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水之道》(以下簡稱《阿凡達2》)全球上映,我也早早買好預售票,第一時間欣賞了這部電影。
暌違13年,影片沒讓我失望,續作超出預期、突破想象,“卡神”用事實證明他依然能帶給觀眾極致的觀影體驗,同時帶給業界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時長超過3個小時的《阿凡達2》,大致可以平均分為三個部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一個部分延續前作,杰克和奈蒂莉組建家庭,孩子也逐漸長大,前作中茂密的森林、奇特的靈魂樹、空中自由的翱翔等壯麗場景逐一重現;第二部分圍繞片名“水之道”展開,卡梅隆用高超的特效和非凡的想象力,為觀眾呈現了夢幻般的海底場景,水中騎行的伊魯、身形巨大的圖鯤、各種造型奇特的魚類和海洋生物,讓人目不暇接,并營造出極為獨特、富有美感和詩意的海洋世界。如果說卡梅隆用前作刷新觀眾對特效大片的認知,《阿凡達2》則用全新的海洋奇觀完成再一次超越。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最后一個小時的高潮段落,卡梅隆用精彩、激烈的戰斗、冷熱兵器的交替使用,以及讓人聯想到《泰坦尼克號》的沉船元素,重新定義“大片”。而且,這一部中,卡梅隆更加重視人物的成長、親情的表達,故事和特效齊頭并進,3個多小時一點兒不覺得長,看完意猶未盡,這樣的好電影,非常值得選一個高規格影廳欣賞。
下面說一下這次《阿凡達2》發行的版本,以及在眾多影廳品牌中,我為什么選擇杜比影院。
卡梅隆是追求完美的導演,《阿凡達2》拍攝選用先進的8K攝影機,并用兩臺攝影機完成3D實拍。觀眾在國內影院能看到的三個版本,分別為3D/4K/48幀,3D/4K/24幀,以及3D/2K/24幀三個版本。毫無疑問,3D/4K/48幀頂格版本是最優選擇,但受限于放映系統,并不是所有的影廳都能支持該版本放映(不然也就沒必要保留另外兩個版本了)。杜比影院是能提供頂格放映的代表性品牌之一,而且,《阿凡達2》在倫敦和好萊塢的全球首映禮上就是采用杜比視界3D+4K+48幀+杜比全景聲放映的,這是國內杜比影院的同款,這些都是我選擇在杜比影院看《阿凡達2》的根本理由。除此之外,選擇杜比影院還有另外幾個理由,或者說是看《阿凡達2》之前需要知道的5件事,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于網絡
1、一流技術打造一流視效
《阿凡達》上映13年,期間以漫威為代表的制作公司,用超英電影一次次刷新電影特效,不由讓人擔心,卡梅隆還能用《阿凡達2》保持領先優勢嗎?
事實證明,《阿凡達2》依然用頂尖技術為觀眾奉上頂尖特效。讓我印象最深的海底場景,納美人水下動作捕捉、密集的魚群、伊魯和圖鯤的細節打造等,幾乎看不出特效痕跡,很難想象如何完成制作。在實拍3D加持下,觀眾仿佛置身于海洋中,這樣媲美BBC紀錄片的逼真場景,得益于卡梅隆在技術革新上的努力。為了《阿凡達2》,他打造了一套專門為水下拍攝準備的動作捕捉系統,影片中的納美人無論是肢體語言還是面部表情,都要比《復聯》系列里的滅霸更豐富。
卡梅隆還將容納90萬加侖海水的巨大水箱搬進片場,用來最大程度模擬洋流,這無異于實拍,只為呈現更逼真的水下場景。
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效制作則與頂尖的維塔數碼合作,并運用了杜比視界HDR和杜比全景聲,每一幀畫面都栩栩如生、每一個細節都盡善盡美,為了達到至臻效果,媒體推算《阿凡達2》的制作成本高達7億人民幣。一流的技術和特效,要匹配一流的影廳才對得起卡梅隆的心血,“黑科技”加持的杜比影院,擁有杜比視界 HDR 飽滿的色彩和超過100萬:1的對比度、杜比全景聲、舒適的座椅及兼具巧思與專業性的影廳設計,這樣的影廳自然是首選。
2、完全沉浸感的觀影體驗
電影制作是前端,影院的放映是終端,二者完美配合、觀眾收獲最好的體驗,導演才算最終完成創作,作為杜比影院的核心科技,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能夠原汁原味地傳達出導演的創作意圖,整個沉浸式的空間氛圍也讓杜比影院仿佛化身為觀眾進入潘多拉星球的“異星接口”,讓觀影體驗更加身臨其境。
從早期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到今年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和金雞百花電影節的影展單元放映的《教父》50周年杜比視界重制4K版,杜比影院出色的音畫品質總能帶給我絕佳的觀影體驗。
圖片來源于網絡
音畫方面,杜比影院具備杜比視界+杜比全景聲的夢幻組合。廣色域、高亮度、高對比度是杜比視界的顯著特點。支持Rec.2020廣色域讓杜比影院有更充分的色彩表達、更高的畫面精細度,貢獻了不少令我印象深刻的場景。
其實卡梅隆在電影里設置了不少“隱藏細節”,只有在杜比影院,通過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才能更好地將這些細節悉數挖掘,送到觀眾眼前。
圖片來源于網絡
