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心居》之后,家庭劇《親愛的小孩》又引發了觀眾的熱議。
開播第一天便沖到電視劇熱榜第一的位置,氣勢強壓《山河月明》與《特戰榮耀》。
觀眾一邊生氣,一邊追劇。自從因在《隱秘的角落》里飾演張東升一角而被觀眾“恨透了”的秦昊,這次又被觀眾“罵慘了”。
秦昊在劇中飾演新晉爸爸肖路,妻子方一諾在產房待產,他被領導一個電話叫走了,辦完事之后,他居然悠閑地打開電視看球賽,后來干脆就在沙發上睡著了,似乎忘記了自己還有個在醫院即將臨產的老婆。
方一諾進手術室之前,肖路不在,方一諾出手術室,肖路還不見人影。原因竟是肖路拿到胎盤后,去給自家母親送胎盤了。
方一諾剛經歷過一場劇痛的生死考驗,迷糊中聽到護士們都在打抱不平,說這家老婆生孩子,老公都不見人影,太過分了。
網友們紛紛跑到秦昊的微博下面罵肖路,就連伊能靜也艾特秦昊:你怎么可以這樣對你老婆!
看來,秦昊的這個新角色,再一次成功地出圈了。
任素汐飾演方一諾,一位中學語文老師,這個職業特征很深地融入了她的生活中。
產后她對孩子的養育,包括喂奶的時間、用量、出門遛彎的時間都是記錄在小本本上的。
她以一位中學語文老師批改作業的嚴謹,來檢查月嫂、婆婆喂孩子的記錄。
任素汐把一個女人產后育兒的焦慮,精準、細致地呈現了出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位新手媽媽的焦慮。
不少媽媽們都能從方一諾的遭遇中找到共鳴之處,這也難怪這部劇引起了這么大的反響。
《親愛的小孩》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拍得這么深入人心,以下3大亮點不能不提。
一、細節到位,給人以紀錄片般的真實感
1、孕婦
任素汐在鏡子面前,擦掉妝容,臉頰上露出了明顯的褐斑。
她看著自己因懷孕而過分凸起的肚子,表情似乎有些難過,忽而又有些感動。
一個孕婦微妙而復雜的心情,在任素汐的精準演繹下,盡數呈現在觀眾面前。
這種對于孕婦生理特征變化與情緒變化的細微呈現,可謂是在細節方面做足了功夫。
接下來是生孩子、坐月子、請月嫂、帶孩子這樣的瑣事,也是大多數家庭都會遇到的事情。
這就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近乎復刻式的呈現,并且劇中有很多細節,太真實了。
方一諾生完孩子,非常虛弱地躺在病床上。
婆婆進來,把孩子抱在懷里親熱地叫著。前來探望的朋友也在一旁逗弄著嬰兒。方一諾的爸爸走去窗口那里站著。
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口干舌燥的方一諾伸出手,吃力地夠著床頭柜上的那杯水。
直到方一諾的媽媽走進來,趕忙幫她拿過杯子,方一諾這才喝上了水。
方一諾的媽媽這時埋怨丈夫:“孩子都渴成這樣了,你也不知道幫拿杯水。”粗心的老爸這時才意識到女兒口渴了。
而旁邊的婆婆與朋友們,完全沒有注意到方一諾這邊的情形,注意力全都在嬰兒身上。
這個細節,過于真實。
產婦在生理上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產后對于她們來說是非常虛弱的時刻,在心理上也正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轉變。
但她們的感受與需求,往往是被忽略的。
在這樣一個家庭里,一家人目光的焦點都放在新生兒身上,孰不知孩子媽媽的心身狀態,也需要更多的關愛與照顧,畢竟只有媽媽狀態好了,才能把孩子照顧好。
2、月嫂
劇中請月嫂來家里幫忙的細節也拍得非常真實接地氣。
網上、群里,充斥著各種關于月嫂的負面消息。
作為新手媽媽的方一諾,對這位新來的月嫂也充滿了戒備與不信任。
月嫂睡過了頭是小事,但月嫂在廚房里沖奶瓶的舉動,不由讓方一諾懷疑她為了多睡會,偷偷給孩子喂奶粉,這違背了她母乳喂養的初衷。
月嫂因判斷失誤導致孩子住院治療,這進一步打破了方一諾對月嫂的信任。
