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檔,意外火熱。在中秋佳節(jié)、闔家團圓的大背景下,選擇在此檔期上映的多部影片都主打溫情牌。從熱鬧歡樂的喜劇《哥,你好》到合家歡港片《還是覺得你最好》,再到女性題材電影《世間有她》,還有講述“三千孤兒入內(nèi)蒙”故事的《海的盡頭是草原》……
而在一眾溫情脈脈的影片中,電影《媽媽!》殺出重圍,成為口碑之作,社交平臺上獲得很多觀眾的自發(fā)安利。影片由楊荔鈉自編自導,吳彥姝、奚美娟領銜主演,文淇特別主演,該片9月10日起在中國大陸上映,截至13日17時票房已超3478萬。
【資料圖】
該片是楊荔鈉導演“女性三部曲”的第三部。主演吳彥姝老師,更是憑借本片獲得第12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
那么這部《媽媽!》到底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呢?
65歲女兒和85歲母親,相依相偎
65歲的女兒馮濟真,退休前是大學里的理科老師,一如工作中保持的嚴謹,退休后她的生活也是一樣恪守自己的“清規(guī)戒律”。
毛巾要按位置疊好放好,母親書桌上的書也要按大小排整齊。
流浪貓輕易不能進家門,母親抱了貓,衣服立馬被她用粘毛器粘毛外加“狠狠”清洗。
每天按食譜順序為母親做飯,是吃牛肉還是魚都有嚴格順序。餐盤碗筷按次序擺好,連就清粥的小菜也要按序排好三條,不多不少。
從大學退休后,她堅持去做義工、掃大街,雖然能感受到她與人交往時的距離感,但并不妨礙她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熱心和善良。
即便在公交車上被誣陷為小偷,甚至有損名譽,她也不爭辯追究,只是默默接受。
晚上回家也是每天如一天般地整理父親的考古日記,像在完成他的遺愿。
女兒馮濟真的生活,嚴謹有序,沒有出格之處。她像照顧孩子一樣,細致耐心地照顧著老母親。
相比之下,85歲的母親蔣玉芝卻更像是個“老小孩”。
她不顧自己的年紀,爬梯子到書架頂層取書,被女兒責怪“爬高會摔死”,她也會立馬反擊“不爬也會死”。
她會制造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惡作劇,比如深夜躺在地板中間裝成去世的模樣,比如偷偷放小貓進家門;再比如吃藥時和女兒斗智斗勇。
入睡前甚至會邀女兒喝半杯酒,喜歡躺在床上聽女兒給她讀詩……她的人生反而更松弛、盡興。
母女兩人的相處中,母親是更靈動、自由的,而女兒則好像背負著心事般隱忍、克制、理性、自我約束。
直到一場疾病突襲,她們的生活才發(fā)生對調(diào)。
在得知自己確診阿爾茨海默癥初期時,女兒是極為震驚的,但多年來的理性自制讓她沒有過多表露悲傷和難以接受。
她以最快行動安排好母親和自己接下來的生活,轉(zhuǎn)戶頭、買保險、定養(yǎng)老院,加裝老年扶手、給家中物品做標記、加快整理父親的考古日記……她心知阿爾茨海默癥將給她的生活帶來重創(chuàng),但仍然選擇獨自面對病痛、吞咽生活的苦,此時她仍然是操心的“母親”角色。
身份對調(diào),母狼般護崽讓人心疼
直到,“任性”的母親從養(yǎng)老院“逃”回家,才終于發(fā)現(xiàn)女兒的異樣。
當女兒平靜地說出自己患上阿爾茨海默癥時,感性的母親第一反應便是“為什么得病的不是我”,寧愿自己代替女兒生病。一瞬間下意識的反應,讓觀眾理解,噢,她并不是被寵壞的老小孩,只是女兒將她照顧得太好了。
作為阿爾茨海默癥的患者家屬,也同樣是高齡老人,蔣玉芝做出常人眼中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決定——她要親自照顧患病的女兒。在做了60多年母親后,在接受女兒二十年的照顧后,蔣玉芝又反過來照顧女兒。她依然能像母狼護著崽子一樣保護自己65歲的女兒。
