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砍柴書院-草原妹兒
上映6天,票房成國慶檔冠軍,豆瓣評分從7分升至8.1分,成為今年繼紅海行動之后第二個超過8分的香港大陸合拍院線電影。
這就是剛上映的國慶檔黑馬電影—《無雙》,更有評價說它的存在,證明了“港片沒死”。
提到港片,記憶總會退回到上世紀的80,90年代港片的黃金年代。那時整個香港電影產業風靡全亞洲,被稱作東方好萊塢。
周星馳、林正英、周潤發、成龍……東方好萊塢孕育的巨星數不勝數。
物極必反,90年代后期,香港本土電影市場逐漸萎縮。相反地,內地影業市場迎來了發展井噴期。自此,香港電影人紛紛北上內地。
文化背景有差異,審核制度沒摸清,香港電影人水土不服,急急忙忙殺進內地電影市場,投大價錢搞出了《七劍》和《新宿事件》,卻沒能在內地影院上映。
之后的潮流演變,內地影視圈流量至上,鮮肉橫行。
全球影視圈又是電腦特技的天下。
香港電影著急了,馬上迎合市場,追上潮流,卻是東施效顰,一些爛片就這樣應運而生。
新路不通,那就炒冷飯,炒自己當初的老IP,情懷冷飯。截至目前,這些冷飯IP電影的豆瓣評分有《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3.5分,《大話西游3》3.6分,《澳門風云》系列最低3.9分,最高5.6分。
雖然對老港片有情懷,但是,觀眾畢竟不傻。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港片已死的論調不脛而走。
王晶導演曾經對這一說法,表達過強烈的不滿。近幾年的內地票房佳作,《美人魚》《智取威虎山》《中國合伙人》都是我們香港導演的作品。你們為什么還是要說港片不行了,說我們香港電影人不行了。
但觀眾最清楚,這些電影已經失去了港味。而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東西。或是像周星馳用喜劇詮釋平凡生活中的不幸與努力,或是像《古惑仔》里的江湖兄弟情誼,亦或是周潤發用美元點煙的大俠風范……
周潤發用美元點煙出現在《無雙》預告片里的時候,我卻并不驚喜,還在擔心,又是一部炒IP的爛片。
而看完《無雙》,心頭一陣舒爽,港味真的回來了。
對“犯罪”的深入挖掘
李問(郭富城飾)畫畫臨摹天才,不能原創,只擅長模仿大師。沒人承認他是藝術家,全部當他是個做贗品的行家。
李問的女朋友阮文(張靜初飾)和李問恰好相反,她畫畫的原創能力強,十分受畫商們的喜愛。二人由于繪畫造詣上區別太大,最終還是分道揚鑣,傷心分手。
畫家(周潤發飾)祖傳三代都是假鈔販子,看上了李問的天分,成邀他一塊做最新版的美金假鈔。
假鈔算是香港犯罪片中的老梗,這次老梗玩出了新意。
劇組做了調研,在上世界90年代,世界上每天流動的40萬億美金中,假鈔就占200億。與想象中的兇狠暴徒不同,這些假鈔制造者很多都是從事藝術工作的,制假鈔就如同在制作藝術品。
一張假鈔的制作工藝,有繪稿、制模、凹印、檢驗等,完整下來要近十幾道工序。
假鈔犯罪要拍到讓人信,那就將這套完整的制鈔工藝,真實的還原出來。這些制鈔流程,劇組拍攝時完整的走了一遍。據傳說真的被他們造出了影片效果中的美金。在影片拍完之后,趕快默默燒掉。
《無雙》整整一半的篇幅都是在展示怎么做出“比真的還真的假鈔”。
繪稿:要求手繪細致到,富蘭克林衣領上那行放大鏡才能看到的小字“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印刷:必須用市面上沒有的凹版印刷機,最后是從蘇聯解體的東歐國家買來的前債券印刷機。
水印:用三張紙壓在一起,將有水印畫的夾在中間,這樣才能靠近真鈔水印效果。
油墨:100元的1 0 0三個數字要用專業的變色油墨。前期靠搶,后期是李問自己研發配制。
“比真的還要真的假鈔”制作完成之后,仿佛會看到這些假鈔販子身上閃耀著匠人的光輝。
更有豆瓣網友看完這段制鈔過程之后,忍不住感慨“美術專業看了會沉默,金融專業看了會流淚。”
港片曾經能輝煌,與老港片“盡是過火、盡是癲狂”的電影氣質是分不開的。
粗暴的講,有一種所謂的港味,就是把“犯罪”拍得深入又刻骨。
《無雙》能將一個制鈔執著的拍到如此境界,味兒也就足了。
導演不再急功近利
對不起,我是警察
莊文強導演曾做編劇,代表作品有《無間道》,《竊聽風云》系列。這次的《無雙》是莊導第二次獨立指導電影。
為了保證故事吸引力,又盡可能加入周潤發槍戰片元素。光劇本,莊導就打磨了十年。
莊導認為黃金年代以發哥為代表的港產槍戰片,里面柔和了中國的武術和舞蹈,還有吳宇森的特色慢鏡頭,到現在都是最完美的。
“從《臥虎藏龍》之后,就再等發哥繼續拍自己喜歡的電影,等了好久了。既然一直都等不到,那我自己來寫好了。”畫家這個角色,莊導就是按照發哥的形象來寫的。
發哥看過劇本后直接霸氣回應“你這個角色,除了我,還有誰能演?”
