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功夫》之后,再無周星馳。
因為那個肆無忌憚的笑聲,再也沒有出現在之后的熒幕里。
確實,《功夫》之后,星爺的電影雖然熱度直沖云霄,票房更是連創佳績,但是口碑卻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一如既往的“很周星馳”,也有更多人說“我已經不欠星爺電影票了,以后也不會再去看了”……諸如此類的失望。
那么這次,可能在2022上映的《美人魚2》,會帶來什么樣的成果呢?
我先說出我的結論,票房依然喜人,口碑繼續下跌。
為什么這么說呢?
關于票房,我堅持絕對不差的理由有兩點。
周星馳的標簽依然具有效力。
憑借在香港幾十年的大殺四方,星爺的無厘頭風格造就了無數經典。“愛你一萬年、我養你啊、想學啊我教你啊……”那些無數的臺詞與畫面讓影迷們如數家珍,陪伴了整整兩代人的成長,其粉絲量可謂既有基數又有厚度。
盡管最近的電影口碑兩極分化,但新電影的動向,卻總能燃起粉絲的新期待。
畢竟,周星馳的電影如同張學友的演唱會一樣,看一次少一次。而影迷也愿意相信周星馳那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依然可以在這片早已口味刁鉆的市場里找到新方向。
對于我來說,也依然對星爺電影抱有的期待,但究其原因,大抵是不愿意承認無厘頭喜劇窮途末路的事實吧。
疫情的陰霾讓影迷迫切期望再度走入影院。
今年的疫情是一場災難,大家眉頭緊鎖,各地封控管制,市場有待復蘇,大眾渴望娛樂與消費。
在這樣的背景下,票房的增量勢必會好于往年。
一旦《美人魚2》上映,其喜劇標簽勢必會讓這部電影成為消費者首選,高票房自然不在話下。
關于口碑,我堅持繼續下跌的理由有三點。
細心的影迷不知是否發現,從《功夫》里的如來神掌,到《長江七號》的可愛萌物,然后是《大話西游》的群魔亂舞,最后是《美人魚》的鐵板章魚……
星爺的攝制重心逐漸偏往了另一個方向,就是特效。
特效的使用成為了星爺電影的最新標配,而本該于2020年就上映的《美人魚2》,據說也是因為星爺不滿意特效,而進行優化延期。
有人會說不絕對啊,你忘了《新喜劇之王》嗎?
對于這個我只想說,當一個制作人只能去炒冷飯玩老梗的時候,他就真的江郎才盡了。
縱觀星爺近幾年的電影,好壞不說,離無厘頭喜劇的風格,卻是越來越遠了……
比如說《美人魚》,它讓我們見證了華語票房的奇跡,但自詡幽默的情節也讓我尬出了天際:
比如“滾”這個段子,放在20年前或許會更有靈氣。
比如沒有演技的配角客串,想接一把地氣卻戳中了尬點,隨性且不專業。
比如鐵板章魚,小豬的表情已經很努力了,但是他無法領悟星爺的喜劇精髓。
喜劇的內容里,沒有跟上時代,沒有走進群眾,沒有周星馳。
這三點,其實從《西游降魔篇》和《喜劇之王》里,我也看出了一些情節呈現上的乏力和掙扎,他就像一個趨勢,讓我慢慢摸到了以后電影的模樣。
所以這一部《美人魚2》,上來已經先輸了一陣。即使有了華麗的票房,其背后也僅是商業化的表現,本質卻是無厘頭喜劇的落幕。
本人作為星爺的影迷,并沒有唱衰的意思,或許那個在小時候看他的電影捧腹大笑的我,已經長大了。
加上熒幕里不再有他的顛笑之后,總覺得后續作品空有形和意,獨少了一份神韻。
由衷希望星爺的電影,可以裝載他巔峰時期的靈魂,也希望可以有一些突破和新鮮,讓他的時代可以再一次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