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愛奇藝接連投下了兩顆巨型炸彈——由姚晨與秦嵐分別主演的《搖滾狂花》和《芳心蕩漾》。這兩部劇都擁有高人氣的主演,類型化的題材,12集的短篇幅,并且火速在五天內完成了播放與收官。
這么“奢侈”的排播和強化人設的劇情,仿佛在突破影視內容的邊界,國產劇,是不是在偷偷嘗試一些很新的東西?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場蓄謀已久的嘗試
事實上,短劇,還真不是個新東西。
在美劇、韓劇、日劇中,用12集左右講完一個故事非常常見。如果講不完,就出第二季。或者在故事較長的情況下,先出第一季“試吃”,聚集了觀眾和熱度后,再拍第二季,賺更有把握的錢。
而國內,早期60集以上的大IP劇才是常態。走“精品化”路線的網劇,也通常以30集以上為主。真正用“電影級”制作對標美劇的12集短劇,是在2017年以“一線電影班底保駕護航”,周更兩集,一個月收官的《無證之罪》。
《無證之罪》市場反饋好,但因為播出周期短,帶來的討論和效益也非常短暫。為了讓12集短劇形成“規模化效應”,讓其影響力擴散至整個短劇集生態,愛奇藝在2020年正式打造迷霧劇場,并在9天內播完了《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角落》爆火炒熱了短劇市場。除了壓縮劇集數的短劇,單集時長20分鐘以下的“微短劇”,也逐漸成為愛優騰芒的“新寵”。據云合數據統計,從2020年到2021年,長視頻平臺共上線微短劇471部,同比增加171部;正片有效播放34億,同比增長115%。愛奇藝在短劇方面,走得是精品化的路子,從題材選擇和演員陣容方面都不難看出其深化精品的趨勢。
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22短劇洞察報告》顯示,從2021年開始,主流視頻平臺紛紛設立短劇劇場,優酷有“優酷小劇場”,騰訊有“十分劇場”,芒果TV有“大芒短劇”,嗶哩嗶哩有“B站小劇場”。
2021年,湖南衛視和芒果TV臺聯合推出“季風劇場”,并拿出了《我在他鄉挺好的》這樣的口碑佳作;歡娛在這一年做出了《雙鏡》,上線B站后也有不錯的反響;檸萌影業也高調進軍12集短劇,在2022年以《膽小鬼》上線優酷,還因為排播慢招來了很多催更與不滿。
到2022年短劇數量更是爆炸性增長,上半年廣電總局系統進行規劃備案的微短劇高達2859部。僅5月和6月,單月內備案的微短劇數量均超過400部。貓眼專業版發布的《2022短劇洞察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騰芒優上線獨播短劇共171部。其中,優酷占比高達65%,對短劇內容最為熱衷。
另一種方式則是分賬式的小成本短劇。今年9月,每集10分鐘,共30集的微短劇《千金丫鬟》出現在了Vlinkage網劇播放指數的第九位,位列于《星漢燦爛·月升滄海》之前。在優酷站內創下了霸榜熱搜312個小時的紀錄,最高沖至首位。它還是燈塔9月全網網劇正片播放TOP10,和《蒼蘭訣》《沉香如屑》等大劇并肩。
芒果TV同期播出的每集10分鐘,共18集的微短劇《虛顏》,總播放量突破5億,獲得全站搜索熱度第一,連續刷新短劇歷史記錄,并獲得7.5分的豆瓣開分。
短劇的異軍突起,究竟是美好的投資,還是又一次被迫為之?
