi . Joe :眼鏡蛇的崛起
3) 《300勇士:帝國崛起》 300:一個帝國的崛起
4)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黑暗騎士崛起
在阿凡達,首創(chuàng)的動作捕捉技術的幫助下,類人猿也趕上了這種“上升”趨勢。
三部曲《猩球崛起》整個系列能不能成立,其實全靠一種叫ALZ-113的藥物的變異。
《猩球崛起1》第一部為了治療老年癡呆癥,給新生的凱撒注射了ALZ-113,使猿類的大腦迅速進化,猿類的智商也迅速提高,從而擺脫了人類對它們的控制。然而,這種藥物導致了人類的死亡。
續(xù)自《黎明之戰(zhàn)》人類絕大多數(shù)死于感染,只有少部分對ALZ-113免疫的人類能夠存活。
然而,在這篇最后的文章《終極之戰(zhàn)》中,藥物再次發(fā)生了變化:被病毒感染后,原本對ALZ-113免疫的人類出現(xiàn)了大腦退化,甚至喪失了語言和思維的能力。
在尋找敵人的路上,凱撒遇到了失去語言能力的小女孩諾娃,她的身份被顛倒了:一群猿猴帶走了人類的孩子,去為人類報仇。
近年來,好萊塢大片傾向于混合搭配各種成熟的電影。
這一點在這個《猩球崛起3:終極一戰(zhàn)》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
當初,伍迪哈里森率領人類軍隊來到凱撒的老巢,殺死了凱撒的孩子和妻子。是暴力動作片的節(jié)奏
殺害我的妻子和孩子,奪取我的土地,凱撒與你的仇恨是不共戴天的。
之后,凱撒和他的幾個手下,在末世茫茫的背景中,遇到了笑瞇瞇的小女孩和厚臉皮的壞猴子,趕上了壞人的大部隊,嘗到了西部片和公路片的滋味。
在這中間,沖動的凱撒被抓住了,他進了一所關押猿猴的監(jiān)獄。種種暴行,加上猿人陰暗的外表,讓他看起來越來越像《為奴12年》這樣的黑奴片。
伍迪哈里森飾演的人類上校讓口袋君想起了《金剛骷髏島》中的塞繆爾杰克遜。兩個人其實都是軍國主義的人,心里都有一種陰暗。
的癲狂。
也正是在這個段落:人類和猿類的定位再次倒置。
猿類為了活得像一個人而掙扎,但人類則把自己異化成一頭野獸。
最后,壞猴子里應外合,猿類們趁亂通過地道,從被囚禁的監(jiān)獄中逃出生天,令人想起《肖申克救贖》般的越獄電影。
《猩球崛起3》"搶戲王"+“英語學霸”壞猴子
當然,比較遺憾的是:由于雙方實力和武器裝備上的巨大差距,吃瓜群眾一直期待的人猿之間的恢弘戰(zhàn)爭場面,最終,還是沒有上演。
整部電影,導演馬特·里夫斯 費盡心思揉進諸多類型元素,當然不是炫技,而是有機地將技巧服務于一概貫穿的主題:人性之丑與人猿之光。
這位導演成名于《克洛佛檔案》、執(zhí)導后兩部《猩球崛起》名聲鵲起、《新蝙蝠俠》由他執(zhí)導 挑戰(zhàn)諾蘭的活兒很有挑戰(zhàn)性
如果深度解析這一場《終極之戰(zhàn)》,猿類和人類,一步步走到這樣的境地,其實很耐人尋味,是偶然,也是必然。
若再往更深度去想,從2011年的《猩球崛起》到2017年的《猩球崛起3》三部曲,探討的正是:
人類未來命運的一種假想
正如,人工智能是否會反過來操縱人類,是好萊塢電影長盛不衰的主題,人猿之戰(zhàn),只是換了件科幻的外衣,去詮釋人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哲學思辨母題。
更難得的是,盡管內(nèi)核和所用到的動作捕捉技術極其復雜,但《猩球崛起3》的整體觀感卻極其簡單和易懂。
這種“把困難留給自己、享受留給觀眾”的思想境界,國產(chǎn)爛片導演們要好好學習下。
影片的大半部分,臺詞稀少,形同默片;用詞極其簡易、連幼兒園小朋友也能聽懂;情節(jié)也多半通過眼神、手勢、肢體語言來展開。
有一種降維到最原初人類狀態(tài),對周遭一切進行直覺化反饋的觀感。
不過,正如人類學家研究的成果,日常對話中所傳達的意圖其實70%都是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來傳達。
