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法師:戀愛腦與病嬌,是寫進女人基因里的大病!
文/姜子說書
《無心法師》故事里,有兩個重要的男性角色,也有兩個對應的組CP的女性角色。
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男主角,自然是韓東君飾演的不老不死的法師無心,還有賢良淑德一心一意愛著無心的月牙,這一對郎才女貌的CP組合,看起來天衣無縫。
然而,大多數觀眾卻竟然毫不顧忌地表示,自己是沖著妖人岳綺羅和軍官張顯宗這一對CP,才選擇來看《無心法師》,對正面主角無心零好感,對月牙也毫無興趣。
顯而易見,陳瑤飾演的岳綺羅雖然長得楚楚可憐,但卻害死了無心所愛的月牙,月牙其實是一個特別無辜的女人,但是,并沒有幾個觀眾報以同情。
岳綺羅為禍一方,著實害死了不少人,世人卻憐憫她的為愛癡狂,心疼她失去愛情之后的悲痛。
軍官張顯宗原是個花心大蘿卜,迎娶了無數個姨太太,后來又為了岳綺羅,主動獻上了所有姨太太的性命,卻因為他對岳綺羅毫無底線的愛,被眾人追捧。
縱觀這些年的影視劇,反面角色越來越受歡迎了,而正面角色幾乎都不討好。但即便再怎么不討好,也必須有這樣的正反設定,就如這部《無心法師》,絕不會以《岳綺羅》為名播出,因為違背主流價值觀。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這是現代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向往的愛情,然而,反而是西方的愛情故事,才會把愛情置于最高級別,寫入史詩中。可以為了愛情去戰爭,去舍棄一切,似乎是西方才有的價值觀。
華夏五千年,主流價值觀一直都是非常理性的,我們講的是“大局觀”、“大公無私”,親情遠大于愛情,妻子必須在父母跟前摧眉折腰、匍匐在地。
中國的愛情故事,向來都是一個套子,都是鼓勵女性在所有追求者中選擇那個經濟條件最窮的,去犧牲、去扶貧。
中國的傳統,男人是可以為了國家和社會,理直氣壯地做主,犧牲自己的老婆和孩子的,繼而是為了父母、為了自家的兄弟姐妹、為了鄰里鄉親、為了任何人,犧牲自己的妻兒,都是被當成三觀正確來看待的。
行文至此,大概明眼人已經看明白,在中國的主流價值觀里,男人是沒有愛情的,他們有的是忠義孝,而愛情純粹是男人奴役女人去實現他們忠義孝的工具。中國向來鼓勵女性相信愛情,所謂的相信愛情,就是無條件無止境無休無止地犧牲自己,別無其他。
物極必反,一種極端總會換來另一種極端,于是乎,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向了為愛不惜一切代價的病嬌模式,她們看到了岳綺羅原先也是受害者的一面,看到了岳綺羅的無助與不安。
幾千年來,主流價值觀并不曾真正愛過中國的女性,越是缺愛,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是戀愛腦,渴望有一個像張顯宗一樣,不顧一切,與全世界為敵,也要守護自己的男人。
說句公道話,好多女生偏偏愛上影視劇里的反派男主角,歸根結底,只是因為,從古至今所謂三觀正確的正義人士,無一例外,都習慣了第一時間犧牲女人,這是正派角色們寫盡基因里的大病,只有反派男主角,才有勇氣拋下聲名,去給女人一丁點真正的愛情。
愛就是愛,無關男女,無關正邪。一句“張顯宗,我牙疼”,盡顯岳綺羅的病嬌,女孩們多么希望有一個人能夠純粹地愛自己,愛情之殤就如牙疼,不是病,卻是致命的大病!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無心法師》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