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賈玲首度導(dǎo)演的《你好李煥英》徹底爆了。
某平臺預(yù)測本片的總票房,達(dá)到了驚人的51億。
不管如何,賈玲首當(dāng)導(dǎo)演的就取得如此成績,真可謂是可喜可賀。
因為《你好李煥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現(xiàn)在整個中國電影市場和主流輿論對于電影,對于賈玲,對于主演張小斐;再到背后的東西展開了各種各樣的討論。
伯光君從另一個角度展開也來討論一下吧!
那就是中國那么多的“舞臺喜劇”的團隊,為什么就沈騰的開心麻花,與賈玲的“大碗娛樂”在喜劇電影上走出來了。
趙本山的“遼藝”,郭德綱的德云社為何就“支棱”不起來了呢?
“舞臺喜劇”與舞臺喜劇團隊
可能大家不太清楚這個“舞臺喜劇”是什么意思?
其實就是與電視劇,電影,網(wǎng)絡(luò)喜劇等線上喜劇來講,“舞臺喜劇”就是能與觀眾面對面的線下的喜劇表達(dá)形式。
相聲,小品,話劇,夜場等等——
它們當(dāng)然也在電視機上能看,前幾年大量喜劇類綜藝節(jié)目還將中國幾大“舞臺喜劇”團隊,用電視綜藝方式推動了一把。
但是不管是相聲,小品,還是話劇等等喜劇形式。
其公司團隊和大量從業(yè)者的主要市場,基本上還是各種各樣的“舞臺表演”。
目前中國幾大舞臺喜劇團隊,遼寧民間藝術(shù)團,德云社,開心麻花,包括賈玲的大碗娛樂。
雖然他們拍電視劇,拍電影和上綜藝也非常賺錢。但是這些喜劇團隊的基本盤,仍然是各大城市的線下舞臺。
相信喜歡相聲的觀眾都知道,這個德云社線下真的一票難求。
而《萬萬沒想到》的萬合天宜,《大俠盧小魚》的盧正雨,《屌絲男士》的大鵬。
與其它舞臺喜劇團隊有著較大的區(qū)別。
除了遼寧民間藝術(shù)團,德云社,開心麻花,大碗娛樂。中國舞臺喜劇還有高曉攀的“嘻哈包袱鋪”,西安的“青曲社”。
這類各省市民間“舞臺喜劇”團隊,如果要展開講就不計其數(shù)了。
但進(jìn)軍中國電影喜劇的“舞臺喜劇”團隊,目前還是要數(shù)開心麻花,與憑借《你好李煥英》可能成功的大碗娛樂最為成功。
如果要講到中國的“舞臺喜劇”領(lǐng)域,趙本山、郭德綱等人都是前輩。
那么,為何他們沒有支棱起來呢?
趙本山,郭德綱與影視劇的成績
趙本山與他的“遼藝”,郭德綱和他的德云社不混影視劇顯然是錯誤的。
1、趙本山與“遼藝”的影視情況
與趙本山一輩的喜劇人是馮鞏,潘長江,郭冬臨等人。
比如2006年,趙本山主演的《落葉歸根》仍然是中國公路片的一個經(jīng)典。
趙本山影視劇不行不是說他作為影視演員不行,而是整個“遼藝”團隊打造的喜劇影視劇,不像開心麻花和大碗娛樂那樣成功。
“遼藝”旗下的喜劇人太多,不少人更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喜劇人。
宋小寶,王小利,小沈陽,丫蛋,宋曉峰,大鵬,程野,后來憑借綜藝火的文峰。
這些人不是沒有演過影視劇,相反還是國產(chǎn)影視劇的常客,有的人還有不少經(jīng)典的作品角色,但以整個“遼藝”團隊打造的影視劇。
這些年算來算去,似乎也只有一個《鄉(xiāng)村愛情故事》系列。
趙本山弟子小沈陽在前幾年轉(zhuǎn)型導(dǎo)演拍過電影《猛蟲過江》,但是口碑質(zhì)量和票房都很一般。
不過,他和同樣當(dāng)導(dǎo)演拍電影,《煎餅俠》票房還破記錄的大鵬一樣,兩人都更像是單干了,與整個“遼藝”團隊拍電影關(guān)系不大。
這是“遼藝”整個團隊在中國喜劇影視劇領(lǐng)域的發(fā)展情況。
2、郭德綱與他的德云社
有一說一,郭德綱和德云社是趙本山和“遼藝”的晚輩。
但郭德綱和他的德云社在影視劇的發(fā)展上面,結(jié)果明顯就和“遼藝”類似了。
郭德綱自己,于謙,岳云鵬,郭麒麟,張云雷等等。
德云社旗下的喜劇人作為演員參演的影視劇不少,其中于謙,岳云鵬和郭麒麟,明顯在演員道路上發(fā)展得最好。
于謙參演了《戰(zhàn)狼2》,主演的電影《老師好》成績都不錯。
岳云鵬不用多講,從《慶余年》到《贅婿》,德云社公子郭麒麟只怕真要成功轉(zhuǎn)型為演員了。
郭德綱自己在影視演員上的成績,就只能說一般了。
而德云社也不是沒有拍過喜劇電影,其中最盛大的一次,大概還是2018年的電影《祖宗十九代》。
除了德云社自己,還拉吳京這樣的大量重磅演員客串。
但是這部電影的質(zhì)量口碑,票房成績就不用講了。
除了郭麒麟,岳云鵬,于謙等人以演員身份接了些影視劇,德云社自己可再沒有再拍過什么喜劇電影了。
趙本山,郭德綱還能否支棱起來?