方一諾著急、焦慮,說話也直來直去,與月嫂之間的矛盾沖突加劇,月嫂頂不住,干脆來了個一走了之。
再找別的月嫂,一時半會也上不了崗,不得已只能讓婆婆過來幫忙照顧。
劇中通過日常生活中微小的細節,將一個新手媽媽的焦慮,以及媽媽與月嫂之間的摩擦與沖突,一點點地自然呈現出來。
難得的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比如劉琳飾演的月嫂瑨姐,雖然只有短短出場一集,但人物的形象非常的鮮活。
劇中對這個人物的展現,也并非是刻板印象式簡單呈現,而是呈現了人物豐富的面向。
作為住家月嫂,她熱情、友善、細心、體貼,會照顧人。方一諾給孩子喂奶的過程中,口渴了喊老公倒杯水,老公自顧自睡覺喊都喊不醒,是瑨姐貼心地把水遞到她的嘴邊。
那一刻,方一諾是感激的。
但瑨姐又呈現出了她的另一面,她也有失誤,在第二天早上睡過了頭,在孩子睡著時捧著一本書入神地看。
盡管她否認偷偷給孩子喂奶粉,但也并不能排除嫌疑。
接下來瑨姐又犯了一個失誤:憑過往經驗斷定,孩子的黃疸久久沒退是正常的,結果孩子因黃疸值過高而住進了醫院。這也讓本就疑心重重的方一諾,對瑨姐失去了信任。
導演將新生兒媽媽與月嫂之間天然存在的那種對立關系,通過這些真實、瑣碎而又生動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來。
新手媽媽那種撲面而來的焦慮感,月嫂在雇主家里那種尷尬的處境,在劇里均得到了如實的呈現,真實得如同紀實片一般。
二、情緒共鳴:演員情緒拿捏精準,引人入戲
拍攝期間,任素汐的表演功力,得到了導演胡坤的首肯。導演稱贊任素汐老師的表演,很精準,很細膩,并且是多重層次的。
任素汐對方一諾這個角色的呈現,既有細節的到位,又有情緒的拿捏,包括表情的細微變化,語調的精準表達,情緒的自然起伏、隱忍與爆發。
方一諾產后,在育兒方面產生了很大的焦慮。她想要科學育兒、母乳喂養,堅持把孩子的養育過程都記錄下來。
對此,她拿出了一位中學語文老師的較真,但月嫂記錄得不認真,甚至有些地方都是記錄錯誤的,后來婆婆來帶娃,也不會用心記錄。
這些都讓她倍感焦慮,請月嫂吧月嫂靠不住,不請月嫂吧自家婆婆也靠不住。
任素汐精準地演繹出了一個新手媽媽的恐慌與焦慮。
比如孩子留在醫院進行藍光治療時,方一諾見丈夫肖路回來了,孩子那么小一個人留在醫院,她瞬間就慌了,不顧自己還在月子期,換上外套就要往醫院趕。
結果到了醫院,她卻只能隔著病房的玻璃窗,遠遠地用目光尋找自己的孩子,進也進不去。
病房外面她焦急而擔憂的目光,急急地搜尋著自己的孩子,這一段她的眼神、動作、語言,都非常傳神,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一位媽媽對生病嬰兒的擔憂與心焦,卻又什么都做不了的那種揪心又無力的感覺。
方一諾情緒爆發的一場戲更是精彩。
兩人離婚后,有一場分家產的戲,都是翻臉無情,兩人激烈地爭吵,相互揭短,最后肖路摔門而去,方一諾失聲痛哭,扒拉了一下門口的柜子,柜子受力翻倒,砸在方一諾身上。
這里的情緒飽滿、有張力,一氣呵成,但柜子倒下,并非事先設計好的版本,而是當時任素汐的情緒到了那里,自然而然地做出的動作引發的臨時事件。
當時導演,一邊擔心演員的安全,有沒有受傷,但又不能當即喊停,因為這樣一來就會令這場戲人物的情緒中斷,之前的拍攝也將前功盡棄。他只能等了一小會兒,等演員的情緒差不多了才喊停。
這部劇之所以能獲得這么高的熱度,關鍵在于它能引發觀眾的情緒共鳴。一方面,題材非常接地氣,很多場景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呈現,又有很多豐富的細節表現。
這樣接地氣的戲,大家自然容易看進去,代入感比較強,觀看時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頓時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另一方面,演員表演時對情緒的拿捏非常到位,精準而又自然,表演得不露痕跡,容易引人入戲。
