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作為一個演員,能夠遇上蔡文姬這個角色,是我一輩子的福分。如果沒有遇上,徐帆就會缺少一份氣質。”重返人藝舞臺演出《蔡文姬》的演員徐帆說。
4月19日,北京人藝院慶紀念版《蔡文姬》亮相首都劇場舞臺,演員徐帆、濮存昕、鄒健、楊立新、劉輝等觀眾熟悉的新老面孔悉數回歸。不同版本,“跨代”組合搭檔,這是人藝舞臺上難得的一次“聚首”,也是人藝人新老傳承,對劇院歷史的回望和致敬。《蔡文姬》演出將持續至5月3日。
《蔡文姬》劇照。
《蔡文姬》劇照。
三演“蔡文姬” 徐帆更走進人物深處
《蔡文姬》誕生于1959年,由郭沫若編劇,焦菊隱導演,朱琳、刁光覃、藍天野、蘇民、童超等藝術家出演。它既是中國話劇史上不折不扣的經典名篇,也是人藝總導演焦菊隱進行話劇民族化實踐的成功代表之一。
2001年,導演蘇民再次將該劇搬上舞臺,徐帆、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張志忠等加盟。2011年蘇民、唐燁聯合執導,于明加、濮存昕、閆巍、鄒健、劉輝等演員又組成新的陣容。
從2001年、2007年出演蔡文姬一角,到今年,徐帆時隔15年再與這個角色相遇。回憶2001年第一次出演蔡文姬,徐帆坦言自己除了年齡與這個角色相近,并不能演出人物“真正的味道”。徐帆表示,這一版的蔡文姬會更加成熟,如今自己做了母親,也有了更多的人生閱歷,心理會更穩一些,會更有底托一些,也會在演的過程中會去體會蔡文姬的味道。
她認為是這部戲培養了自己,“這個戲可以鍛煉演員的氣質、心胸和態度。我很慶幸遇到這個角色。”對于再度飾演這樣一個才情兼備的女性角色,她坦言自己的表演更加成熟。“因為我的閱歷增長了,更能體會角色。我想人無論對國家和家庭都應該傾注愛,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蔡文姬》劇照。
《蔡文姬》劇照。
《蔡文姬》是一個“詩句” 濮存昕:每一場演出都要去琢磨
“這個戲是一個‘詩句’,是一個很寫意的戲劇。”演員濮存昕表示,話劇的特性就是真實和浪漫結合,這個平衡點很重要,我們也是當做功課一樣的,每一場演出都要去琢磨。
2001年濮存昕是《蔡文姬》劇中的董祀,2011年“升格”曹操。此次再次出演曹操一角,讓這個人物一改觀眾印象中的霸氣,而是更加儒雅睿智,突顯了他文治武功的一面。
劇中所謂的“反面人物”周近,這次則被楊立新“正了名”。他不再是一個壞人,而是“好人辦錯事”。“這部戲是浪漫主義的極致之作。生活化方式就不一定合適,要敢于在舞臺上利用表演制造節奏,制造懸念,制造趣味,自己去充實細節。”楊立新說。
《蔡文姬》劇照。
“集體情感”通過舞臺人物精確演繹
“把老一代創作者的華彩篇章完美繼承,少走彎路,不拘泥于所謂‘別人用過了的手段,現代人需要另辟蹊徑’的‘創新’思想。”導演唐燁認為,今年為了人藝70周年而特意重聚的紀念版《蔡文姬》,用新老融合的陣容把幾代創作者的集體情感通過舞臺人物的精確演繹呈現給觀眾, 共同表現一種清新簡約、震撼人心的藝術風格。
唐燁表示,傳承并不意味著沒有創造,這一次的演出更被賦予了一種現代的詮釋和演繹。讓觀眾欣賞傳統美的同時,也能以當代人的理解去與歷史對話。此次劇中對情的處理更加細膩,家國情、夫妻情、母子情等委婉動人;對人物的解釋也更加豐滿,正面人物層次更多,“反面”人物更通情理。
有業內評價認為,《蔡文姬》的美學價值,觀眾欣賞這部作品時可以從多個維度去感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演員的表演——中國戲曲的唯美形式、劇作本身的浪漫主義情懷都化在演員表演中。一個步子,一個轉身,都可以看見對戲曲的借鑒與融合。一句臺詞,一個停頓,都可以讓觀眾在韻律中體會語言的準確含義,這就是《蔡文姬》考驗演員功夫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