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中下旬一眾海外影片定檔上映的熱潮中,一部國內青年女導演牛小雨自編自導的小成本劇情片悄然上演。
(資料圖片)
電影《不要再見啊,魚花塘》于11月25日在內地正式上映,截至目前上映8天累計票房23.6萬,影片雖然票房不足大賣,但內容卻足夠動人,在我看來電影更像是一場值得每個人都去回憶感受的“夢”。
整部影片通過夢境為橋梁,細膩刻畫了女主葉子和爺爺奶奶之間的親情,將親人的離世和永恒的陪伴都融于這似真似幻的夢境之中。
夢境中的光怪陸離
《不要再見啊,魚花塘》是由牛小雨編劇并執導,葉子、鄭圣芝主演的電影 ,于2022年11月25日上映。影片在2021年和2022年先后在洛迦諾電影節和FIRST青年電影展進行展映,并收獲了國內外諸多好評。
整部電影都以一種偽紀錄片和奇幻元素融合的方式,記錄了葉子與奶奶的日常生活。
故事中,大學畢業后的葉子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度過自己最后一個暑假,從小無比熟悉的環境,在這個夏天似乎有了些許不同。
家中的物品,甚至透過紗簾的光斑仿佛都有了生命,失去記憶的奶奶反復夢見爺爺,葉子也不斷被家中神出鬼沒的記憶騷擾——會說話的熊孩、在魚花塘做“妖怪”的精精,還有日思夜想的爺爺。
一切真實到讓人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而電影《不要再見啊,魚花塘》就在這一系列無厘頭、無聯系的畫面中徐徐展開。
女主葉子在做B超檢查,一個懷孕的女醫生在吃橘子,走廊里一個老人在痛哭著說“老楊走了”。
一個保安在葉子家修馬桶,一直有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光斑在他身上劃來劃去。
葉子經過魚花塘,每次都會遇到那個拿著網兜撈魚的男人,男人每次也都不知為何會看著她。
電影就是這些完全無關無聯的碎片,甚至連轉場都看不出邏輯,而這些記憶畫面構成的原因就是關于離去之人的幻境。
奶奶困在記憶中,葉子卻沉浸在回憶里,最終在一個晚上,所有人迎來了一場盛大的告別。
這可能只是奶奶的一場夢,但在夢里,大家永遠在一起了。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不要再見啊,魚花塘》的主創們都是地道合肥人,影片中的對白也以合肥話為主。
影片除了回憶夢境之外,還穿插了拍攝現場花絮在其中。而此番設計,電影導演牛小雨解釋說:“ 電影從一開始就是一場夢,現場花絮也夾雜在里面是因為,想要構建所有人都在夢里的參與感。”
此外,據了解電影大部分場景也都在牛小雨合肥的家里拍攝完成,女主角也是牛小雨的發小,這也讓電影所呈現的故事和情感更加符合紀錄的味道,也更加貼近現實生活。
逝去親人該“如何在一起”
作為青年導演牛小雨的首部長片作品,整部《不要再見啊,魚花塘》都以獨具特色的語言風格和富有想象力與夢幻色彩的視覺風格而進行呈現。
牛小雨是近年來國內涌現出的青年女導演。2013年,其執導的個人首部短片《魚花塘》上線;2018年,又自編自導了劇情短片《青少年抑制》,并提名了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最佳劇情短片。
而電影《不要再見啊,魚花塘》則是牛小雨執導的首部長片劇情電影,影片在此前多個電影節展映期間獲得了諸多好評,還提名了第4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發展中電影計劃單元,以及第16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劇情長片,口碑頗佳。
從短片《魚花塘》到《青少年抑制》,再到長片《不要再見啊,魚花塘》,牛小雨導演的這“魚花塘三部曲”,實際上就是她對“如何面對失去親人”這一問題的思索、追問與解決。
而在最新的這部《不要再見啊,魚花塘》中,她給出的答案是—— 離去之后更應該思考的是“在一起”。
整部《不要再見啊,魚花塘》的敘事邏輯并沒有按常規邏輯來講述,而是打破了時空界限,以“夢”這個虛無縹緲卻又每日發生的東西來當作橋梁,用“魚花塘”的都市怪談,在夢境中呈現出對爺爺的不舍與懷念。
影片創作源于爺爺去世,屬于一段家庭私影像;同時穿插許多夢幻場景,爺爺生前唱著滿江紅,走后送來人參果,大段夢境和歌舞片段呈現爺爺離開的那段日子,細膩、夢幻,現實與夢話畫面交叉出現,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離世所帶來的悲傷,情緒表達更加克制。
整部《不要再見啊,魚花塘》在畫面表達上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特別是細節的歲月感。
整部電影的畫質透露著濃重而陳舊的粗糙顆粒感,而導演不僅僅是用單一濾鏡來打造年代感,而是通過很多細節物品和意象來營造氛圍。
例如,掛在陽臺上的CD影碟反射到屋內白墻上形成點點光斑;
一年前過世的爺爺坐在沙發上靜靜觀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
昏昏欲睡的下午、老人用方言緩緩講述“熊孩”的傳說;
……
窗外的陽光明媚刺目,時間安詳而靜止,這些光影、情緒混合,都以女孩“葉子”的個體記憶,來反映出80后、90后的這,關于已離世老人當年的回憶。
拋開所有藝術性的表達,整部《不要再見啊,魚花塘》其實講了一個略帶恐怖因子的故事。
劇情中女主暑假回家,奶奶有點老年癡呆,總是能夢見死去的爺爺,女主也覺得家里有東西,挺常規的恐怖片設定。
但導演用更童真的視角和影片中包裹著的對親人真摯的愛沖淡了死亡議題里的恐怖和悲傷。
影片導演牛小雨表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影片主題非“如何告別”,而是“如何在一起”:“只要記憶還在,我們就可以和親人永遠在一起,他們會以其他的形式陪伴我們,就像電影里的爺爺、熊孩、小妖怪,都會在葉子的夢里陪伴她?!?/p>
影片在講親人離世,但并非囿于離世這個時間節點來大肆渲染情感,也并非去回憶那些感傷時刻來鋪墊情緒,而是用類似私人影像的畫面,去喚起了童年:爺爺奶奶、鄰居玩伴、對長大的想象,也喚起當年親人在側,互相陪伴的感覺記憶。
在這些溫馨又充滿童趣的記憶之中,也伴隨著無法避免的失去、孤獨、夢境破碎、被迫成長。
只是當離別發生,記憶中在一起的時光才更讓人感到幸福和溫暖。
PS:嚴禁私自轉載!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系作者
xkxike@qq.com
溫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可以把我們設置成星標哦
現已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企鵝媒體|百度百家|新浪看點
鳳凰新聞|搜狐新聞|網易新聞|一點資訊
快傳號|東方號|知乎|豆瓣|大魚號|QQ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