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電影《長津湖》通過官方社交平臺宣布了紀錄片《個十百千萬》定檔的消息,將于11月18日全國院線上映。
官宣文案為“從百里到千里再到萬里,是伍家的‘百千萬’,也是從個體到千千萬萬的力量匯聚。長津湖畔,水門橋上,個十百千萬名戰士前赴后繼,換來和平盛世。還原寒冬中的英勇卓絕,記錄光影下的精益求精,向最可愛的人致敬!11月18日,影院見。”
海報的背景是影片中炮火連天的大場面場景,海報的上面寫著“還原寒冬中的英勇卓絕,記錄光影下的精益求精”,下面在《個十百千萬》的片名上方,寫的是“系列電影《長津湖》紀錄片”。值得注意的是,細看海報下方,會發現和《長津湖》《長津之湖水門橋》都在海報上列出多家出品方不同,紀錄片《個十百千萬》出品方只有博納影業,出品人也只有于冬一人,導演和攝影都是孫揚。
(相關資料圖)
此外海報上特別鳴謝了很多人,應該都是會出現在紀錄片里的人,除了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位導演外,還有監制黃建新,導演劉偉強,參與《長津湖》補拍的寧海強,以及主演吳京、易烊千璽、朱亞文、胡軍、李晨、韓東君、段奕宏、歐豪、張涵予等人。
這意味著,《個十百千萬》這部紀錄片影院上映,分賬票房將全部都是博納影業的收益。眾所周知,《長津湖》系列電影總投資高達13億,觀影過程中確實能感覺到經費在持續燃燒,大場面夠燃、夠硬是最直接的觀感,戰爭場面全部實拍,真槍、真炮、真爆炸,《長津湖》的大場面難以細數,有兩軍近距離交火對射、高射炮的狂轟亂炸、密閉空間內的近身肉搏,戰士們用血肉之軀和坦克死磕。
而到了《水門橋》,同樣是持續不斷的大場面,三炸水門橋的高燃戲份給觀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平心而論,在國產電影范圍里,除了博納影業和《水門橋》系列,還沒有其他投資方、其他電影敢冒這么大的險,用如此高的投資來打造兩部電影,確實風險太大,投資13億,至少總票房達到40億才能回本。
但結果有目共睹,這兩部電影完勝。目前《長津湖》穩坐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一的位置,總票房57.75億,片方分賬超過21億;而《長津湖之水門橋》也以40.67億的票房位列票房榜第8位,分賬票房14.72億,兩部加起來,分賬票房超過35億,去掉13億的制片成本,兩部電影總盈利高達22億!
很顯然,博納影業不想止步于此,所以開創性地將電影拍攝紀錄片放到影院上映,只要票房能賣到2個多億,那么《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加上《個十百千萬》累計票房就能達到100億,這個圓滿的數字才是出品方的最終目標吧!
而《個十百千萬》上院線,還有兩層意義。
首先,紀錄片在影院一直不是很受歡迎,往往拿不到太高的票房,而《個十百千萬》不只是紀錄片,還是電影的拍攝紀錄片,以往電影拍攝同期采集的素材,也會剪輯成紀錄片,但往往都是作為宣傳物料,在視頻平臺或短視頻平臺免費供網友觀看,《獨行月球》是開創性地將紀錄片在視頻平臺收費上線,而這次《個十百千萬》做得更徹底,直接在影院賣票。作為先行者,如果這一次票房收入還不錯,未來其他影片也可以效仿,這相當于一部電影可以有雙份收入。
其次,眾所周知,國慶檔之后,電影市場落入低潮,工作日的單日票房甚至不足千萬,也沒什么重磅新電影上映,電影和影院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只有多上映好電影,影院才能賺到錢。從這個層面來說,《長津湖》和《水門橋》其實給影院創造了不少利潤,《個十百千萬》選在這個檔期,也是給低迷的電影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值得鼓勵。
因此,消息發布后,《長津湖》的官方社交平臺下面有超過2000條評論,大多數網友都懷著激動的心情,期待影片上映。
但豆瓣則是另一番景象,截止到發稿,有22條評論,有網友寫道“沒完沒了是吧,引進片一片都沒有遲遲不定檔,反手給你來個長津湖紀錄片,倒是把真正的經典冰血長津湖上院線呀。”還有網友寫的是“我說差不多得了。”
而討論區也有一些網友發帖,標題基本都是“這不就撈錢?”、“一湖三吃”、“真的6”等等。網友們的態度可以說是兩極分化。
但冷靜思考,引進片是否引進、其他電影是否上映,和《個十百千萬》、和博納影業沒有關系吧!紀錄片上映是給觀眾多一個選擇,也給影院多產出票房增添機會,不喜歡可以不看,但還沒看就開罵,是不是有些尬黑了。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