比如小女孩在草叢里睡覺,很像水母的生物圍繞在她周圍,得益于杜比視界4K高分辨率,這些近在眼前的生物可謂纖毫畢現,分外真實。而除了森林里的靈魂樹外,這一部還出現了海底的靈魂樹,造型像修長的羽毛,特寫畫面中,靈魂樹細密的紋理清晰可見,這些都只有通過杜比視界加持,才能呈現出這樣的視覺享受。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杰克一家遷徙到海上部落,整個大場景的想象力和美學表達都令人贊嘆,色彩上,杜比視界的廣色域,精準呈現出海水富有層次感的藍,海底嬉戲的段落,多種色彩有條不紊的搭配,也帶給觀眾巧妙的視覺享受。
清晰記得《阿凡達》上映時,卡梅隆還在不斷呼吁影院提高放映亮度,在多數影院亮度勉強達標、部分影廳還在標榜6FL的現狀下,杜比影院的雙激光放映系統,已經能提供高達31FL的峰值亮度,而放映3D畫面時,峰值亮度依然可以達到14FL,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觀眾不會因畫面昏暗而產生視覺疲勞感。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此外,杜比視界HDR 100萬:1的超高對比度,相當于普通影院的數百倍,在同一畫面中對高亮度和黑暗的部分都能出色控制。體驗過杜比影院的觀眾肯定對片頭那個“小圓點”記憶猶新,當畫面全黑時,屏幕感知不到任何光亮,但此時放映機其實還在運轉。
超高對比度對畫面的幫助很大,能讓觀眾看到更多細節,比如“天空人”的飛船降落,暗處輪胎上方的減震裝置清晰可見,而高潮段落,場景由白天轉入黑夜,同樣能看清細節,而且超高對比度也彰顯出不同層次的黑。
圖片來源于網絡
聲音方面,杜比全景聲不用過多介紹,相信觀眾都很熟悉了,打破傳統聲道概念,引入聲音對象,在三維空間從四周到頭頂都能有精準定位的聲音。《阿凡達2》給了杜比全景聲更大的發揮舞臺。將軍偽裝成阿凡達置身森林中,飛蟲從眼前飛向身后,能感知到精準的聲音定位。而且《阿凡達2》有大量水下戲份,無論是水下嬉戲劃水和氣泡聲,還是圖鯤拍打海水營造的聲浪,當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每一個聲音細節都縈繞在耳邊時,觀眾仿佛置身在卡梅隆打造的海洋世界。
3、貼心的細節設計
杜比影院不僅技術過硬,設計上也獨具匠心。用透聲蠶繭裝飾墻面,搭配兩側向下照射的引導燈光,以及隱藏起來的揚聲器,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盡量不被打擾,完全投入到影片當中。
坦白說,這些曾讓我覺得貼心的細節設計,在一次次重復觀影中原本已經習以為常了,但《阿凡達2》192分鐘的片長,不但是對耐心的極大挑戰,也讓觀眾對觀影舒適度有了更高要求,并再次讓我意識到這些貼心設計的重要性。對了,杜比影院還榮獲過紅點獎,而且我體驗過不同城市的不同杜比影院,除了影廳和銀幕大小略有差異,在整體設計上均保持同樣的高水準。
4、卡梅隆的肯定
制作端和放映端密不可分,導演在后期制作時,會選擇他認為最優的制作技術,卡梅隆則采用了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完成《阿凡達2》的制作,這是卡梅隆對杜比這兩項技術的肯定。
打開購票軟件,會發現各種類型的影廳近20種,但搭載和電影制作相同技術的杜比影院,無疑和《阿凡達2》完美匹配、是觀影的極佳選擇。
有趣的是,除了電影聲音外,《阿凡達2》的電影原聲音樂(OST)也以杜比全景聲空間音頻格式登陸了Apple Music,在影院之外,杜比全景聲體驗也能隨時可得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難發現,包括卡梅隆在內的眾多知名導演和制作人士都對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青睞有加,每年會有很多采用這兩項技術制作的影片上映。
得益于娛樂領域各類內容和設備形式對杜比體驗的廣泛支持,喜歡杜比影院體驗效果的觀眾,也可以在更多設備和內容上獲得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體驗。
在家庭娛樂領域,國外的Disney+、Apple TV+和網飛,國內的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和B站,都有源源不斷的電影和劇集以杜比格式上線,比如《沙丘》《新神榜:楊戩》等電影大片,《縣委大院》《愛的二八定律》《夢華錄》《昆侖神宮》等熱播電視劇,紀錄片《風味人間》系列等。在杜比影院看完《阿凡達2》而意猶未盡的觀眾,可以在視頻平臺上,用支持杜比的設備來繼續沉浸在杜比視聽體驗的魅力里。
5、配備非金屬銀幕
我選擇杜比影院的最后一個理由,是它搭載了非金屬銀幕。
在《阿凡達》上映后、杜比影院問世前,多數影院為了實現3D放映并扔掉閃爍的快門眼鏡,而被動更換成金屬銀幕及偏振3D放映系統,久而久之,觀眾也因為銀幕多了“金屬”二字,就以為金屬銀幕更高級一些。
實際上,金屬銀幕有增益過高導致畫面質量下降、畫面亮度不均勻以及可視角度小這三個無法規避的缺點,因此在金屬銀幕的影廳,只有選擇正對銀幕居中的位置才能獲得相對理想的觀影效果。而杜比影院采用非金屬銀幕,完美避開這個問題,搭配6P雙激光放映系統,色彩更艷麗、亮度更均勻,可視角度也更大,與超越聲道概念的杜比全景聲組合,可以說影廳里任何位置都是皇帝位。
綜上所述,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杜比影院,看《阿凡達2》要毫不猶豫地選擇它,完全對得起你手上的那張電影票,讓你能身臨其境地開啟一場震撼人心的潘多拉異星之旅。