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絕對是國產劇中的獨有的題材。
它構建的一個宏觀世界,正是源自古代流傳下來的古墓。盜墓題材,更是一個大IP,有天下霸唱,南派三叔這些盜墓系的小說代表。
盡管,文學作品驚艷,但是影視劇改編卻是一波三折。
都已經成了玩壞的IP。
但所幸,今年的兩部盜墓國產劇,大有一改之前的“爛劇印象”。第一部就是潘粵明主演的《龍嶺迷窟》,創下了該系列的最高口碑。
另一部就是這次要聊的《盜墓筆記》延續之作。
《重啟之極海聽雷》
這部劇,如今位列豆瓣華語口碑劇集榜榜首,評分8.1分。
自播出之后,貓眼的全網熱度值就達到了第一位,可以說,相比前作,這部劇的每一根毛孔,都透露著爆款的潛質。
究竟質量如何?總結起來,有質量,有感覺,更有用心。
真正有一部能和《龍嶺迷窟》相媲美。也不再是蹭IP,劇情混亂,和五毛錢特效的爛作。
比如,吳邪這個角色。
對于《盜墓筆記》來說,前前后后已經換了五任,每一個形象都讓人難以真正入戲。
最好的一個,還要屬于秦昊在《沙海》(豆瓣口碑6.5分)中飾演的吳邪。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在死亡邊緣徘徊的人設。
所幸,這次南派三叔親自上陣。
朱一龍飾演的吳邪,一部拍爛的“盜墓劇”,怎么就翻身成了口碑佳作。
“重啟”之下的極海聽雷
“重啟”這個詞,耐人尋味。
它不僅有一層塵封已久的古樸味道,更有一種另眼相看的期待感。
它和《盜墓筆記》一脈相承,并且由《聽雷》《黃河鬼棺》以及《盲塚》三部分組成。
透過主人公吳邪的第一視角,講述了人到中年的吳邪,再次踏上冒險之旅的故事。
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首先,它營造了一個層層遞進的“局”。敘述節奏上,看似比較緩慢。其實,它有條不紊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第一集,交代了吳邪與三叔的過往,以及對他產生的影響。
相關資料圖
什么才是命運?
它不僅是在探討故事,也是在探討人性。
吳邪就是一位深處命運漩渦中的人,一方面掛懷于三叔的蹤跡,另一方面又有一身病痛。
他是一個理想與現實的化身,徘徊在虛幻的世界之間。
他是王胖子口中的“天真”,三叔失蹤后,對于責任的堅守。同時也是不甘命運的羈絆,沉浸在生活中的負罪感。
他就是這樣一個復雜的人。
但最終,通過這個局,一步步從南海王墓,到十一倉,再到雷城。使自己真正得到解脫。
古人精密的聽雷系統背后,是對盜墓探險的一種折射。
都通過雷聲,表達了它的復雜。
雷聲看似不起眼,但細品之下,另有一番滋味。
最后,是整個冒險故事的跌宕起伏它不僅是講述一個故事,而是通過人物的命運,不斷推動著整個故事的發展。
吳邪的生死局,就注定不會是一個節奏緩慢的劇情。
早已經為觀眾,布下了層層的機關,一環扣著一環。讓整個故事,有一種難以釋手的留戀。
相比《龍嶺迷窟》,這部劇在整體布局上,明顯更加宏大。
朱一龍成“吳邪”經典人設
對于吳邪這個人物,是《盜墓筆記》中的主要角色。
吳邪這個人,是經歷了人生的坎坷遭遇。從第一次跟隨三叔下斗開始,到遇見張起靈,王胖子等兩人,組成鐵三角。
就緊接著,開始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謎團。
各種匪夷所思的冒險,也使得他早沒有了剛開始時的心性。
三叔在塔里木消失,張起靈替吳邪前往長白山,守護青銅門。到十年后,三人的歸隱。
整個過程,可以說是吳邪的前半個人生經歷。
而《極海聽雷》則是,中年的另一段故事。可以說,此時的他,早已厭倦了生活,油膩,謹慎成了他的本性。
劇中王胖子登場的那一幕,兩人通過門縫,來認識彼此。
透過鏡頭,能夠看到王胖子的出現在鏡頭前,但是,吳邪只是一個眼睛。他在思考,而朱一龍翻白眼的模樣,更像一種放松警惕。
朱一龍一副睡袍加劉海掃帚頭的形象,也是中年人的典型。而他暴瘦的臉型,凸起的眼袋,以及松垮的皮膚都是一種吳邪中年“疲態”的展現。
小說中的“吳邪”,在經歷了三叔失蹤后,身患重病,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精氣神。
朱一龍的消瘦,從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人物基本特征。另外,盡管吳邪終日消瘦,但是卻并不真正的頹廢,當發現三叔的線索后,又一次充滿了希望的眼神。
總體來說,朱一龍真正的將吳邪的那種對命運的掙扎,對自我的反抗,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很好的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重啟之極海聽雷》作為一部盜墓劇,從名字就能夠看出,南派三叔的野心回歸。
不過,真正的將一個故事講好,還在于一種絲絲入扣的冒險氛圍,以及一種對于故事的真實呈現。
還是很期待這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