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屆華鼎獎終于公布了獲獎名單,幾項重磅獎項,既有情理之中,也有意料之外。
熟悉華鼎獎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獎項一項重要的評選機制就是“滿意度調查”,也就是說,“口碑”所占的比重非常大。
(資料圖片)
這可能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一些獲獎名單在我個人看來會爆冷,因為獎項代表了大眾的意見,不是代表了某一個人。
這次華鼎獎選擇了在美國洛杉磯作為頒獎盛會的舉辦地點,作為為數不多能夠走出國門的電影獎項,其影響力和關注度也可見一斑。
話不多說,淺談一下本次獲獎名單的個人看法,先說說意料之中。
1、情理之中之一:《八佰》。
《八佰》榮獲了本次華鼎獎全球電影滿意度調查第一名,這個基本上沒什么好爭議的,畢竟《八佰》在2020年憑借31.1億元的票房成績,問鼎了全球票房總冠軍。
不管是熱度還是影響力,即便是站位全球,也是毋庸置疑的。
2、情理之中之二:終身成就獎安東尼·霍普金斯
以83歲高齡摘下奧斯卡影帝桂冠,全球僅此一人。
30年前,憑借16分鐘的戲,拿下奧斯卡影帝,全球也只有他自己。去年的一部《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安東尼·霍普金斯演技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我們看不到絲毫的表演痕跡,人們常說的“人戲合一”,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雖然,漢尼拔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只看到一位患病的老父親,很難想象那位嗜血惡魔同樣是他扮演的。
3、情理之中三:最佳影片《信條》
克里斯托弗·諾蘭,又被很多影迷稱之為“諾神”,他是一位幾乎沒有拍過爛片的導演。坦率講,《信條》算不上他最好的作品,但是放眼2020年全年,這部電影仍然算得上少有的佳作之一。
在我看來,諾蘭總是把藝術水平和商業結合得很好,他的電影屬于既叫好又叫座的哪一種類型。
相比一起入圍的《八佰》、《南山的部長們》、《酒精計劃》等幾部影片,影響力則更大一些,獲獎也是實至名歸了。
既然有情理之中,那就必然有意料之外,下面這幾個獎項,我是有些意外的,咱們分別說說。
1、意料之外之一:最佳男主角埃利奧·杰曼諾
很多人可能不熟悉這位演員,因為他不怎么拍純商業片,確確實實是一位很低調的大咖。
2010年就憑借《我們的生活》成為了戛納影帝,而入圍華鼎獎的這部《我想藏起來》,又讓他在2020年捧回了柏林銀熊獎,實力絕對是杠杠的。
之所以覺得有些爆冷,是因為入圍華鼎獎最佳男主角的有安東尼·霍普金斯、加里·奧德曼、劉德華、李秉憲這些在國內知名度更高的演員。
作為中國人肯定是力挺劉德華,不過輸給埃利奧·杰曼諾,我覺得還能接受。
2、意料之外之二:最佳男配角范偉
其實說意料之外,不如說驚喜更貼切。
有一點我個人比較慚愧,當初華鼎獎公布入圍名單時,壓根就沒有注意到范偉因為《一秒鐘》提名了最佳男配角,目光只聚集到了最佳男主提名有劉德華、最佳女主提名有鞏俐。
事實上,范偉的演技不輸任何一位,在《一秒鐘》里的表現,我覺得應該是主角。
他的獲獎如果算是爆冷,純屬是我個人原因,在幾項重要獎項里提名的華人演員里,范偉是唯一一位獲獎的。
還是那句話,不管什么獎項,總有讓人滿意和遺憾的地方,所謂各花入各眼,每個人的審美都是不一樣的。
除了上面幾個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以外,咱們中國人還是比較關注華人明星。
鞏俐在最佳女主角的角逐中不敵弗朗西斯·麥克道曼,憑借《送你一朵小紅花》入圍最佳女配的朱媛媛,也輸給了阿曼達·塞弗里德。
不過,這些都沒有什么值得遺憾的,其實更值得高興的是,正是有了華鼎獎這種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電影獎項,他們為華人演員和國際影星搭建了同臺競技的舞臺,這對中國電影來說,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PS:第31屆華鼎獎完整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