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燒腦巨制《信條》正在熱映。在影片里,包括那架波音747在內,能炸掉的都是真的。
而看起來像特效的倒放都是實拍。
運用特效最好的方式就是拋棄特效,諾蘭的這種理念契合了偉大的喜劇大師卓別林。在還沒有數字技術的年代,卓別林已經把自己天才的想法投射到電影中了。
1916年的短片《幕后》中,有一段被刪減的戲。卓別林從一把正在劈下的斧頭前從容而過。
他用倒拍的手法成功地欺騙了觀眾的眼睛。
在1936年的《摩登時代》中,卓別林還展示了另一種視覺魔術。
這場百貨大樓的戲份中,滑冰的卓別林看似隨時會掉下去,其實這是道具組做了紙板,放在離鏡頭很近的位置,利用借位攝影產生的效果。
當然,無論是諾蘭的《信條》還是《卓別林》,都沒有全片倒拍。
1967年的捷克電影《快樂的結局》據說才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全片倒拍的電影。影片從Theend開始倒帶了人生,無法重來一次的悲傷感彌漫在這部喜劇電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