表演者的情緒,一旦觸動到了觀看者的情緒,這就成功了一大半,能引發觀眾的情緒共鳴,就握住了流量密碼。
三、人物弧光: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角色的成長與蛻變
如果僅僅是題材接地氣,細節表現到位,演員表演精彩,引發觀眾共鳴,這還只是停留在普通家庭劇好看的層面,但這部《親愛的小孩》中,你還可以看到其中閃耀著的人物弧光,將這部劇的主旨照亮。
“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在他的《故事》一書中寫道:“最優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還在其講述過程中展現人物內在本性中的弧光或變化,無論變好還是變壞。”
在女主方一諾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人物在經歷這一系列雞飛狗跳之后,發生的令人驚艷的變化。
生娃后,方一諾表現得很焦慮,她的這種焦慮不是無由而來的。她作為一個新手媽媽,產后本來就處于比較虛弱的狀態,此時特別需要丈夫站在身邊,同她一起面對這種生活的變化,與角色的轉變。
但肖路從她進產房、出產房,到后來育兒過程中幫忙喂奶、幫倒杯水這種小事,再到孩子生病時要送醫院卻找不到人,肖路在方一諾需要他的很多時刻,都是缺席的。
丈夫的不靠譜、經常性的缺席,加重了方一諾的焦慮與不安。
在育兒的思路方面,肖路也并不完全站在妻子這一邊,這就更加讓方一諾常常有一種誰也指望不上的孤立無援感。
方一諾從一開始的失望、焦慮、不滿,到后來也不再抱怨,盡一己之力承擔起照顧孩子與這個家的責任,漸漸適應了作為一個母親的角色。
而丈夫肖路,則是把更多的精力與心思放在自己的工作上,口口聲聲說是為了這個家,為了讓她們母女過上更好的生活。
盡管方一諾一再說明,自己并沒有過多物質方面的需求,她只是希望在她們母女需要他的時候,他能搭一把手,肖路依然還是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工作方面,而對家庭的事情始終沒那么上心。
如果僅僅如此,方一諾還會繼續這樣任勞任怨下去,盡力維持著這個家庭。
但,更大的一個考驗就在孩子的百日宴上猝不及防地到來了。
朱珠的出現,讓方一諾對肖路的信任坍塌了。
肖路平時工作忙,不太顧家,生活中需要他的時候經常性地缺席,這些方一諾都包容了,容忍了。
但方一諾在心里還有一個底線,那就是她還信任肖路的為人,相信肖路沒有二心,在為這個家而努力。
肖路的出軌觸及到了方一諾心里的這道底線。
也許只是個誤會,方一諾曾經也想過原諒肖路。但回過頭來反觀之前的種種,他們的婚姻早已經出了問題。
所以,方一諾說她感謝朱珠,讓她看清了自己婚姻的本質,也知道自己心里過不了這道坎,果斷地選擇了離婚。
在經歷過這些艱辛、沖突與危機后,方一諾這個人物的閃光點愈發的明亮起來。她變得清醒而理智,果斷地做出決定后就不再軟弱、不再回頭。
她身上散發出女性獨有的那種堅韌與樂觀,無論什么時候,她都相信自己會過得很好。
《親愛的小孩》透過細致而考究的細節,表現女性在生育、育兒的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家庭問題,并呈現出主角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與蛻變。
細節豐富、生動,接地氣,情緒飽滿、有張力,引發共鳴,人物有經歷、有成長,引人思索,也難怪這部劇能夠引發熱議,熱度居高不下。
目前《親愛的小孩》繼續熱播中,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精彩且引人深思的劇情。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