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楊冪、許凱主演的都市愛情劇《愛的二八定律》開播,部分網友指出楊冪無論在容貌還是神情上都盡顯中年人的疲態,引發與其粉絲的論戰,一時間#請允許國產電視劇里有中女的存在#登上微博熱搜,使得業內外再度將目光聚焦于國產劇中的中女形象以及中年女演員的戲路等話題上。
暫且拋開楊冪在《愛的二八定律》中的表現,從這一話題本身來看,近年來國產劇中非但不缺中年女性角色,甚至還出現了不少讓觀眾記憶深刻的人物,如《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都挺好》中的蘇明玉、《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三十而已》中的顧佳、《愛很美味》中的夏夢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產劇中女角色增多的同時,她們的形象也呈現出一定的“固化”,這是值得業界警惕的現象。
(資料圖)
從“婆婆媽媽”到“精英姐姐”
很長一段時間里,國產劇中的中年女性形象,不是任勞任怨、無私貢獻的“賢妻良母”,就是婚姻不幸、疲于生計的苦命女性,劇中她們所有的行動軌跡幾乎都在圍繞著家庭及伴侶。
市面上鮮少展現30歲+女性真實、多樣生活樣態的影視劇項目,也使中年女演員遠不及同齡男演員戲路廣闊,如2019年7月在Fisr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有著“國民媳婦”之稱的海清,有關中生代女演員困境的發言也引起過幾輪大范圍討論。“明明到了一個演員最成熟的狀態,但市場上,適合我這個年齡段演員的戲卻越來越少。”演員姚晨在一次公開演講中也曾如此感慨道。
隨著近年來,國內女性群體社會地位、經濟實力以及女性意識的大幅度提升,市場上以“她視角”講述“她故事”的影視劇及綜藝涌現,影視劇中的中年女性形象也隨之豐富起來。如2019年,檸萌影業的“二十、三十、四十”女性群像系列劇前兩部正式開機,其中2020年上線的,講述三位三十歲以上都市女性生活故事的《三十而已》一播出就在全社會引發了廣泛討論,同年在以主打30+女明星“再成團”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帶動下,“中年女性”“30+姐姐”這一群體開始收獲更廣范圍內的關注。
自此,越來越多的制片公司加大了對中年女性題材劇的開發,如新麗傳媒分別從女性職場、女性情感及女性生存狀況三個角度,推出了《他其實沒有那么愛你》《流金歲月》《玫瑰之戰》三部作品;五元文化推出了聚焦中年女性職場及生活的《盛裝》《芳心蕩漾》;知名電影導演、制片人陳正道也監制了都市女性群像劇《愛很美味》;包括芒果TV、愛奇藝、優酷等在內的視頻平臺也紛紛在女性劇這一內容賽道上加碼,如今年愛奇藝在“拾光限定 狂花系列”主題下推出了五部劇,其中講述中年女子搖滾樂隊生活故事的《搖滾狂花》、講述都市女性情感生活的《芳心蕩漾》已經播出,展現兩位單親媽媽友情的《燦爛的轉身》、三代女性逃離家庭生活的《外婆的新世界》、講述35+成熟女性生活與情感困境的《女人萬歲》也即將播出。
隨著國產劇中的中年女性角色日漸豐富,諸如袁泉、劉濤、姚晨、秦嵐、馬伊琍、蔣欣、殷桃、童瑤、江疏影等中生代女演員的戲路得到擴展、也紛紛迎來事業的第二春。可以說,在國產劇中的中年女性形象日漸豐富的當下,談論“允許國產電視劇里有中女的存在”這一話題并無必要。
國劇中女角色增多了,但也“固化”了
如今的國產劇中的中年女性角色大體分為兩類,第一類,仍舊是家庭倫理劇中的“媳婦、媽媽等”,此前包括劉濤、海清在內的很多中生代演員都曾飾演過不少此類角色;第二類,也是近年來扎堆出現的一類——“都市白領精英”,這一類型之下也可大體分為三種女性形象:一是以唐晶(《我的前半生》袁泉飾)、陳開怡(《盛裝》宋佳飾)為代表的冷艷精致的中年文藝女性;二是以樊勝美(《歡樂頌》蔣欣飾)、蘇明玉(《都挺好》姚晨飾)為代表的家境一般、艱苦奮斗的實干型女性;三是以斯黛拉(《完美關系》陳數飾)為代表的強勢、睿智的霸道女總裁。這些“都市白領精英”雖然表面上看似個性不同、性格迥異,但無論造型、還是職業乃至情感狀態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固化”。
首先,她們的職業多為醫生、律師、記者、互聯網高管等大眾意義上具有較強專業背景的中年女性,如《愛的二八定律》楊冪飾演的秦施的職業便是律師、《女士的法則》中劉敏濤、江疏影,《玫瑰之戰》中的俞飛鴻、袁泉出演的角色也都是律師。