她鍛煉身體,接下生活的負擔,像曾經(jīng)照顧嬰孩一樣再次開始照顧女兒。女兒深夜發(fā)病跑出家門,她拿著衣服追在后面整整一夜,沒有抱怨。
當女兒逐漸失去記憶時,她帶女兒重回曾經(jīng)的家找回記憶。女兒因生病而在超市拿東西被人污蔑成慣偷時,她不惜動手維護女兒。
她照顧女兒的身體,更顧及對方的自尊。
馮老師因患病而忘記及時去洗手間,急得在家門口打轉(zhuǎn),甚至責怪母親打不開智能門鎖。老人果斷拿榔頭敲碎玻璃,翻窗進屋幫女兒開門;
母親想趁女兒沒看到時,趕忙擦拭流在地上的尿液,但沒有趕得及,女兒崩潰時只能帶著哭腔喊出“媽媽”,而此時那一彎小小的懷抱卻成為最堅固的避風港。
見到曾經(jīng)干練的女兒,因為阿爾茨海默癥而失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退化,母親內(nèi)心的難過不比清醒時的女兒少。女兒認不出自己,情急時有咬人等暴力行為,母親心理上的難過比之身體更甚。但她沒有時間難過,女兒病情惡化,她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照顧。
從在玩鬧中哄女兒吃藥,到喂飯擦嘴、洗澡吹頭;從握著手教馮濟真寫名字,到雨天寧愿淋濕自己也要給孩子撐傘;從推著輪椅帶馮濟真四處游覽,到帶她入住本來自己住的養(yǎng)老院……
喂飯時,馮老師如孩童一般喊出“媽媽”,緊接著一句“你真像我媽媽”,疾病真可怕,讓人面目全非,連觀眾都聽得心碎。母親從里到外細致地照料著她,可她已認不出母親,只是真心地感恩“您可真是個大好人”,事實上這里也隱藏著一個關于母親和母愛的命題。
母親的愛,細致入微,滋養(yǎng)著孩子的各個階段。從懷孕時包裹著孩子的羊水,到出生后全方位的照顧,到一次次放手讓孩子進入校園、社會、婚姻、家庭……很多母親都和影片中的蔣玉芝一樣,在需要時盡力保護孩子,不被外界的狂風暴雨侵襲。
只是這些愛都藏在生活的角落里,我們習以為常,從未留心。直到這些行為被安放在一個“陌生人”身上,我們才和患病認不出人的馮老師一樣感悟到,母親所作的種種付出是多么無微不至卻又不求回報。 偉大并不只見于宏大敘事,更見于渺小細微,見于綿長愛意。
導演說,這部影片是社會的一面鏡子,也確實如此。影片將視角對準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和家屬,再體面的人也經(jīng)不住疾病對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打擊。
阿爾茨海默癥,是發(fā)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征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通俗來說,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記憶障礙、邏輯能力減退,行為和精神異常,易激惹等種種癥狀。一如影片中的馮老師,出現(xiàn)遺忘、幻聽幻視、暴躁、攻擊行為等種種失控表現(xiàn)。
我國有成百上千萬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正視這個疾病,不污名化患者群體,尊重、幫助他們的家屬,是社會可以給予他們的關愛。
影片結(jié)束后,隨片尾字幕一同播放的短視頻,是現(xiàn)實中的病友家庭的短視頻。患者們記不起自己,卻仍然記得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我所在的那場,沒有任何觀眾提前離場。影片給大家?guī)淼恼鸷骋埠茫袆右埠茫疾谎远鳌?/p>
詩意的生活和語言
詩意的鏡頭語言和臺詞設置,背后蘊藏的是導演對知識分子的敬重和體貼。導演說過,“任何年代知識分子都是文明社會的重要基石,我尊敬關心老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現(xiàn)在“有必要回望她們的身影,看看她們現(xiàn)在好不好”。
