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午后,能窩在空調房里看上一部精彩的恐怖片,絕對是電影愛好者們最愜意的“消夏”方式。
無論是日系擅長的恐怖氛圍渲染營造,還是美系慣用的感官刺激驚悚橋段,都能讓觀眾沉浸在恐懼、害怕、驚慌等原始負面情緒之中。
一部足夠引人入勝的電影,自然少不了“懸念”這一表現技法的合理運用。它是一味調和劑,為劇情“提香增味”,不可泛濫,亦不可或缺。
【資料圖】
懸念是恐怖、懸疑、驚悚題材類影視作品的靈魂所在。因此,恐怖片是最接近電影藝術特性的影像樣式其一。
今天,我們就來說下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經典恐怖懸疑電影——《閃靈》(TheShining)。
這是一部上映于1980年的恐怖片,迄今已有39個年頭。即使放在今天來看,它依然恐怖如初。
《閃靈》改編自驚悚大師斯蒂芬·金(StephenEdwinKing)同名小說,由傳奇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Kubrick)執導,并由奧斯卡影帝杰克·尼科爾森(JackNicholson)主演,妥妥的“神仙陣容”。
影片故事并不復雜,主要講述一位落魄作家為尋找創作靈感,接受了一份冬季看管酒店的工作。然而這家酒店并非尋常之地,它詭異陰森,怪事頻發。最終,作家被幻象弄瘋,對妻兒展開瘋狂殺戮……
這部電影共分為四個不同時長的版本,分別為146分鐘的初始版、144分鐘的北美版、119分鐘的歐洲版,以及142分鐘的DVD版。
一部將近“40歲高齡”的恐怖電影,或許放在電腦特效早已發展成型的今天來看,它的視覺刺激不夠強烈。
密閉空間向來是恐怖片最喜聞樂見的題材元素,《閃靈》所呈現的,則是一個巨大、空曠、幽深的多向封鎖空間。
它不能夠讓人在逼仄的小格局圍困下產生幽閉恐慌,卻能借助狹長、深邃的縱向空間推進,營造出未知領域的危機氛圍。這更像是一個“曲徑通幽”的密閉空間,讓人逐步迷失、慢慢沉淪。
庫布里克充滿敘事感的跟蹤鏡頭,搭配上令人毛骨悚然的配樂,使得這部電影充滿壓迫感。
影片中,多次有小丹尼在酒店走廊騎車游玩的鏡頭出現。導演借助這些動態影像,將一個個撲朔迷離的懸念置于其中,巧妙地把故事推向高處、深處。
電影里的雙胞胎姐妹,已然成為恐怖電影史上最具代表的標志性元素,時常被后來者模仿與致敬。
除此之外,血漫回廊這一極具視覺沖擊力的鏡頭,也已成為影史不可復制的經典之一。
在周星馳的《功夫》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中,都重現了這個經典鏡頭,以此致敬一代電影宗師斯坦利·庫布里克。
《閃靈》是一部制造經典的經典之作,就連杰克·尼科爾森的一段即興表演,也歪打正著成為了經典。
作為美國影壇最具個人特色的演員,杰克·尼科爾森在熒幕塑造的形象多以邪惡、叛逆、怪異為主,令人印象深刻。
最讓人不寒而栗的一幕,便是他把臉卡在門框那句“Here"sJohnny!”,很有視覺沖擊力。
這是一句劇本之外的臺詞,誰是Johnny?庫布里克都不知道。其實,尼科爾森的這句即興臺詞,出自美國著名主持人約翰尼·卡森之口。
尼科爾森是約翰尼·卡森脫口秀節目的忠實觀眾,這句“Here"sJohnny”,正是主持人的經典開場白。如此應用,反倒在戲謔之余凸顯了男主的喜怒無常,為接下來的對峙沖突增添戲劇效果。
正如斯坦利·庫布里克所說:
《閃靈》是一部關于已死之人反復出現的喜劇。
然而在這場“喜劇”之中,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幕幕陰森恐怖的詭異景象,以及歇斯底里的人格裂變。
與傳統恐怖懸疑電影不盡相同的是,《閃靈》通篇劇情并未充分體現其邏輯所在,甚至可以說沒有邏輯。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無邏輯性,反倒成了這場亡命鬧劇最匪夷所思、最細思恐極的邏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