短劇,不得不入的局
2020年,廣電總局明確提出“電視劇網絡劇拍攝制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劇集創作”,鼓勵小體量劇集。從2017年到2019年,備案的國產劇平均集數分別為39.76集、39.23集、38.01集,到2020年,這一數據快速下降至33.1集。
同年,廣電總局將單集時長不足十分鐘的網絡影視劇作品定義為“微短劇”,在重點網絡影視劇備案后臺新增“網絡微短劇”類目,并出臺內容審核文件將微短劇納入監管范圍。
選擇短劇,既是政策引導,也是現實所迫。
疫情三年,影視行業也在艱難地“過冬天”。很多項目預算有限,遇上疫情,就更是白白燒錢。拍攝途中,要擔心劇集備案風險。當初耽改題材被喊停,浩浩蕩蕩的“耽改101”直接涼涼。好不容易拍完了等待播出,還得擔心藝人暴雷。今年鄧倫、袁冰妍因為稅務問題被點名,李易峰因為嫖娼成為法制咖,徐開騁深陷感情糾紛。而他們每個人背后,都有大量受影響的待播作品。此外還有很多愛豆在塌房的邊緣試探。
在這種情況下,高成本、周期長的長劇集不確定性大大增強。而和動輒幾千萬的長劇集相比,短劇集成本低,能快速開機。且試錯成本低,可以和平臺走分賬,有補貼,回本周期快,可以快速進行內容變現,解決資金流的問題。隨著影視行業降本增效,長視頻平臺紛紛轉向周期短、風險低、成本低的短劇。
對于演員來說,影視行業寒冬,行業投資減少,就意味著出演機會變少。據說在大灣區某市電視臺,開了個沉浸體驗的真人體驗式劇本殺,找沒啥演出機會的小演員當NPC。他們專業學習表演,演得像模像樣,能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在某種意義上實現了產業轉型。
但是,對于演員來說,劇本殺這個行業哪里比得上正經演戲,要想冒頭還得在影視行業拼搏,而短劇,恰好就是低門檻的首選。
短劇,是快速漂掉“新人”標簽的手段。有些演員雖然拍過電影、電視劇,但遲遲沒能上線,沒有作品證明自己的演技,去跑組,還會繼續被當成新人對待。甚至不得不在一次次磋磨中遺憾退場。
例如B站知名搞笑UP主東東翔團隊里的“女裝大佬”鄭鄭,曾在北京先后跟過3個組,第一部參演的電視劇,上線前為了縮短時長,剛好刪掉了他演出的全部戲份;參演的另外兩部電影又卡在了版號審批上,其中他唯一一部當了男主角的微電影過了3年仍然沒能上映。今年導演靈機一動,把電影剪成6集網劇,在B站影視區播出,但此時鄭鄭早已轉向了短視頻。
而短劇制作周期短,上線時間快,新一代演員很快就能拿出在播的作品作為展示。也得以借此快速發展,獲得更多更好的機會。且短劇題材涉及甜寵、都市、懸疑、家庭、古裝、搞笑、玄幻、職場、冒險等諸多品類,可以讓演員在不同的角色中迅速磨礪自身。甚至能靠短劇出圈,一炮而紅。
近期熱播的微短劇《千金丫環》和《虛顏》,讓四位主演陳芳彤、代高政、柯穎和丞磊得以出圈。代高政接到了GastonLuga的品牌摯友和一系列的拍攝采訪,陳芳彤、柯穎、丞磊的微博點贊數也從劇播之前的幾百變成了劇播之后的上萬。上半年憑借《念念無明》走出來的胡丹丹和楊澤也在后續得到了更多短劇的參演機會。顯而易見,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吃到了短劇帶來的紅利。
一線演員、流量idol也紛紛入場,李現早推出個人微短劇《剩下的11個》,姚晨主演《搖滾狂花》,秦嵐主演《芳心蕩漾》。靠《御賜小仵作》小火的蘇曉彤,成了優酷短劇榜第一的《心跳戀愛》女主角白蘇姬;在《創造101》中嶄露頭角的李子璇,成為騰訊分賬破紀錄的短劇《大唐小吃貨》中穿越的廚神元婉兒;還有嘉行新生代小生小花劉芮麟、代斯齊聚的優酷短劇《另一半的我和你》
小有名氣的演員可以利用短劇度過空窗期,通過積累作品增加出鏡率,維持活躍度,擴大受眾面。與此同時更多經紀公司、MCN、網絡紅人也開始不斷加碼,自制短劇捧新人。
探索,尋找新“錢途”