所以《猩球崛起3》的所有默片段落,所表達的信息基本沒有損耗。
沉默所帶來的力量,有的時候遠超話癆。
影片克制嚴肅,加上高水準的配樂,有一種非常顯著的悲壯史詩感。
本質(zhì)上來說,《猩球崛起3》就是一則對人類或者是自然界所有物種的寓言,突破了以往所有科幻特效大片的桎梏,極具野心。
可能也正是這種反俗套的表達,讓此片在中國普通吃瓜觀眾看來,有點不符合觀影預期,消化不了。直接導致:《猩球崛起》系列三部曲的豆瓣評分逐部降低
不過,平心而論,這部投資預算高達1.5億美元的良心大片,在制作上,依舊代表了當今好萊塢的最高水準。
若回顧整個三部曲,影迷可以非常清晰明了的看到凱撒一生的成長過程。
在最終章中,凱撒的面容和身形明顯更老和更成熟,大量自然光照下的面部特寫,技術上,絲毫不露怯。毛發(fā)、疤痕、褶皺、橘皮,真的已經(jīng)到了100%以假亂真的真實程度。
緊盯看10秒 是不是有點像"老炮兒"馮小剛呢
而在內(nèi)心氣質(zhì)方面,“動作捕捉第一人”安迪·瑟金斯也完美地演繹了三部曲之間的變化:
第一部中,凱撒是不諳世事的初代猿類,漸漸有了自我意識
第二部中,漸漸鋒芒畢露的凱撒,成長為了一名堅定剛毅的戰(zhàn)士。
第三部里,凱撒徹底成為一名偉大的部落領袖,成為手下的精神支柱和安全感所在。
首部曲中的凱撒
第二部中的凱撒
第三部中的凱撒
關于到底是復仇,還是求和平的矛盾心理,也同樣被瑟金斯飾演的凱撒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一方面,復仇的火焰始終無法澆滅,凱撒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曾經(jīng)最討厭的大反派:科巴。
另一方面,他又對以暴制暴的復仇方式,從內(nèi)心深處是不認同的,到最后明明有機會一槍斃了伍迪·哈里森,卻始終扣不下殺死仇敵的扳機。
平心而論,凱撒這個角色的復雜性,絕對不比任何真人角色難度要低。瑟金斯絕對作出了舍我其誰的完美詮釋。
因此,關于是否給安迪·瑟金斯一個奧斯卡提名,一直是業(yè)界熱議的話題。口袋君的觀點是:絕對應該給。
雖然外表看上去,不是安迪·瑟金斯的軀體在演習,但無論是凱撒的肢體、語言、眼神、靈魂,都是他注入的影子。
動作捕捉不是低人一等,本質(zhì)上只是一種數(shù)字技術化妝。應該放到同一個標準體系,與真人表演相提并論。
毫無疑問,《猩球崛起3》是今夏北美暑期檔爆米花大片中,最特別的一部。
厚重、悲壯,史詩感。給日漸創(chuàng)新乏力的北美過億美元投資大片,開辟了一種新的拍法。
比起,當年郭敬明的《爵跡》剛掌握點動作捕捉的皮毛,就瘋狂放衛(wèi)星、釋放虛有徒表的大力丸
反觀《猩球崛起3》明明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星球上最頂尖的特效技術,卻如此克制地進行使用。
從觀感上,技術遁于無形,《猩球崛起3》根本看不出是一部科幻片,更像是一部動作片、黑奴片、西部片、公路片、越獄片的類型大雜燴。
在各類好萊塢電影宇宙漫天飛,舍不得一下終結(jié)的行業(yè)趨勢下,《猩球崛起》卻堅持最為傳統(tǒng)的三部曲史詩,敘述完一個完整的故事后,見好就收,為系列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如此的克制和成熟的行事態(tài)度,令口袋君對二十世紀福斯這家老牌好萊塢制片廠心生敬意。原來最有底線的還是老狐貍。
《猩球崛起3》的口碑票房雙豐收,也再次證明了:電影是一種關乎誠意和信任的生意。
打動人心的永遠不會是你使用了哪些牛叉的拍攝技術,而是演員緩緩注入角色的靈魂,以及令人回味無窮的劇情細節(jié)。
從這一點上來說,《猩球崛起3》絕對是當今好萊塢最高級,也是最具野心的科幻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