其次,她們的妝造也呈現出一定的“復制、粘貼”感。烈焰紅唇、身材曼妙、服裝精致的“中女精英”形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屏幕中,如2018年《北京女子圖鑒》中的戚薇、《完美關系》中的陳數、《玫瑰之戰》中的俞飛鴻、《流金歲月》中的倪妮以及《愛的二八定律》中的楊冪,都曾以這套靚麗的造型“大殺四方”。
再次,這些劇中“姐姐們”在風風火火搞事業的同時,必定會抽空談戀愛,戀愛對象大多是年下的“奶狗或狼狗”,并且這些弟弟基本也都有著不錯的外形條件(不然“姐姐”不會心動)、較強的專業能力(方便幫“姐姐”解決問題)以及“開明”的思想(戀愛修成正果的必備條件)。如《愛的二八定律》中許凱飾演的炒股“宅男”,便憑借自己的金融背景為女主發現了客戶公司的財務問題;《芳心蕩漾》中王子異飾演的林森也憑借自己過硬的計算機背景為女主順利解決系統缺陷;甚至《都挺好》中蘇明玉的小男友石天冬也是一個家境優渥、廚藝精湛的餐館老板。
由此來看,“不談戀愛”、沒啥事業的中年女性在國產劇中存在但并不多,好似“愛情事業兩手抓,且兩手都要硬”才是一個完美的中年女性形象,而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形象遠比影視劇中更為豐富。
國產劇需要怎樣的中女形象
盡管身姿曼妙、妝容精致的精英“姐姐”能在視覺上帶給觀眾美的感受,她們整頓職場時的雷厲風行、手撕渣男的酣暢淋漓、對待刻薄親人時“不慣著”的處事態度也令不少女性觀眾直呼“過癮”,但總體而言,這類女性和現實生活中更為真實、更加常見的中年女性形象有著較大出入,而評判一個內容品類是否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該類型是否足夠豐富,從這一點上看,國產劇中需要“颯而美”的姐姐,同樣也需要平凡、普通,甚至是“背德”的中女形象。
市場也在發生改變,如今年10月愛奇藝獨家上線了一部同樣聚焦中年女性生活的都市女性情感劇《搖滾狂花》。該劇主要講述曾在國內紅極一時的女子搖滾樂隊——狂花樂隊的主唱彭萊(姚晨飾) 年輕時因遭遇事業、家庭的多重打擊而出國謀求發展,多年后生活仍舊窘迫的她回到國內,與女兒修復母女親情,共同追逐“搖滾夢”的治愈故事。
《搖滾狂花》中不同于其他中女題材劇之處首先在于,它塑造了一個“不完美”甚至是“失敗”的中年女性形象。
首先,作為該片主角的女搖滾歌手彭萊不是一個“好母親”,她“拋棄”年幼的女兒獨自出國,多年后回國,還一心“惦記”著賣掉女兒的房子;其次她并不是一個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出國深造并沒有使她再度“大紅大紫”,樂隊重組參賽也被她“親手搞砸”;她的生活更是一片混亂,抽煙喝酒、滿嘴臟話、謊話連篇;彭萊的日常裝扮也和精致、優雅的“精英姐姐們”沒有半毛錢關系,她化著煙熏妝,穿著皮衣、夾克、貓紋等張揚、鮮艷風格的服裝,生活中不修邊幅更是常態。這并不影響她在劇中展現出多樣、多面的“中女”真實樣貌。
《搖滾狂花》不同于其他中女題材劇之處還在于,它并不以“談情說愛”為故事主線,而是聚焦于母女關系以及中年女性的夢想與現實。長久以來,國產劇一直陷在“愛情”的泥沼里,仿佛人物之間的關系只剩下“愛情”一種,愛情邏輯沖淡了女性進行自我內心探索及成長得更多可能。《搖滾狂花》中彭萊回國后第一行動目的是“補償”女兒,但她并沒有以懺悔的態度尋求女兒原諒,而是在與女兒“作對”中隱藏起自己的愛意;而在得知女兒的“懷孕”后,原本已經放棄夢想的她也為賺錢撫養“外孫”而重新拾起自己的搖滾夢。而雖然彭萊在劇中也有兩個“迷弟”對她死心塌地,但她也并未和其中任何一個“談情說愛”,反而是“利用”他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樣一個“不雅”、“野蠻”、“背德”甚至自私的中年女性在以往國產劇中幾乎從未出,但并不意味著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而這樣一個在生活中經歷痛苦,艱難掙扎但又始終保持頑強與炙熱生命力的中年女性,也讓觀眾感受到別樣的女性力量。
綜上,國產劇集中的中年女性形象已經實現了從“婆婆媽媽”到職場精英女性的進化,屏幕中也日漸出現了更為多元、立體、豐富的中女形象,但現實生活中女性在家庭及社會空間中遭受的,諸如生育困境、就業難題、外貌焦慮等話題在國產劇中均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甚至隱形化處理,而這并不是作為反映現實生活的影視作品應該忽視的創作方向,畢竟精英中女們的“美好生活”固然令人心生向往,但也容易流于空泛;更尖銳、更真實、更有力的中女形象,反而對于現實社會中女性平等權利的獲得更有意義,期待國產劇中出現更多不同以往的中女形象。
— THE END —
作者 | 桓涵
主編 | 彭侃
排版 | 欣欣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