畫家在人物設定上,就有老派江湖大佬氣質。重視行規,講江湖道義,強調做人就要做主角。真愛一個女人的話,就要傾盡全力去爭取到她。
發哥在無雙中表現驚艷。標志性的油頭西裝造型,縱使已年過60,魅力一如從前。左右開弓兩把AK-47與仇人火拼,完成度瀟灑流暢,威風不遜于當年的《喋血雙雄》。有00后看完影片后驚呼,終于知道你們為什么都叫他發哥了。
發哥還是那個發哥,一直都沒有變。對比下《澳門風云》和《無雙》之間差距,是誰把發哥用爛了,大家一目了然。情懷不怕被致敬,關鍵看你是否用心。
記得有次莊導采訪時曾說“人人都說港片已死,我都沒有死,港片怎么會死。”相信有這樣尊重情懷的電影人在,正宗的港味兒就不會流失掉。
進擊的港片,從內核上提升
警察抓到李問,假鈔大佬畫家卻音信全無。阮文來警局解救李問,為了獲得保釋出獄,李問配合警察逮捕畫家。
李問保釋出獄之后,劇情開始反轉。原來真正的假鈔大佬就是李問自己,為了脫罪,他編造出一個畫家的形象來蒙騙警察。
來救他的,也不是真的阮文,是他曾經在炮火中解救的秀清。秀清臉部受傷,李問讓她整容成阮文的樣子。
雖然是模仿《非常嫌疑犯》的結局設定,莊導的反轉玩的更大。不僅在反轉了誰是真罪犯,還徹底反轉了李問這個人。
史航評價無雙,就好像你在吃一桶爆米花,結果吃到最后,突然發現桶底下寫著“胖死你”三個字。無雙就是,開始以為自己是在看一部熱鬧過癮的槍戰爆米花。看到最后發現被編劇騙了,被劇中的人物騙了。開始對劇中的罪犯產生同情,開始被他扎心。
真實的李問是他編造故事里面的畫家與李問的二位一體。有造假天分,有畫家心狠手段,也有李問的情感。
李問的一生都在假中打轉,做假鈔,談生意要用畫家這個假身份,連愛人也是找了個假的替身。李問就是要堅信,“有時候,假的比真的好”。
秀清是真心愛著李問的。但是,她辣眼一直做李問對阮文的感情替身,最后選擇和李問玉石俱焚。李問死后,警察去拜訪了真正的阮文。阮文看到李問的照片說,我記得他,他是我在加拿大的鄰居。阮文從來就和李問,沒有過真實的感情接觸。
李問和秀清的結局,意味著他最終被自己打造的假所反噬。真假大戰的結局,假的最終還是輸了。
以前,港片描繪都只是江湖爭斗的沖突,小城大事的矛盾。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都是受警還是匪,正還是邪這些對立因素來決定。《無雙》讓我們看到了港片的故事內核,再保留原特色之后,也開始向更宏大的人性層面去探索,這就是無雙的進步。
其實,港片會死,本身就是個偽命題。雖然,純正港味的優秀影片再減少。但是,那些深耕內容,拼搏敬業的香港電影人,還是始終活躍在的整個華語影壇。只要他們堅持自我,用心做電影,不再盲目的追趕流量和票房。
港片一樣可以再創輝煌,無雙就是最好的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