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親愛的小孩》可以說是今年網絡電視劇中爭議最大的作品。相對于《小敏家》的都市情感輕松風,《心居》的小姨子之爭,《親愛的小孩》的風格更寫實,更有代入感。
這部劇之所以成為今年生活劇中的王炸,與演員們的精彩塑造和劇情的精心雕琢是分不開的。觀眾可以被《親愛的小孩》的劇情感動,因為里面充滿了細節。
在觀眾看來,方一諾和肖路離婚的原因是肖路背叛了他們的感情,但實際上,朱珠的出現只是他們婚姻破裂的導火索,劇中婚房鋪設的三個細節才真正顯示了他們婚姻中的問題。
第一個細節是方一諾的潔癖。離婚后,方一諾在離開前打掃了房子,而肖路進屋后的第一反應是換鞋。但事實上,在生活中,肖路并不是一個注重衛生的人。
沒有方一諾,的時候,家里到處都是外賣箱和啤酒屋。很多時候,方一諾在門口不情愿地催促肖路換鞋。其實這不是兩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而是兩個家庭的不同。
除了肖路,肖路的弟弟和母親都不是注重生活的人。另一方面,工薪階層的父母更關心生活質量,更注重生活細節。
方一諾離開婚房后的打掃衛生凸顯了兩家的不和,這也是這個大家庭在呵呵出生時鬧得沸沸揚揚的原因。
第二個細節是方一諾移動了婚房的電視。從一開始,方一諾就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她讓岳躍和婆婆記錄下吃飯和上廁所的細節,甚至是巴巴的顏色和排便的時間。離婚的時候,方一諾拿出一個小本子,把方一諾和肖路結婚以來的賬目都記了個清清楚楚。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離婚后的財產分割應該有明確的規定。但從感情上來說,畢竟兩人結婚了,感情和親情簡單的數字都可以數出來。
這個地方的細節也凸顯了方一諾理性時最讓肖路害怕的是什么,他太理性了,甚至不近人情。現在,方一諾不想在肖路搬電視時占她便宜。畢竟她自己的貸款,可以歸為白交的“房租”。這里的細節是方一諾性格的極端部分。
第三個細節是房子里的燈。方一諾走后,房子里有許多燈沒用了。肖路到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盞一盞地關燈。方一諾不是故意留下這盞燈,但她從來沒有關掉它的習慣。
這個細節在之前的劇情中也出現過,當時兩人還是夫妻,肖路經常抱怨方一諾不關燈,然后跟在她的屁股后面“打掃衛生”。當方一諾忍受肖路的邋遢和隨意時,肖路,作為她的丈夫,也容忍了方一諾的壞習慣。
但可怕的是,兩個人都沒有意識到對方在婚姻中為自己做了什么。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指責對方,卻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總的來說,婚房的這三個細節,揭示了家庭的隔閡,生活習慣,缺乏有效的溝通等等。這些問題加在一起就是這段婚姻不能長久的原因。
除了上述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我們還可以從“飲水”這個小問題上看出最適合方一諾的目的地。
3188eae1fe5e8?from=pc">電視劇一開篇,就講述了方一諾生孩子的劇情。生完孩子之后,方一諾整個虛脫地癱在醫院,自己的閨蜜婆婆都圍著剛出生的小孩。而此時最需要照顧的方一諾吃力地夠著桌腳的水杯,卻無人在意。
只有方一諾的母親,一進門就把眼神落在了方一諾身上,趕忙遞上水杯,滿眼都是心疼。
同樣是喝水,半夜口渴的方一諾求助身旁正處于深度睡眠的肖路,但肖路卻一動不動,怎么叫都叫不起來。最后還是月嫂給方一諾遞上了一杯溫開水,而方一諾也因為這一點點溫暖,差點痛哭流涕。
在和肖路的這段婚姻里,僅僅是“喝水”的細節,就讓方一諾看上去沒有依靠。但是謝天華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切。
方一諾和肖路離婚之后,經常和閨蜜、謝天華約在一起。而閨蜜的爽約,則大大增加了兩人的獨處時間。有一次兩人一起打羽毛球,方一諾意外摔傷,謝天華緊張地給方一諾包扎,很自然地遞給她一瓶水,然后還不忘囑咐“這水是涼的,慢點喝啊”。
在之后的劇情里,謝天華把自己多年來對方一諾的感情都擺在了桌面上。但是一開始,方一諾是排斥和抗拒的。直到她意識到禾禾需要一個爸爸,而謝天華不僅對自己足夠貼心,對禾禾也很負責的時候,她才慢慢放下戒備。
在兩人一起約飯的劇情里,方一諾主動問了一句“菊花茶你是不加糖來著是吧”。對于觀眾來說,“喝水”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這么小的細節都能被在乎,就說明兩人的感情不只是風花雪月的愛,還有觸手可及的陪伴,真實存在的依靠。
后續劇情的發展也證明,謝天華是一個更好的依靠,是方一諾更需要的丈夫。在這第二段婚姻里,才是健康的夫妻關系。
當然,《親愛的小孩》在劇情上的細節相當多。比如謝天華會下意識地用雙手接住禾禾的嘔吐物,比如肖路在離婚前會在外面吃一碗加了辣子的面,再假裝沒吃給方一諾帶沒有辣子的飯。
這些細節看似都不重要,但卻把生活的煙火氣拉滿。在國產劇的大環境里,《親愛的小孩》能做到如此地步相當不容易,而這也是這部劇能夠得到認可的原因。
當然,《親愛的小孩》還在熱播當中,前期關于電視劇制造焦慮的爭議如今看來也是無中生有。
畢竟這部劇在細節感上的真實、細膩,已經把劇中主角戲劇化的生活勾勒得相當紀實。而國產影視劇里,正缺乏這種細膩的劇情,真實的鏡頭。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