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將至,國產劇比北方的天氣更早地迎來凜冬寒潮。從11月份至今,有十幾部國產劇同時開播,然而,“新品區”卻少見精品,不斷尬出新高度,迎來群嘲滿地。今年國產第一爛劇究竟能花落誰家,答案尚未揭曉。
這其中,“翻車”最嚴重的要數打著“亮劍”旗號的《雷霆戰將》、新《鹿鼎記》以及號稱新版《半生緣》的《情深緣起》。它們都有個共同特點,均改編自曾經驚艷過歲月的大IP。然而,頂著“新版”“最新”的名頭,外表看著鮮亮,內里卻是破敗不堪。
李云龍怎么也想不到,獨立團的將領可以住在大別墅里發號施令,將士們上戰場也要穿著筆挺的軍裝,抹著厚厚的發蠟,抽雪茄耍酷,得勝歸來對心上人投去霸總式的深情電眼。
這些劇集的垮掉,揭露了一種趨勢:翻拍經典的捷徑,不是那么好走。
近些年,翻拍經典成了一種潮流,只是改得好的寥寥無幾,多數被之前的“珠玉”比成了“瓦礫”,如陳翔版的《尋秦記》《新流星花園》、翻拍自日劇的《深夜食堂》等。然而,資本、主創團隊卻為何還樂此不疲地走在翻拍經典的路上?因為經典IP已經擁有了良好的觀眾基礎與市場價值,更自帶話題和熱度,具備炮制爆款,收獲話題度、流量、熱搜的元素。從投資的角度看,翻拍是門好生意,再爛都有人看,改編得好是幸運,即使口碑崩盤也不會缺少討論度,橫豎都能出圈。
于是,我們看到,一波翻拍劇撲街了,后面還有一堆翻拍劇準備接棒上新。新《鹿鼎記》口碑崩盤了,還有《倚天屠龍記》《神雕俠侶》等六七部劇作已經立項,曾經爆紅的《上錯花轎嫁對郎》《粉紅女郎》的翻拍劇也已經在路上。
不過,翻拍總不能原樣照抄,重新寫作業總是要出“新”,在一次次的翻拍中,主創團隊都會絞盡腦汁,細節上不斷變味兒,往往改編后的新劇集除了角色名能對得上,原作的精髓早已不復存在。喊著“尊重原創”的口號,卻打著追求炮制“爆品”的主意。如《雷霆戰將》主創們面對如潮惡評,依然認為追求“熱血男團化”的創作方向沒有走偏。新《鹿鼎記》導演馬進稱該劇的風格是歡脫無厘頭,受眾定位是00后和10后。如此下沉的抉擇,帶來了整體的低幼質感。之前爛劇出來是80后、90后被拉來擋槍,現在輪到更年輕的一代人來背鍋了。
如今,有創作力的內容生產者們被重新看見。如今年“迷霧劇場”憑借《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成為最響亮的品牌,即便在年底一堆爛片中,也有制作精良的《大秦賦》為這個行業挽回一點顏面。那些用最大誠意創作的團隊,用扎實的高質量作品收獲了不俗的口碑,這不僅激勵著他們前行,更讓人期待,這點星火在影視行業漸成燎原之勢,多點對藝術創作的敬畏,多些對觀眾的尊重。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