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的影響,如今國內影院的營業率不足50%,在這樣的境況下上線的一眾影片,無論是帶著怎樣強勁的噱頭而來,票房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這其中拿下票房單日冠軍的《神奇動物3》,已經上映13天,國內票房也沒能破億。
《神奇動物3》的故事內容與第二部一脈相承,單單是從這一點來看,就對觀眾設置了一定的觀影門檻。一部分老粉自然能夠將兩部作品的故事聯系到一起,但對于普通觀眾來說,很多內容都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神奇動物3》的品質下跌,是否意味著魔法世界審美疲勞了?事實上,IP本身具備鮮活的生命力,只不過這波韭菜割的缺乏水準,甚至連作秀敷衍觀眾的興趣都沒有,敘事像白開水,完全是為了完成任務,走流程的一部作品。
無用支線影響敘事節奏,單薄劇情缺乏實質性內容
如今的電影動輒以兩小時起步,《神奇動物3》也不例外,時長達到140分鐘。對于一部分優質作品來說,延長時間是為了讓敘事更加完整,但對于《神奇動物3》這樣一部故事情節本不復雜,且整體故事架構較為松散的作品來說,如此長的時間已經是在變相提醒觀眾,影片會有不少廢戲。
這部影片的重點放在了鄧布利多的秘密上,但看過影片之后很容易發現,所涉及到的秘密在前期的劇情中都似曾相識,雖然沒有明確的提及,但是卻以一種更為隱晦的方式向觀眾透露了線索。比如家族中最小妹妹死亡的原因,以及克雷登斯與阿不福思相認,這一點在前期的內容中都已經埋下了伏筆。
唯一讓人稍感意外是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之間的關系,并不只是朋友,而是對彼此有不能道與外人聽的情愫,但影片在表達這種特殊情感時也用了一種遮遮掩掩的方式,既然加入了這樣的設定,卻不能大大方方的把情感交代清楚,讓人如鯁在喉。
而這些秘密所引發的劇情也太過單薄,導致缺乏實質性的內容,使得影片并沒有那么多的看點,再加上時間太長,無用的支線過多,讓影片的敘事節奏變得緩慢而又拖沓。
推動故事情節的方式不是利用各種鋪墊和沖突,而是讓角色與角色之間以輸出對話的方式引出接下來的內容。老粉或許能夠接受這樣的方式,但普通觀眾在這樣的故事情節中很有可能昏昏欲睡。
神奇動物這一IP推出時,首部作品之所以能夠吸引觀眾,正是因為它與《哈利波特》同出一脈但又大不相同,在向觀眾呈現《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的同時,也加入了更多新奇有趣的神奇動物,它們擁有各種各樣的技能,或可愛,或呆萌,都十分討喜。
但是到了《神奇動物3》中,本該作為呈現主體的魔法部分被削減,不具備更多像《哈利波特》中斗法,空中追逐的新奇觀感,大部分元素都是在前作中已經讓觀眾見識過的,不過是在這部作品中復制粘貼,觀眾看的多了,自然也不覺得哪里神奇。
而神奇的動物作為這一系列IP的一大看點,除了前期加入了嗅嗅,皮克特等形象之外,后續新加入的神奇動物越來越少,觀眾最喜歡的嗅嗅和皮克特的戲份也寥寥無幾,這也致使《神奇動物3》不再神奇。
主要人物被“邊緣化”,情感及陣容轉變缺乏必要動機
雖然這部影片以鄧布利多之謎命名,但實際上真正的看點是在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之間感情上的了斷,在長篇幅的敘事中,影片交代了兩人過往的恩怨,以及他們之間的感情到底有多么深厚,繼而推出兩人的終極對峙。
盡管這不至于成為讓觀眾大吃一驚的秘密,但是在角色塑造上依然是有用的。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人都被“邊緣化”,尤其是主要人物,更是成為劇中的陪襯,反倒是一些配角被拿來當做重點刻畫。
一部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往往有更多值得被發掘的點,《神奇動物3》中的男主角紐特以及女主角蒂娜都有著不錯的觀眾緣,將兩人當做描繪的重點,也會起到更搶眼的效果。但是紐特在影片中只承載了串聯故事的作用,更傾向于沒什么看點的工具人。
