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矛盾沖突最激烈的,當屬郭俊辰和董力的《悲傷逆流成河》。因為這部作品,老戲骨李誠儒給出了“如坐針氈”“如芒在背”的犀利詞語,場面一度尷尬,氣氛凝固。
自然,郭敬明不會坐以待斃,聽完李誠儒的批評,他先是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說演員的呈現的不好,是自己沒有調教好,然后說《悲傷逆流成河》是一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小說,之后說了一句金句,想必大家都很贊同,那就是“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的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所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兩位新人演員表現的自是不如人意,曾在熱播劇《少年派》中飾演錢三一的郭俊辰,沒有表現出演技的游刃有余,運動員出身的董力,和對手連眼神都沒有交流,更是沒有任何神韻。反而是助演任敏,更投入一些。
(相關資料圖)
郭敬明選擇了郭俊辰,這在大家的意料之中。這時候,沙溢問董力:“大力,你就要離開這個舞臺了,有沒有什么對四位導演所說的話?”
然后,他勇敢地說了一句:“我來到這個舞臺,就是想問問四位老師,我到底能不能成為一位演員?”
底下一片歡呼,很多演員說“問得好”“有勇氣”“真棒”。
陳凱歌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了一個小故事。他在拍《妖貓傳》的時候,要拍一場雪戲,可拍戲的地方不下雪,終于,有一天下雪了。于是,陳凱歌導演趕緊把黃軒找來,黃軒問,怎么演?陳凱歌說,不用演,你就站在雪地里吧。
于是,黃軒穿著單衣,站在雪地里。開機四十五分鐘,黃軒就在漫天大雪中,站了四十五分鐘,須發皆白,沒有任何怨言,直到導演喊停。
陳凱歌說:“那一時刻,是電影和演出電影的演員,最動人的時刻。做演員是要付出代價的,我想對董力說,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只有你自己。”
就像郭敬明所言,董力是缺乏自信,所以才會對自己提出質疑,問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他對自己充滿自信,自然不會有此疑問。
在這樣一個專業的舞臺上,面對四位重量級的導演,運動員出身的董力,想通過導演的慧眼,知道自己是否能成為一名演員。
可是,這是一項綜藝節目,面對的是廣大觀眾。面對這樣的問題,導演們不可能回答“你可以”或者“你不可以”這樣的話。陳凱歌導演的話,明顯有些敷衍。
董力的初衷是好的,他認為,如果自己可以成為一名演員,那么,可以嘗試在影視圈繼續,如果不行,就去做別的。這和之前陶紅所說的“演戲方面,你如果有天賦的話,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沒有天賦的話,可以考慮去干點別的”是相通的。
可是,陳凱歌導演的回答,千轉百回,對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他沒有直言天賦這件事情,而是把付出和努力,放在了首位。
其實,能成為一名演員,天賦是最主要的,其次,才是努力和付出,自然還有對表演的敬畏和喜歡。當然要爆紅,還是要靠機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王寶強。很多演員默默無聞一輩子,也沒有爆紅的機會。董力,年輕輕輕,就可以來到《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已經十分幸運了。
要想成為演員,如果沒有天賦,只有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甘愿,即便付出了再大的代價,在這個圈子里,也不會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只能是眾多群演中的一個。沒有天賦,導演不會賞識,導演不賞識,就無戲可拍,無戲可拍,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這個問題,單單靠個人努力,就可以實現嗎?
董力對自己的表演,是不自信的,他并非科班出生,沒有從事過表演方面系統的學習。所以,他有質疑,有困惑,但他選擇這樣的場合,問出這樣的問題,注定得不到答案。
其實,是不是演員這塊料,自己還不知道嗎?還是像陶紅所言,是這塊料,就盡力去做,不是這塊料,還是去干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