這里指的還是趙本山的“遼藝”團隊,與“德云社”整個公司團隊。
他們能否成為像開心麻花,大碗娛樂那樣在喜劇電影上面有所建樹,甚至像開心麻花那樣成為中國喜劇電影界的中流砥柱呢?
答案是至少從目前來看,只怕是很難的。
相信很多人早就已經(jīng)知道了原因,一部電影最重要的都是劇本,演員當(dāng)然也重要,但是劇本明顯是最重要的。
開心麻花能夠成功,主要原因是這個團隊是做話劇起家的。
同時,開心麻花那些通過話劇訓(xùn)練的一票演員。
他們的演技也更加的適合影視劇,在影視表演上違和感更少一些。
我們仔細(xì)想想,這幾個喜劇團隊拍的喜劇電影。雖然各有各的缺點,但開心麻花拍的喜劇電影,所謂的電影感明顯要強得多。
開心麻花進(jìn)軍大銀幕的首部電影是《夏洛特?zé)馈贰?/p>
如果不詳細(xì)去摳演員表演時的話劇感,整部電影的故事架構(gòu),敘事推進(jìn),情節(jié)和角色的邏輯細(xì)節(jié)等等。
與大量的喜劇電影沒有多大的差距,而且喜劇元素處理與演員演技都很成熟。
“遼藝”沒有拍出什么較出名的電影略過(小沈陽,大鵬導(dǎo)演電影不計算在內(nèi))。
德云社拍的電影最出名的還是《祖宗十九代》。
這部電影故事結(jié)構(gòu)像游戲闖關(guān),就是岳云鵬飾演的男主角因為太丑,所以不斷穿越去找自己的祖宗,在每一代祖宗那里發(fā)生了些事。
但電影的敘事是靠客串的明星在推,喜劇元素全靠段子去堆。
這樣處理也不是不行,但很明顯頂多用一兩次。而且《祖宗十九代》還是第一次用,因為敘事和喜劇元素太弱都導(dǎo)致電影票房不太行。
很明顯,這樣拍喜劇片明顯是走不通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同樣是小品,賈玲的《你好李煥英》為何成功了?
除了沈騰+喜劇+賈玲的bufff。
單獨從電影語言來講,這部電影的“小品屬性”仍然很明顯,也是現(xiàn)在那些批評電影的觀眾的主要觀點。
不過,這部電影的故事結(jié)構(gòu),敘事推進(jìn)還是比較完整的。
這個方面不是沒有問題,而且賈玲的電影技法也非常的青澀。
但從開頭假證件的現(xiàn)實壓力,到母親意外出車禍的悲痛,再到穿越企圖改變歷史。中間先是打排球第一次推動,然后賈曉玲給電影票撮合沈光林第二次推動,再然后是三方劃船鬧肚子第三次推動敘事。
最后是李煥英和賈曉玲父親早就好了,最后是結(jié)尾前的反轉(zhuǎn)。
中間還夾雜著賈曉玲與陳赫的冷特的感情線,這個線索整體來看處理不太好。
整部電影故事劇情的起承轉(zhuǎn)合,角色情感塑造還是有條不紊的,尤其是結(jié)尾前那個反轉(zhuǎn)。把前面不符合邏輯的敘事,一些演員表演古怪的地方全部都理順了。
最后再輔以真誠的親情力量,整部電影便徹底成了。
目前來看,除非“遼藝”和德云社找專業(yè)導(dǎo)演(還得是優(yōu)秀的喜劇導(dǎo)演),否則按照現(xiàn)在這樣的團隊來拍喜劇電影,這個難度還是很高的。
因為搞小品和搞相聲的,在拍電影上確實沒有搞話劇的有優(yōu)勢。
這也是賈玲下一部電影的難點,因為《你好李煥英》真的太難得了。
ps:話說春節(jié)檔另一部電影《人潮洶涌》,導(dǎo)演饒曉志之前也是搞話劇的,而且那邊電影語言簡直杠杠的。
尾聲
國內(nèi)某些“影迷”還是嗤之以鼻的,覺得這種“話劇電影”根本不叫電影。
實話實說,開心麻花的電影話劇感太重是個問題,自從《夏洛特?zé)馈泛笙矂∑|(zhì)量越來越差是個問題,同時喜劇電影的原創(chuàng)性不足都是問題。
更不用提,現(xiàn)在賈玲橫空出世的“小品喜劇”電影了。
比如“開心麻花”后面還有大量喜劇電影,其中原創(chuàng)作品也有不少。賈玲的“大碗娛樂”目前只有一部《你好李煥英》成功,希望她能再接再厲吧!
至于趙本山和郭德綱,他們或許早就不看重這個了吧!
但是“遼藝”和德云社下面的一大票喜劇人,這個便只能靜觀其變了。
關(guān)鍵詞: 喜劇電影 夏洛特?zé)?/a> 目前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