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可謂是華語恐怖片最受矚目的一年。
兩部來自灣灣的片子——
《哭悲》獲封兩個“最”:
(資料圖片)
最重口味、最獵奇;
《咒》從在院線上映開始,就被全網求片,想看看它到底有多嚇人,以至于導演多次強調:
片中相關部分屬虛構,請大家不要害怕。
然而......
不幸的是,兩部片子后來都“翻車了”。
前者被調侃槽點多到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后者則被認為“
晦氣”。
講真,這兩個字對恐怖片來說,一時之間還真讓人弄不清,是好評?還是差評?
有人覺得它公然詛咒觀眾。
又有人覺得,看恐怖片是為了圖吉利哈哈哈哈哈哈
咱就是說,網上爭論得越熱鬧,就越激起了廠長的好奇心。
這片到底拍了些什么?
《咒》
話說,廠長對本片也是盼了許久了。
畢竟,它創造了臺灣恐怖電影影史票房第二的成績,打敗了連續兩周票房第一的《新蝙蝠俠》。
更何況,它更是少有的在院線上映后,依然獲得好評如潮的恐怖片。
簡直是太頂了!
所以,哪怕沒有周遭的爭議,本片在網飛上線后,廠長依然會第一時間沖過去看的。
那如今看完,影片到底如何?
首先,第一個直觀感受就是,它很對得起
“15禁”的標簽。
沒點兒心理素質的人,還真不推薦觀看。
因為無論是故事,還是設計的恐怖元素,都距離我們太近,近到打從內心里相信它,懼怕它。
影片一開始,就是女主角若男,用相機記錄下自己的求助過程。
她說自己擁有一段錄像,這段錄像只要看過的人,都會被詛咒,下場慘烈。
她希望破除這詛咒,便對著鏡頭呼吁看到的人,和她一起記住這圖像:
并齊念一句話,好收集正能量,對抗詛咒。
然而,果真如此嗎?
要想揭開詛咒是否存在,還要將時間倒回至六年前。
彼時,若男和男友,男友的弟弟一起回到兄弟倆的老家,為了拍攝一個恐怖的民間傳說。
據說,村子里的村民有不可說的信仰,且有條詭異的密道。
是迷信?還是真的?
三人剛進入村子,便感受到了詭異。
村口散落站著N位村民,似乎對村子嚴防死守,其中,一個類似神婆的人物,一看到若男,便感應到她已經懷有身孕。
并對她說,要將她和孩子獻給當地的神明“大黑佛母”。
開始,若男很排斥,但為了拍攝能順利進行,且神婆所謂的“獻祭”不過是將名字送給神明。
她也就答應了。
誰知,這一應,毀掉了所有人。
這邊,若男配合神婆,完成獻祭的儀式。
那邊,若男的男友和其弟弟,趁機繼續去尋找密道。
結果嘞。
拍攝成功了,兩個人也悲劇了。
一個被焚燒成灰燼,一個瘋癲成魔,生死未卜。
最后,只有若男帶著相機,活著離開村子。
話說,若男不是成功逃離詛咒了,又為何有電影開始的一幕?
實際上,她看似平靜的生活,并不平靜。
若男回來后,精神一度失常,以至于她生下女兒后,便被相關部門出于安全考慮,將其送往孤兒院,暫時收養。
直到過去6年,若男的精神逐漸恢復穩定,她才將女兒接回到身邊。
照顧女兒的若男,看著與平常母親無異。
她身上散發著母性光輝,對女兒噓寒問暖,陪她玩,教她讀自己的名字。
可就從這里開始,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可以說,相比很多故事單薄的恐怖片,本片劇本較為完整,脈絡清晰,人物豐富而立體。
在此基礎上,后續的驚嚇環節,才更讓人有代入感。
很多人看完,不約而同表示,片中的恐怖情節,頗多熟悉的感覺。
這點,導演本人并沒有回避,他直言,《咒》就是把自己最害怕的東西集合起來,分享給觀眾而已。
不得不說,呈現的效果確實不錯。
是誰看了,都不能淡定的程度。
片中,導演運用了最經典的偽紀錄片拍攝手法,使得觀眾與角色似乎在同一時空。
晃動的鏡頭里,時而出現燈光閃爍:
時而冰箱門被打開,里面凌亂的一批:
時而洗手間里,馬桶自動沖水,水持續性嘩嘩地流著:
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若男和觀眾,這棟房子里,詛咒正在解禁,不祥的東西正在周圍游蕩。
不過,相比上述這些,更嚇人的細節皆圍繞若男的女兒。
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她,似乎并沒有被游離在外,她自打回到媽媽身邊后,便發生許多難以理解的現象。
比如她莫名長了四排牙。
她的四肢皮膚,像老人一樣干枯、發皺,且逐漸潰爛,爛成馬蜂窩的形狀。
比如她神志變得迷糊,會哭鬧說房頂有“臟臟”的東西。
她似乎能看到些什么,一個不小心,就在某些東西的指引下,從陽臺上縱身一躍。
只是......
她并沒有一命嗚呼,而是像沒事兒一樣,爬了上來。
艾瑪,果真與詛咒有關?
大概率是的。
為了拯救女兒,若男又想起6年前的神婆和詛咒,她決定回到村子,親自去解開秘密。
關于詛咒的秘密,是全片最重要,也是最玄乎的部分。
針對這部分,導演帶領劇組,更是下了頗多功夫。
片中密道里的壁畫,是找專業人士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為了提升代入感,帶來更好的恐怖體驗,片中“大黑佛母教”這一形象,也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根據云南的傳說演變、塑造出來的。
能看出來,還是國人最了解國人。
拍出來的東西,不會像歐美恐怖片常被詬病的,驚嚇靠一驚一乍,看完只留下一片虛無。
涉及到關鍵劇透的部分,廠長跳過,只透露一丟丟細思極恐地點。
實際上,細心地人能夠發現,詛咒被觸發,若男脫不了干系,她明知女兒的名字被詛咒,依然教女兒讀出自己的名字。
在女兒的生日會布置上,寫的不是“生日快樂”,而是“我們回來了”。
是的,女兒的悲劇與若男有關,正當眾人以為鏡頭前的她是在懇請大家為女兒祈福的時候;
待到謎底揭曉,才恍然大悟,那句話根本不是祈福,而是新一輪的詛咒。
這也是本片被吐槽晦氣的地方。
但,正如影片開場引用的“馬車輪效應”:
火車到底往哪個方向開呢?其實,看久一點,或是眨一眨眼睛,火車就會改變方向,這種現象稱之為馬車輪效應。
嘗試將你的眼睛閉上一下,然后再打開看著火車,或者嘗試看著你想要火車運行的方向,接下來你就會發現你可以操控方向。
至于信不信詛咒,全憑觀眾的個人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