女主角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關鍵時刻出場,大多數時候都看不到她的身影,《神奇動物3》將女主角的戲份弱化,也就意味著人物塑造失敗,在后續的故事內容中如何再一次吸引觀眾目光,讓女主角起到主角該有的用途將是最大的難題。
作為影片中為數不多的麻瓜,雅各布的人物設定原本十分討喜,雖然較為套路化,但卻能夠為影片帶來不少笑點,起到調節沉悶基調的作用。在這部作品中,雅各布的性格并沒有被深入刻畫,他的感情線也流于俗套。
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每一個配角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觀眾也很期待他們的命運走向,而一個好的配角對于影片也能夠起到推動作用,會為IP吸引更多的觀眾。但《神奇動物3》卻讓雅各布的魅力喪失,沒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刪掉這一角色似乎也無可厚非。
人物被“邊緣化”是一方面,還有一部分角色的情感以及陣容轉變缺乏動機,使得觀感較為割裂,很容易就被觀眾抓住這部影片的邏輯短板。
法國巫師出場時能夠搶走一部分注意力,他作為臥底進入格林德沃的團隊,但影片并沒有交代清楚他為何要做臥底,而之后再次回到主角團隊時,依然沒有交代清楚原由,這就使得人物的每一個行為都讓人不解。
盡管這很有可能是《神奇動物3》為后續影片埋下的伏筆,但在這部作品中都無法讓觀眾認可角色,即便IP把網鋪的再大,后續的作品也不過是讓觀眾棄之如敝履。
而鄧布利多與兒子之間的感情,也是莫名其妙地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影片完全可以將其歸納于血緣關系的天然羈絆,但卻偏偏要用就沒什么說服力的臺詞輸出來達成這一目的。《神奇動物3》究竟有多么敷衍,從這些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卻沒有用心的情節就可見一斑。
續作持續炒冷飯,神奇動物IP陷入不倫不類
《神奇動物》系列作品與《哈利波特》十分相似,其描繪的魔法世界本就是一體的,只不過《神奇動物》更像是《哈利波特》的衍生之作,擴大了《哈利波特》的魔法宇宙。
但《神奇動物》系列作品的表現顯然不如《哈利波特》,從作品的口碑就能直觀地看出《哈利波特》系列能夠做到維穩,但《神奇動物》卻是一降再降,原本神奇動物IP的主創打算拍三部,由于第一部太過成功,延長到了五部,資本的貪心注定了神奇動物IP要走向覆滅。
對比這兩大IP,《哈利波特》之所以漸入家境,讓觀眾越來越期待后續的作品,正是因為它的主線十分明確,正反兩派之間的斗爭就是最具吸引力的內容。再加上前期劇情中對于伏地魔形象的刻畫十分詳盡,讓觀眾感受到了他的強大實力,才讓后續霍格沃茲與伏地魔的PK更有看點。
但《神奇動物》的主線劇情卻并不明朗,首部作品用一個全新的視角打開了與《哈利波特》所描繪的魔法世界不同的另一個新世界,各種神奇動物帶來的奇幻感徹底征服觀眾,但到了第二部就直接轉折到了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之間的愛恨情仇,到了第三部又是最沒特色的正邪之爭,敘事主線逐漸趨向《哈利波特》。
這也很難不讓人質疑《神奇動物》系列續作在持續炒冷飯,炒的還不是自家IP,而是受眾群更為廣泛的《哈利波特》,這就致使神奇動物IP逐漸陷入了不倫不類。
《哈利波特》系列十分經典,如果《神奇動物》也能夠學到它的優點,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但僅僅只是在主要角色的塑造上,《神奇動物》就已經輸得很是徹底,格林德沃作為系列中最大的反派,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格林德沃只有被塑造成與主角勢均力敵,甚至遠遠強于主角的形象,才能夠讓觀眾信服,這樣一來,主角團隊打不過對方,成長線才更具看點。但格林德沃身上的槽點實在太多,不僅管理能力不行,個人實力也不足以讓人相信主角團打不過他。
可以看得出來,《神奇動物3》的節奏已經徹底失控,觀眾對這樣一部優勢不夠明確,但處處都顯露出弊端的作品必然不會買賬。由此可見,即便是有著不錯受眾群的強勢IP,一旦拍成了爛片也沒有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