長劇集常常通過精彩片段吸引路人觀看,這種通過CUT迅速刷劇的方式,恰好符合短劇的賣點。短劇集突出“短平快”的特點,堆砌大量高能情節,設置大量爽點和快速反轉的劇情。在成本、演員和宣發都無法和長劇集抗衡的情況下,追求有足夠爆發力的噱頭,吸引大量在快節奏生活中,需要紓解解壓的年輕群體。當下的短劇也基本分成了兩大類型。一種是《千金丫鬟》、《虛顏》之類的分賬式較為輕盈的短劇,另外一種則是姚晨等這類大演員參與,以及制作更為精良的精品化短劇。
但這種“快餐式”的短劇雖然越拍越多,熱度容易消散的劣勢卻一直存在。“吃完就走”,卻很難阻止用戶流失。劇集的討論熱度也往往在播出時和收官后短暫地達到頂峰,然后迅速回落。
為了更長時間地聚集并留住觀眾,愛奇藝率先進行系列概念的嘗試,針對不同人群做創新內容,對項目進行差異化定位,強化每個項目的主題。例如《搖滾狂花》和《芳心蕩漾》就屬于“時光限定”中的“狂花”系列。觀眾在系列中看完一部劇,還能等待下一部;看完這個系列,還能期待不同概念的下個系列。但目前這兩部劇因過快排播帶來的熱度損失還是肉眼可見。
且短劇帶來的收益依舊不如長劇集。愛優騰連年虧損,短劇未能成為其“救命稻草”。2022年愛奇藝的連續兩季度盈利,依靠的還是成本控制和爆款長劇集內容。
目前短劇在付費內容上,主要采取和長劇集一樣的流量分賬與付費點播形式。2021年,華晨美創推出了十幾部微短劇,但由于利潤無法覆蓋巨大的人工成本,兩年下來公司在微短劇的虧損達到近700萬元,資金只剩下300萬元。創始人陳益韜認為平臺資源只會向頭部團隊和項目傾斜。“一年200部作品賠掉180部,靠分賬賺錢的才幾家,這是這個行業的常態。”
兩年前,微短劇的分賬金額還在百萬水平浮動,去年,微短劇分賬票房最高的劇集《大唐小吃貨》也只有1000多萬元分賬。今年以來,隨著短劇數量井噴式增長,頭部短劇分賬票房確實在不斷打破紀錄。優酷2022年初上線的《致命主婦》,上線一個月分賬近1000萬,據騰訊視頻公布數據,短劇《拜托了!別寵我》三季上線,最終斬獲3249萬元分賬金額,刷新微短劇分賬記錄。
長劇還可以靠會員拉新、品牌植入獲得收益。而短劇博的是短期爆款,在付費點播方面并未形成良好的生態,很難帶來和長劇相匹敵的會員收入。在品牌植入方面,雖然時效性強,但可植入空間小。《虛顏》在商業化上完全依靠會員收入,而《千金丫環》在片頭片尾也未出現貼片廣告。愛奇藝對此進行了“系列”嘗試,《搖滾狂花》成功打響時光限定系列知名度后,《芳心蕩漾》的廣告主數量明顯增加。形式也從貼片進化到深度主題廣告。
雖然短劇是平臺試水新題材的方式,也是新公司獲得平臺扶持,脫穎而出的好機會。在近年備案的短劇當中,涌現了許多新興公司。隨著競爭者越來越多,勢必在內容成本,例如制作團隊、演員的選擇、服化道、美術置景上,需要做出一定的升級。而近兩年短劇質量肉眼可見地提升,帶動制作成本水漲船高。但在疫情和經濟周期的負面影響下,各個環節都缺錢。許多創作團隊資歷尚淺、資金不足,買不起大IP,也請不到頭部演員,很難在賽道中出頭。
“好有本領”的短劇處女作《從離婚開始》,今年7月在抖音上線,累計播放量突破2.2億,相關賬號一個月漲粉近40萬。這部劇參與了抖音分賬,預計能收入100萬元左右,但公司投入的成本也接近100萬元。
短劇出現的時間較短,商業模式仍然帶著長劇集的影子,處在探索期,各項標準尚未成型。這條賽道挑戰與機遇并存,或許在積累了更多優質內容和爆款項目后,能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為國劇市場帶來新的生機。
酷云互動X燈塔專業版 首發劇集全端播放市占率排行
廓清風氣,探求新生—2022文娛白皮書
半年兩部黃金檔熱劇,左城右隅是怎么做到的? 近十年豆瓣高分劇集榜:9分劇正午陽光占近四成;2020年口碑劇最多 2 022H1 央八黃金檔劇集榜
對不起,該劇暫無評分!
酷云EYE Grow | 全媒體營銷決策開放平臺
酷云EYE Grow 將全媒體數據(電視、戶外、互聯網)與企業轉化數據打通,應 用業界權威算法模型,為企業提供透明、高效的營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