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女主劇,總能變著法子讓你“爽”。
國外最常見的招數,就是“階級躍遷”。
【資料圖】
比如今年網飛新出的《虛構安娜》,女主靠假扮富二代混入美國上流社會。
不僅住上了豪華酒店,開上了私人飛機,還橫掃紐約各界名流,她甚至攻陷了華爾街。
這還不夠夸張。
鄰居韓國,直接把“爽”對準了“渣女的世界”。
比如新出爐的韓劇《壞女朋友》。
主角楊智秀,人美,玩弄起感情也是“高段位”。
劇中她腳踩兩條船,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小奶狗和大狼狗之間,出軌,偷情,還搞“三人行”,別看有違道德,收視率卻不低,韓國本土觀眾看得是滋滋有味。
國內有沒有這樣的大女主戲?
也有,雖然“換了副面孔”,但本質也差不多。
最大的特點,就是“普遍被多位異性寵愛”。
明戀,暗戀,總之會前后出現為她保駕護航,幫她登上高位。
遇到各路對手,也是妙招頻出,簡直“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但,大女主劇爽多了,難免審美疲勞。
最近,就有這樣一部影片,憑著一股“不爽”風,拿下豆瓣熱榜第三,奪得多項大獎。
女主也喜提“史上最不爽女主”稱號——
女主朱莉是一位單親媽媽,與丈夫離婚后,獨自撫養一雙兒女。
與生活中所有的母親一樣,朱莉每天從睜眼開始,就開始進入“忙碌”狀態。
早上起床后,朱莉便一邊催促孩子吃飯,一邊應付著孩子們談話,手中的活兒也從未停下。
好不容易對付完早餐的活兒,將兩個孩子送給鄰居太太照料后,她便正式進入上班前的狀態,而彼時的天還沒有完全亮。
但朱莉似乎已經“開足馬力”,隨著一路狂奔,她趕上了城際高鐵。
高鐵到站后,她又轉乘市內公交繼續趕路。
這之后,她還需換乘輕軌,才趕到上班地,隨著一聲壓線打卡,她的上班之路才算完成。
可能你會說,大城市的數百萬上班族每天幾乎都是如此,通勤數小時,只為了一份工作。
別急,朱莉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朱莉是一家五星級酒店的保潔領班。
一上班,她就需要給手下分配工作,同時開始收拾客房。
有時,也會有新人上崗,她也要負責帶著新人熟悉崗位。
當然,最讓朱莉頭疼的是應付一些難搞的客人。
比如一位客人就曾將衛生間噴得到處都是屎,所有人都“躲避不前”,只有朱莉 帶著高壓水槍將衛生間沖洗了干凈。
如果每一天的日常都是如此,對于朱莉來說,或許只是累點,但她還能堅持。
然而,“不幸”接踵而來。
因為丈夫的“消失”,贍養費一再“拖欠”,她的房貸已經逾期了。
不僅如此,孩子籌辦的周末生日會,也需要錢。
這還不算完,當她滿身疲憊地回來,鄰居太太也要罷工了。
縱是如此,朱莉還沒有打算放棄,她仍舊想憑著努力讓自己與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點。
于是,她想起了跳槽。
為此,她把自己在酒店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安排得非常嚴謹,翹班面試。
但最終“東窗事發”,上司知道她的心思,再加上她之前的遲到,索性就來了一個“開除處分”。
而新公司的offer,也遙遙無期。
可即便如此,這種喘不過氣的高壓生活,朱莉還要一天天承受下去。
《全職》中沒有反派,只有現實。
但就是朱莉這種緊湊又壓抑的日常才讓我們感受到單親媽媽的困境。
影片的開頭一幕很有意思,這是一個直拍的特寫鏡頭,昏暗的光線下,朱莉呼吸舒緩。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朱莉放松泡澡的鏡頭。
兩個略帶柔和的場景下,是朱莉最為放松與舒服的狀態。
而除此之外,朱莉在全片都是在為生活而奔波。
可能從某個角度來看,即便如此辛勞的朱莉,仍舊不合格。
她沒有陪伴孩子們的成長,甚至在帶娃的時候,因為沒有將蹦床防護網的拉鏈裝好而導致兒子摔倒在地,當場骨折。
可是,她已經盡力了。
為了能讓孩子們成長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她不惜每天通勤數個小時上班;兒子想要的蹦床,即便是分期她也要買下來;為了能夠有時間工作,甚至都求到了兒子同學的母親。
當然,作為一個女人,朱莉也渴望被照顧,也渴望愛情。
在片中,有一個小插曲。
就是在兒子的生日派對上,有一位男士忙前忙后,很是熱情,而朱莉卻誤以為對方鐘情自己,于是便主動親了上去。
最后卻尷尬地發現,這是一個烏龍,對方居然是自己兒子同學的爸爸。
是不是不可思議,原來單親媽媽的生活居然是這樣的。
這與我們看到的電視劇里,那些大女主光鮮亮麗、瀟灑至極的生活完全不同。
在最近上線的《第二次擁抱》中,劇中女主可以為了接婆婆電話,直接放客戶鴿子。
甚至還在開會的時候,偷偷出去與孩子視頻電話。
但即便是如此“離譜”的女主,最后還是愛情事業雙豐收,宛如一場美夢。
不可否認,“開掛”的單親媽媽不是沒有,但終歸是極少數,以這些人作為典型來“神化”這一群體,無疑是不可取的。
而《全職》確實在基于現實的前提下,反映出了單親媽媽作為職業女性所面臨的困境,這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在如今的社會結構中,女性常常會淪為弱勢,背負經濟壓力的單親媽媽更是有著超乎常人的壓力。
影片中,朱莉在承擔母親職能的同時,還要面對“職場雌競”。
幸運的是,《全職》中的朱莉,并不是一個輕易被打敗的人。
她果斷、勇敢,為了新工作,在沒有離職的情況下,敢鋌而走險;讓人頭疼的“事故”現場,也能挺身而上;甚至是新工作還沒有準信,也能孤注一擲地刷爆信用卡買下昂貴職業套裝。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但回頭看,這種“剛與勇”何嘗不是被生活所迫!
影片的最后,朱莉也迎來了生活的希望。
她得到了新工作,但同時也意味著這位單親全職媽媽又將進入原先的“噩夢”當中。
《全職》是皮哥近些年看到的為數不多的寫實佳作,它能讓每一個女性都能從中感同身受。
回歸現實,在中國,基于高離婚率的前提之下,單親母親的群體已經達到了2000萬,但顯然這類群體的痛點在如今的國產影視劇并沒有被看見。
不過,2015年,一位叫魏雪漫歌手卻看到這點。
通過為一個個單親媽媽錄制音頻,聆聽她們的故事,她所創立的“一個母親”公益組織,已經匯集了3萬個單親媽媽。
她們當中,最小的20歲,最大的50歲。
然而,這些人僅僅是單親媽媽中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還在為著孩子、家人,默默負重前行。
如果當下的國產劇在面對單親媽媽群體時,能夠更勇敢、更真實點,或許她們的處境會好點。
對于她們來說,生活是自己的,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她們無非是想要一點理解與包容。
希望未來的國產劇,在反映特殊群體的生活這方面,盡可能把被捧高的她們“拉下神壇”,讓我們看到她們最本真的一面。
這才是真正現實的底色。
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那些所謂的國產劇也就不那么難看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安言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