為此,導演走訪了很多大學老教授、老學者,去研究他們的語言慣性。可以說,導演是帶著敬意和愛意在塑造這對知識分子母女的,盡管有些觀眾覺得她們的臺詞不夠生活化,但也許這就是她們和她們所代表的一類人的生活方式。
影片中,馮濟真老師理科老師兼圖書管理員,媽媽蔣玉芝是文科老師,父親也是考古方面的教授。在這個知識分子家庭中,更詩意的語言而非世俗化的口語表達,反倒更符合她們的生活習慣。
比如在得知自己患病后,馮老師給母親安排到養(yǎng)老院生活的一場戲——
她先將母親帶到養(yǎng)老院各處參觀、了解,又將分別的地點選在有演出的劇院。
母親對女兒將自己送到養(yǎng)老院的行為很不解,但也只是問出“我該怎么理解,是遺棄還是懲罰?”。一向冷靜的女兒露出懇求的神情,低聲說著是“幫忙”。母親為讓女兒安心,依然打出家人間的暗號,在女兒手背上輕叩三下,表達理解和愛意。
沒有尋常可見的歇斯底里的爭吵、聲色俱厲的質(zhì)問,也沒有哀怨凄慘的抱怨女兒心狠、命運不公。在這個家中,體面了一輩子的母女倆只是在劇場“平靜”小聲地分別。女兒“狠心”離開后,仍不舍地躲在幕簾后擦拭淚水,母親也在劇場里四處張望。
同樣的詩意也表現(xiàn)在兩人的生活中的細節(jié)里。
母親枕邊的那杯紅酒,庭院里手植的滿園鮮花蔬果,馮老師出門時戴的手套,用了多年依然被細心熨燙的手絹……
還有馮濟真穿過的小皮鞋、戴過的小發(fā)卡,父母結(jié)婚時的證明還有潔白的頭紗,經(jīng)過這么多年,依然被仔細、妥帖地收在大木箱里。
還有入住養(yǎng)老院時,盡管被疾病困擾,但母女兩人還是保持著精致、干凈,身披絲巾,優(yōu)雅如故。
如果無法優(yōu)雅、自然地老去,那也要選擇相對體面的離開方式,這是知識分子的尊嚴,也是歷盡千帆后的選擇。
影片最后,身著紫色旗袍的母親推著同樣體面優(yōu)雅的女兒,在海邊盡情自由地歡笑嬉鬧、相擁而泣……在這一刻,在影院中的我們好像和輪椅上的老年馮濟真一起,回到她小時候的西溪路56號,燭光搖曳下,她和父母手拉著手在家中自在舞蹈。
女導演、女制片人、女演員還有女性題材,構(gòu)成了這部《媽媽!》,但影片也沒有刻意回避男性的存在,在馮老師和母親兩個人的家中,隱隱約約還有父親的影子。
他的日記由女兒和母親接力整理,他的忌日也被當成節(jié)日有節(jié)制的儀式感般地慶祝,同時他不同時期的形象幻影也出現(xiàn)在馮老師發(fā)病時的幻覺中。就像有些觀眾說的,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我們仨》。
“媽媽是海,我是一滴水,爸爸是一條不會游泳的鯨魚。”最后的最后,也許她們會一同堅定地向大海深處走去。導演給了開放性的結(jié)局,身為觀眾的我們卻希望她們的愿望能得到成全。一家人再相見時,能微笑地看著彼此,能原諒過去的一切,能打起熟悉的“我愛你”響指暗號!
PS:嚴禁私自轉(zhuǎn)載!轉(zhuǎn)載或者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xkxike@qq.com
溫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可以把我們設置成星標哦
現(xiàn)已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 | 企鵝媒體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點
鳳凰新聞 | 搜狐新聞 | 網(wǎng)易新聞 | 一點資訊
快傳號 | 東方號 | 知乎 | 豆瓣 | 大魚號 | QQ看點
關鍵詞: 阿爾茨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